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凝聚共识,市、区共建“全城一个图书馆”

作者:张岩 来源:深圳经验——“图书馆之城”创新发展二十年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7-08 人已围观

“全城一个图书馆”价值共识的形成,既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也有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图书馆体系实践经验的启示,更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要求以及专业人才汇聚推动的结果。
 
一、从建“馆”到建“城”,理念内涵不断丰富
 
“全城一个图书馆”是高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著特征。二十年来,在市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中心馆牵头,市、区图书馆共同参与下,深圳致力打造一个“没有边界的大图书馆网”,全面推进高标准统一服务、文献资源联合采编、读者活动一键预约、全市图书馆一网统管等,逐步实现区域公共图书馆多维度联合、多样化平台、智慧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全城一个图书馆”理念内涵也不断丰富:
 
1.“全城一个图书馆”体现了城市图书馆服务的较高水平。通过统一形象、统一平台、统一规则,为广大市民提供平等、免费、均等、便利、高质量、无差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2.“全城一个图书馆”体现了更高程度的“一体化”。将专业化的全城视野引入更广泛、更深程度的共建共享之中,围绕“文献资源”“读者活动”“服务网点”等不断优化公共图书馆全城业务体系。
 
3.“全城一个图书馆”体现了更广阔的发展目标。以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宗旨,从全城一体化角度联合共建“微图书馆之城”;通过新技术应用全市统筹和打造“图书馆之城”数字底座,促进智慧型“图书馆之城”建设。
 
二、国家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
 
“全城一个图书馆”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密切相关。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均等便利是“全城一个图书馆”的主要目标,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文化资源分配不均、信息获取不对称等问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等与普惠。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较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地区起步晚,区域差异明显。随着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心生向往。为此,党和政府多次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写入政策、法律、文件中,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是对“均等化”在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方面的基本要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连续两年提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各级图书馆“量”的积累奠定基础。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是党中央重大决议首次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使用“均等化”一词。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已建成的、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关键内容,为推动“全城一个图书馆”的规范有序构建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支持。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均等性”写入第一章第四条,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要求之一,为“全城一个图书馆”理念的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未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随后,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同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也提出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并制定了详细的标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