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2024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四)

作者: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情报学会 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0-24 人已围观

 
(四)粤港澳区域联动项目纵深推进,涵养湾区人文精神
 
1.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由大湾区12家公共图书馆和文献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献、全民阅读、图书馆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作为联盟2022—2023年轮值主持单位,深圳图书馆于2023年11月17日组织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工作坊,及时总结梳理联盟建设成果,加强联盟成员合作交流,推动湾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共同发展;同时,联合联盟成员馆单位编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2022—2023年发展规划》。
 
2.2023年粤港澳“4·23共读半小时”活动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经典,深圳、广州、东莞、香港、澳门5个主会场,粤港澳地区超20个城市、26个市级图书馆、141个总分馆共读点、1842个基层共读点,线上、线下83万人次读者共同参与。深圳主会场设在深圳图书馆,共读分为经典诵读、亲近自然、全场共读三个篇章;青少年读者代表朗诵《论语》十二则,天籁童声遇见国学经典,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体味汉语的精妙;深图朗读社社员代表领读《瓦尔登湖》(节选),以融合自然与生命的颂歌,引导市民亲近自然、回归本源、深入思考、重塑自我;深圳市区、高校图书馆馆长作为领读者,倾情朗诵广东作家张梅的散文《写给未来的你》,用细腻朴实的语言,娓娓道出对孩子最深切的期待。本届“4·23共读半小时”深圳全市共有210家共读点,近20万市民参与线下共读。广州主会场阅读活动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以童声诵读古诗引出“春来潮涌”“书香致远”“追光逐梦”“奋楫扬帆”四个主题篇章,由青年党员、团员及青少年读者共同领读《写给春天的诗行》《最是书香能致远》等正能量诗文,透过琅琅书声发出投身广东高质量发展浪潮的青春宣言。东莞图书馆作为主会场之一,以千人诵读、户外畅读、邻里悦读等方式加入共读,策划推出500项总分馆联动活动,以飨读者;东莞地区共有近350个共读点,分布于33个镇街、园区,约10万爱书人相约共读。香港公共图书馆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启动“4·23世界读书日”悦阅嘉年华,其中粤港澳“4·23共读半小时”活动作为本届活动的亮点,联合多家学校共同组织开展,由香港公共图书馆培训的故事大使义工为家长及小朋友讲述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澳门举行2023年“澳门图书馆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及“4·23全城共读”活动,采用“1+N”(1个主场馆+N个分场馆)的形式,除主场馆澳门文化中心外,全城招募“共读点”同步进行,得到逾130个单位响应,约4万人次报名参与。
 
2016年,深圳市图书馆界发起“4·23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每年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举办,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共读行为,诠释“让阅读成为习惯”的理念。活动在图书馆、学校、企业、社区、医院、工业园、餐馆、家庭等共读点举行,呼吁市民打开书本,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2019年成为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迄今举办8届,累计超过5300个共读点,逾550万市民读者线上、线下参与,大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
 
3.自2020年起,深圳图书馆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图书馆创意策划推出“从文献看湾区”系列特色主题展,旨在透过文献视角展现和重温湾区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特色历史人文与城市发展轨迹,持续深化文化合作与交流,涵养同宗同源文化根脉,助力人文湾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推出“家国情怀寄尺素——侨批(银信)文化展”“深圳作家获奖作品展”“香江书韵——深圳公私旧藏港版文献联展”等,目前累计举办10个展览。“从文献看湾区”系列特色主题展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2021年阅读推广展示项目”、广东省文旅厅“2022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广东图书馆学会“2021年阅读推广示范项目”及“深圳市2020年全民阅读推广优秀项目”。
 
(五)大型公共读书活动拓展升级,春秋两季相“阅”而行,56万人次读者热情参与
 
1.“阅见春天”大型户外阅读嘉年华于4月22—23日在深圳图书馆水幕广场举办,全市14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4家社会阅读组织联动参与,紧扣“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主题,搭建18个各具特色的阅读场景,以实体文献展示、阅读资源共享、服务创新体验等方式,充分展示丰富多元的文化功能,让广大市民读者一站式乐享阅读盛宴。现场特别设置阅读推广活动主舞台及草地帐篷阅读区,举办首届深圳“图书馆之城”换书大会。
 
深圳图书馆以“书是生活——在阅读中遇见美好”为主题,打造以“生活·家”为概念,集阅读、展示、体验于一体的阅读空间。福田区图书馆打造“FUTIANLIBRARY+咖啡图书馆”,让读者在咖啡的香气中阅读新鲜有趣的图书,欣赏充满旧式浪漫的黑胶唱片。罗湖区图书馆从“穿越过去和畅想未来”角度带领市民读者乘上书香时光机,感受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相互碰撞。盐田区图书馆围绕“行踏书海,启阅阳春”主题,复刻黄金海岸“山海馆城”四位一体的人文阅读场景,开启黄金海岸岁阅计划。南山区图书馆以“阅见‘影像’的力量”为主题,以一部部经典“影像”打造一场场“阅读”盛宴。宝安区图书馆以“幸福宝安阅读高地”为主题,多角度展示总分馆体系建设成果,开展关爱特殊群体的融合阅读服务。龙岗区图书馆以“小凉帽带你去龙图少儿馆”为主题,搭配古建筑风格的门檐,凸显甘坑古镇和二十四史书院的古典美。龙华区图书馆用一根线的魔术,通过博物童书、寻梦巴士等元素营造喜悦梦幻的阅读场景,用不同的“巴士站台”设计互动活动,打造“阅读奇旅·龙华站”。坪山区图书馆以自然阅读为构想,将坪山的马峦山瀑布、深圳自然博物馆、大万世居等人文自然搬到现场。光明区图书馆设计品牌活动剪影展览区、阅有创意互动区、创意科技DIY&科技书籍阅读区、智慧科技体验区,让读者感受科技与人文碰撞的魅力。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以《小王子》主人公对宇宙的探索、对生命的思考为线索,精心打造“阅读星球”空间。深圳技术大学图书馆糅合“茶、道、竹、香”等元素搭建以“一刻阅读”为主题的生态美学场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通过阅读区氛围的营造、学校特色文创展示、互动俄语学习年代秀等,鼓励市民接触和阅读俄罗斯文学、诗歌和哲学作品。深圳大学图书馆携手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展示“时光益读”公益项目五年来在知识扶贫方面的丰硕成果。QQ阅读以书籍为媒介,设置资源推荐展、文笔挑战赛、企鹅猜书名等活动。深圳市子非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春暖花开,在名著里阅见美好”阅读区,邀请小朋友现场共读和演绎《小王子》经典选段。大脚户外走读探索带领读者“在绘本里遨游春天”,手把手教学制作节气手绘转盘,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清源古砖馆“穿‘阅’时间长廊,再现华夏文明”,结合汉晋古砖实物和非遗传拓技艺展示和传播古砖文化。
 
2.第7届“阅在深秋”公共读书活动于11月18—19日在深圳图书馆水幕广场举办,全市14家图书馆以阅读为媒,紧扣“处处可读、时时可读、人人可读”主题,围绕“数字科技”“传统文化”“书香空间”“文献资源”等维度,打造多元阅读体验区,展示全民阅读新生态。现场搭建阅读推广活动分享小舞台,设置草地帐篷阅读区,举办深圳“图书馆之城”阶梯换书大会。
 
深圳图书馆以“发现·数字图书馆”为主题设计阅读体验区,设置“艺术馆”“VR馆”“听书馆”“儿童馆”四大主题馆,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带领读者探秘“云上深图”数字阅读空间。深圳图书馆美术分馆以“一座城市的美术图书馆”为主题设计阅读区,诠释什么是“让心灵特别安静”的雅致之所。福田区图书馆创意设计“CityRead”城市阅读空间,开展“文学放映厅”“图书盲盒置换”等阅读活动,将城市潮流融入书香阅读。罗湖区图书馆通过“漫游罗湖集章成画”等富含罗湖特色的主题活动,结合植物拓染、掐丝珐琅等非遗文化艺术,带领市民领略“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罗湖故事。盐田区图书馆打造“书海DIVE”阅读营地,带来“深潜阅读大挑战”“BOOK思议漂流瓶”“篝火光影绘本剧”等阅读活动。南山区图书馆将“精阅读”与“深阅读”结合,设置静态阅读区、沉浸式视听区、互动区,打造具有多重阅读体验、多元立体的现代化阅读空间。宝安区图书馆多角度展示宝安区图书馆建馆30周年成果,开展“非遗故事我来讲”“馆长少年带你读”等阅读分享活动。龙岗区图书馆以“人、书、屋”的概念进行创意设计,传达“阅鉴龙岗·悦享书香”主题。龙华区图书馆通过“寻梦巴士”形象展示各种阅读场景,以“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为主线,设置主题书展、影像馆等“巴士站台”。坪山区图书馆以图文形式精彩呈现“和坪山一起文学”、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大家书房”会客厅等阅读活动。光明区图书馆有机融合科学与阅读元素,以“童心探科学”为主题,设计多样化、趣味性极高的阅读互动展,引领读者进入科普空间。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以“‘艺’启阅读之美”为主题,搭建艺术廊道,让每一位读者感受艺术的诗意与美感。深圳大学图书馆围绕“触碰科幻,幻想无边”主题创意设计阅读区,开展AI互动、科幻简史展览、故事接龙、创意折纸等互动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展示职业教育成果和工匠精神,开展3D打印体验、“以科学之名破坏这本书”模型拼装等活动。
 
(六)学术品牌深耕推进,匠心打造城市文化高地

1.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以“鉴赏·品位”为主题,自2007年起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传经布道,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已开展上千场讲座。2023年,市民文化大讲堂聚焦“新思想、新战略、新知识、新要求”,举办40场展现时代情怀和现实意义的精品系列讲座,共设置“经济·创新”“卫生·健康”“文学·艺术”“科技·教育”“法治·管理”“历史·社会”“绿色·发展”等7个主题,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国家战略与深圳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于2014年11月创办,立足学科背景,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推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学者与大众的融合,致力于“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2023年,第十一季以“鹏城史话”为主题,主要邀请深圳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与对话,带领市民朋友重温深圳历史记忆,全年举办18场讲座与对话。截至2023年,共举办11季、181场讲座,邀请340余人次嘉宾学者,线上、线下参与读者110万人次。
 
3.“人文讲坛”是深圳图书馆主要联合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于2017年创办的学术讲座品牌,旨在搭建知名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塑造人文精神,弘扬优秀文化。2020年,在原讲授基础上增设课程制的“儒家/道家文化研习社”,采取通识熏陶和专业养成并重的思路,依托“开班研修、专家授讲、线下实测、现场点评”的教研模式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开放式”的社会大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长期、系统、稳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2022年,为期2年的研习社期满结业;2023年,第二届研习社招募完成并顺利开班,两届研习社分别招募50名学员深入系统参与传统文化研习。截至2023年底,“人文讲坛”共举办讲座222场,线上、线下参与读者84.63万人次,近80位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做客深图。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