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综合 社会综合
持续打造“全域互联”城市一体化智慧图书馆平台——“全域互联”城市一体化效果凸显
作者:蔡晖 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8-14 人已围观
(一)全源互联深入揭示全市共建资源
1. 文献资源统一揭示
2012 年“图书馆之城”初步建成时,全市公共图书馆纸本资源就可通过“图书馆之城”OPAC 统一检索,但书目数据大量重复,检索烦冗不清。为解决书目质量问题,深圳图书馆 2015 年启动中文图书联合编目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多种有效机制,堵住产生数据重复的主要源头,控制新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清理重复数据和问题数据。至 2017 年,各区馆均已加入中文图书联合采编平台。截至 2020 年,深圳图书馆完成 52 万条中文图书重复数据的清理、合并工作,OPAC 检索结果清晰准确,读者体验良好。未来将进一步规范各馆中文图书编目权限,完善编目员后期核查反馈机制,形成季度报告,实现中文图书书目质量控制常态化。
2021 年,ULAS V 新版 OPAC 于 3 月 29 日在深圳图书馆官网正式上线。与旧版相比,新版 OPAC 不仅能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更重新基于“图书馆之城”理念设计了 UI。重点梳理了期刊的揭示,通过年、馆、辑、地点等维度深度揭示“图书馆之城”合库后在期刊数据清理方面的显著成果。
2. 场馆及空间智能互联
基于“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LAS)数字底座,实现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的各类子系统间的联动和融合。2021 年,深圳图书馆打通进出馆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系统、馆内智能导航系统、活动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读者预约后,刷证进馆即发送微信通知提示读者打开馆内导航,导航至活动地点后联动实现活动签到的系列功能,为深圳图书馆北馆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先行先试经验。
深圳图书馆北馆规划设置移动端提交保障本文献调阅申请,通过智能取书车在密集架库取书,由文献调阅传输系统的智能小车将文献传送至取书柜,再微信通知读者取书的功能。读者可在提交申请后实时查看文献调阅申请流程进度,估算取书时间,实现场馆、空间、专用设备以及文献的透明揭示。
3. 活动及预约门户互联
为落实《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21—2025)》文件关于建设“读吧!深圳”阅读推广平台的相关精神,深圳图书馆自主设计研发的“读吧!深圳”读者活动管理平台,通过整合、汇集统一服务各成员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统一对接“i 深圳”平台,实现全市图书馆“全量”文化活动预告信息和预约等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开放共享和一键预约,打造集舒适阅读空间、丰富阅读资源、品质阅读活动、活跃阅读社群为一身的公益性、综合性阅读推广和文化交流平台。
(二)全端互联拓展线上线下延伸服务
1. 借大型公众平台用户黏性提升服务量
微信、支付宝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公众平台。2016 年 5 月,深圳图书馆移动服务在支付宝 — 城市服务栏目上线。同年,“深圳图书馆|图书馆之城”微信公众服务号上线。移动服务平台先后推出文献转借、移动支付、二维码读者证、扫码登录等多项服务。
2016—2021 年,“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先后与支付宝城市服务、微信公众服务号对接,全面走上服务移动化道路。2021 年,全市统一服务市、区图书馆微信端访问量(非推文阅读量)5385.72 万页次,同比增长17.36%,同期全市统一服务 PC 网站页面访问量 1596.29 万页次,来自微信端的访问量(非推文阅读量)是同期 PC 网站页面访问量的 3.37 倍。
2. 大型智慧数据屏引领场馆空间沉浸
深圳图书馆“大型智慧数据屏”是在“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数据中台的基础上,使用数据融合与数据可视化技术,充分展示了支撑“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的智慧平台系统。“智慧大屏”包含深圳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及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三个大数据展示页面,建设了实时数据监测(进馆人次、实时在馆人数、文献借还量等)、历史数据统计(借还文献总量、馆藏总量、新注册读者量、读者活动总场次等)、成员馆位置揭示(各级公共图书馆 / 室、自助图书馆)、文献资源推荐(新书直通车、借阅排行榜、南书房经典阅读书目)、读者活动预告等多个应用主题,为读者提供数据服务的同时展现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累累硕果。
3. 电子阅览室系统创新全端上线
2021 年与厂商合作研发全端型电子阅览室系统,包括自助端子系统、移动端子系统、信息展示子系统、馆员工作站子系统以及读者用户终端控制子系统。
自助端服务和移动端子系统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的自助选座取号服务,读者可通过在自助取号机刷取读者证、身份证、二维码读者证或使用已绑定读者证的微信扫码进入选座页面,自助、自主选择用机座位。信息展示子系统以 ULAS V 系统为支撑,应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高清智慧大屏实时动态揭示本区域电脑座位分配情况、使用状态等信息。馆员工作站子系统拥有规则设定、监控和综合管理功能,支持馆员对服务区电脑进行细颗粒度管理。读者用机终端控制子系统支持已取得机位号的读者在指定机位输入密码或扫描屏幕二维码登录电脑系统上机,在空闲座位充裕的情况下允许读者自主延时而无需再次申请座位。
(三)全城互联建设一体化图书馆
1.“虚拟读者证”办证全城推广
虚拟读者证申办(移动端线上实名注册)功能于 2018 年 11 月上线,并逐步拓展至各馆的移动服务平台,读者享受图书馆服务再无门槛。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出现后,各馆根据防控要求采取预约入馆、凭证入馆方式,虚拟读者证得到广泛应用。
截至 2021 年底,全市统一服务体系共计注册虚拟读者证 58.08 万个,仅 2021 年新办虚拟读者证就达 34.55 万个,占统一服务体系全年注册读者数量的 57.65%,同比增长 10.11%。
2. 统一服务外借量及流转量稳步增长
2021年,全市统一服务文献外借量1607.19万册次,同比增长79.63%,其中各类自助图书馆外借文献量111.81万册次,同比增长40.31%。
“文献跨馆外借”是统一服务便利性的显著标志之一,文献资源在全市范围内流动不断加大,进一步促进了文献共享与利用,助力全民阅读。2021 年,全市统一服务体系文献跨馆外借量 36.93 万册次,同比增长 81.21%。全市统一服务成员馆馆际物流全年运送图书 68.28 万册,同比增长 59.31%,自助图书馆物流全年运送图书 288.79 万册,同比增长47.59%,全力保障读者“一卡通行、通借通还”。2017—2021 年,全市统一服务体系年均文献跨馆外借量 28.02 万册。
3.“图书馆之城”开放接口支持创新
为支持全市公共图书馆互联创新和智慧化发展,2015 年启动 ULAS 开放接口(API)平台建设工作。上线当年,其调用量即超过 330 万次,其后每年同比增幅均在 100% 以上。
2021 年第五代 ULAS 系统开放接口应用微服务架构搭建,采用了更加精准的管控和更加精确的统计方式,其总调用量超过 4.3 亿次。
(四)读者互联发展读者为城市图书馆员
1. 文献转借实现读者互联
文献转借是读者之间的互动,需要借入文献的读者只需要扫需要借出读者的文献二维码,即可一键完成还书和借书两步操作,省去了到馆办理借还手续的繁琐。为避免文献长期无法回馆,“图书馆之城”设定同一册文献最多只能在一年内转借 3 次的规定。
2018 年文献转借功能在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首次上线当年,就收获了 3.4 万册次的服务量。2019—2022 年的文献转借量分别为 11.7 万册次、17.7 万册次、15.5 万册次和 29.5 万册次,除 2020 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均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截至 2022年 10 月,“图书馆之城”文献转借量已逾 26.8 万册次。可以说,文献转借充分打通了读者之间的互联,让读者成为城市这个大图书馆的图书馆员。在疫情期间,更能助力疫情防控,起到降低人员流动的有益成效。
2. 家庭读者证让读者成为馆员
家庭读者证是文献转借功能的拓展,致力于利用文献转借功能将读者的家庭建设为一个小型公共图书馆,延伸至读者所在的社区,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最后一公里覆盖。2020 年,在宝安、龙岗两区馆的提议下,借鉴佛山图书馆“邻里图书馆”经验,深圳图书馆推出“家庭励读计划”项目,结合馆藏利用与读者活动,让阅读走进家庭,并以家庭为单位,办理可借阅 200 册文献的“家庭读者证”,可利用转借功能,将文献借阅给同社区读者,发展读者家庭成为简易图书馆。
2021 年 5 月宝安区图书馆启动“励读计划”家庭证签约仪式,截至2022 年 10 月,已办理家庭读者证 112 张,即相当于 112 个小型家庭图书馆。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家庭读者证”未能大规模推广,但其实践已经将读者、家庭通过图书馆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共图书馆在深圳也第一次走入了普通家庭。
(五)预借互联打造城市智慧书联网
1. 统一预借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联
“预借”服务是指读者通过人工或在线(如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交公共图书馆文献的借阅申请,可以选择送到附近的自助图书馆、服务点或“快递到家”等取书方式,文献申请受理后,按读者指定方式送到读者手中。
自 2011 年深圳图书馆推出图书预借服务后,全市统一服务市、区图书馆纷纷探索不同形式的预借服务。2021 年,《全城预借服务体系构建总体方案》出台,明确了统一资源揭示、统一提交申请、各馆分别受理下架的总体思路。2021 年,全市共有 8 家公共图书馆提供预借服务,可预借文献总量达 389.33 万册,全年预借文献 36.11 万册次,同比增长 59.53%,相对 2019 年增长 12.65%。2021 年,全市各类自助图书馆完成预借文献28.63 万册次,占全市预借文献总量 79.29%,是预借服务的主要配送网点。统一预借服务的规模性推广将读者线上下单与线下取书紧密互联起来,基层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快递物流都成为城市一体化智慧图书馆平台延伸服务的基础设施。
2. 新书选借服务打通书城电商互联
新书选借服务是指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联合,将读者选书作为图书馆采购的重要途径,为读者提供最新图书的快速外借服务。深圳“全域互联”的城市图书馆智慧平台开展新书选借的服务方式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涵盖了线下书城、书吧和线上选借等途径。读者选书后,线下可直接借走,线上可选择配送到自助图书馆或快递到家。
2021 年,全市统一服务体系市、区图书馆共有 8 家图书馆提供新书选借服务。全年共服务读者 5.1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4.31%。选借图书15.73 万册次,同比增长 26.09%。
2017—2021 年,全市统一服务市、区图书馆年均完成新书选借 3.63万人次、12.14 万册次。随着新书选借流程、图书编目、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不断优化,新书选借服务以其“所见即所得”的快速借阅模式将图书馆、读者、书城、电商、物流互联在一起,为城市一体化图书馆智慧平台的“全域互联”再添一域。
(六)门户互联融入智慧城市一张网建设
不同于作为单一上游的平台式系统,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数字底座需要全面规划上下级联、左右互通的插拔式孔位。“图书馆之城”统一技术平台目前同时上联市级平台“i 深圳”APP,以及省级平台粤读通小程序,下联远至新疆喀什分馆、近如富士康等直属分馆系统,左联微信、支付宝等大型头部企业平台,右联“图书馆之城”各兄弟公共图书馆。深圳在城市一体化智慧图书馆平台建设中,无论作为下游嵌入,还是作为上游门户,抑或是作为各种类型的同级对等的互联互通,都找到了合适位置,规划了适合方案。
其中,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启动的“粤读通”项目于 2021 年 4 月 23 日在深圳地区上线。市民可通过广东数字政府“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粤读通”入口或直接微信搜索“粤读通”小程序开通并领取“粤读通”证照,快速在广东省“9+1”各馆同步注册,实现“一馆注册,多馆通用”。
2022 年 9 月,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文化场馆“一键预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一网统管”文广旅体专题工作方案》等的相关精神,对接市“一键预约”平台实现场馆在馆人数、进馆人次、限制人数等数据在全市门户上的统一呈现,活动、场馆报名统一入口,并规划“图书馆之城”各成员馆使用“读吧!深圳”读者活动管理平台统一接入一键预约平台。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