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独特的风土人情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25 人已围观

深圳源于宝安,宝安古已有之。

古自何时?清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风俗》条载:“邑在晋为郡,西晋永嘉(公元307~313年)之际,中州人士,避地岭南,多留兹源土,衣冠礼义之俗,实始于此。”换句话说,1700年前的西晋时期深圳就置郡县,有郡县必有庶民,有庶民必有土俗,而此俗始于中州(原)也。

由此,深圳不经意间走了一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像滔滔的珠江,一路汇合着东江、西江、北江之水,浩然进入南海一样,在原有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广府和潮汕的“咸水文化”,又糅合了粤北、粤东客家的“淡水文化”,形成了既接近广府(广州)又不完全是广府,既是客家又不全是客家(不列入著名客家研究教授罗香林考察划定的全国27个纯客家县范畴)的“咸淡水文化”。当地人自豪地说这种“咸淡水文化”,大概指的是“深圳味”,也就是本书将要叙述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深圳风俗。

  二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道:“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象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谣也。”这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对风俗的诠释。

后来,世界上把风俗确立为民俗学学科,最先是大不列颠岛上的英国,国际名称为Folklore。这个专有名称是由一位名叫汤姆斯(W.J.Thoms)的英国考古学者,在1846年首先提出来的。它的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学问”。这个名词,最初只是用来取代“民间旧俗”这一习惯称呼,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确定了它的科学概念。于是,民间旧俗蕴涵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和口头故事、歌谣等;二是指研究民俗的科学理论。1878年,英国正式建立了民俗学会。从此以后,民俗学成为国际性学科的名称。

民俗学概念传入我国,始于1922年北京大学出版的《歌谣周刊》。在该刊发刊词中最早采用了“民俗学”译名,把民俗学的研究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192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成立了民俗学会。第二年,出版了《民俗周刊》、民俗丛书。至此,民俗学这个名词随着民俗科学的兴起开始普及起来。(参阅《民俗学丛话》,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理论上概括民俗学的说法,在老百姓看来有点拗口和枯涩,还不如民间说的“风土人情”有意思。前文说的天、地、水、草之不同者为风土,由人们在天地自然界产生出来的喜怒哀乐便是人情;简言之,老百姓把长期生产和生活中“过日子”沉淀下来的文化事象,谓之风情、民风、习俗、俚俗。

风土人情,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在各个不同族群里,形成语言、饮食、信仰、礼仪、年节、习俗等方面不同的文化习惯。别看这些习惯都是些细微繁琐的日常事,但是一个地域、一个族群一旦形成这种民风习惯,却能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甚至成为影响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力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