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旅综合 文旅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独特的风土人情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25 人已围观

四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脉,也是一个城市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弹指一挥间,星移斗转仅仅30多年,深圳不可思议地从一个30多万人口的边陲农业县,迅速崛起为一座有10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据公布深圳市有1036万常住人口),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奇迹。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深圳传统的历史文化、赖以存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无不受到冲击,大量具有深圳特色的乡土文化日益消失,传统的建筑和古村落陆续消逝,许多习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也随着现代生活发展而逐渐消落。如果没有了传统,没有了文化,没有了乡愁,没有了精神家园,这样的城市无法想象。

《黄帝宅经》曰:“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近年,笔者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地旅游,发现当地的年轻人自觉走出都市,去寻找城市发展的印记,积极为乡村保留民间文化。人们越来越觉得同质化的城市、雷同的社区生活空间、同一产品化的商场食肆,令人索然无味。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帆影点点,山路悠悠,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生活虽然不可重现,却叫人心生留恋……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在《本土文化田野上的红高粱》一文中说道:“民间文化的根基在民间,它有自身的活动轨迹和传承路线,它在世世代代的发展和变异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和规范。绝大多数民间文化事象几乎从不见经传,它们只贮存在民众生产生活的底层,展现在本土的田野山乡,深藏在广大民众的农耕文化记忆中。”

深圳的乡村田野没有了,但乡村田野的记忆还在。

趁我们这一代人对乡间文化习俗还没有忘却,为下一代留下一些鲜活的乡土文化的档案。笔者利用数十年走遍深圳的老镇、古村、渔港、海岛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在广泛的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翻典籍,阅史料,看祠堂,查族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一书,书中分风俗、风情、风景和风骨四章,收入42篇文章近20万字,力图记述深圳原汁原味的民间风情。欣喜地得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尝试手绘插图,生动地还原乡间民俗场景,无疑给平凡的文字增添视觉趣味,抑或给人带来一种艺术冲击。

本书可以说以翔实可靠的史料、现代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简洁的语言,解读深圳从东部到西部、由广府到客家的一幅幅民风习俗画卷;为读者了解深圳这座既新且古的城市,尝试当一回导游,带着有兴趣的朋友探访这个现代化都市的文化根基。借此,拙书若能视作一张入城示意图,甚慰。

是为序。

 

廖虹雷
2015年8月
深圳福田·香榭里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