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王欢来:文化创新是深圳工艺礼品产业发展核心动力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6 人已围观



 
看着这一座年轻的城市,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寻思着这是一个做文化项目的好地方,当时就萌发来深圳发展的念头。
 
探讨艺术礼品化
 
1990年,“汉沽刻字艺术”在北京展出,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场艺术盛典,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汉沽艺术再一次名扬海内外。
 
北京展览结束后,有人问我一幅展品值多少钱?我说没卖过。于是,我们就艺术品如何做成礼品,又如何形成商品化经营,进行了一番探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汉沽书法刻字赴香港参加公益捐款性质的艺术品展会,赴广州参加首届中国艺术品博览会。每次展览,都好评如潮,求购者众多。由此,我总结发现,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旦成为艺术品的载体,自然承载着更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和内涵,也更容易批量化、礼品化和市场化开发。
 
随后,当时的深圳市宝安县(1993年被撤消)文体局联系上我,希望通过书法刻字艺术的合作,共同开发礼品市场。双方一拍即合,第一个订单就达到80万元。在深圳考察期间,看着这一座年轻的城市,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寻思着这是一个做文化项目的好地方,当时就萌发来深圳发展的念头。
 
将“汉沽刻字艺术”带到深圳
 
1993年,南山区打出“文化南山”的口号,我作为文化人才被引入南山。南山区专门成立南山书法刻字艺术院,聘请我担任院长,给事业编制,给办公经费,并可按市场规则运营公司,这种因人才设岗的举措在深圳可谓开风气之先。正是在各方合力的推动下,我来到深圳,转型下海经商,从一个文化干部转型为文化商人。
 
南山书法刻字艺术院,与其说是企业,还不如说是培训学院。当时,有许多年轻人、艺术爱好者来学院学习。现在深圳的艺术人才,特别是刻字装潢艺术人才,大部分在南山书法刻字艺术院培训过。担任院长期间,我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那时候深圳还没有什么文化产业,我们除了艺术交流,还探讨文化产业发展、艺术品怎么商品化、怎么形成文化产业等。与名家大师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
 
设计创作并参与刻制《汉魂》
 
跃入商海后,凭借自己的艺术功底和广泛的人脉,也凭着挖掘和经营“汉沽书法刻字艺术”积累的丰富经验,企业经营效果不错。我们通过承接布吉公园的文化碑林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由此进入深圳市福田中学、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等校园,引领了当时营造校园文化的新潮流,开启了一片艺术品经营的新天地。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捐赠大型刻字作品《汉魂》。这件作品由我设计创作并参与刻制,前后刻了两个多月。汉魂,中华魂也,国魂也。《汉魂》以隶意为主,隶楷相间,刀法结构严谨,字体端正古秀,朴实丰茂,用特有的艺术语言建立起自己的艺术世界。《汉魂》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能完美地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毛泽东诗词碑林”“中国名人名联碑林”“香港驻军法”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刻字作品大型项目。
 
2001年,我被聘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为学生讲述书法、雕刻、绘画、装饰等众多艺术门类。我还曾为深圳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讲授书法,从汉字演变过程,讲到汉字魅力;从汉字结构美,讲到汉字鲜活性;从隶书书写,讲到书法创作的个人情感。让留学生通过认识汉字、认知汉字,充分领悟汉字的起源,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