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

扫码关注

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 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8-22 人已围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粤府〔2021〕80号),根据《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立足深圳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广东、香港、澳门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促进市民综合素质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立场地设施全面覆盖、赛事活动品质供给、社会组织活力参与、科学健身高效服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事业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市民健身热情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8%,每平方公里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7万平方米,体育场地使用率提高10%,实现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人,推动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三)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制定实施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试点攻坚计划、全市重大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在优先保障体育用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重点建设符合深圳特色的都市型、楼宇型体育设施。新建居住区严格落实体育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不得挪用侵占,分期建设的,体育配套设施须在首期投入使用。谋划深圳新时代体育设施,新建或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全民健身中心,全市建有各类便民体育设施2万个。探索复合用地模式,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城市“金角银边”和符合条件的公园绿地等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市政重大项目要统筹利用好地上地下空间,融入体育元素。推动体育设施进公园,规划建设、梳理联通全市郊野径网络,构建1000公里远足郊野径系统。新建或改造提升300公里绿道,新建1500公里自行车道,利用新建的1000公里碧道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公共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的绩效考核力度。加强体育设施开放共享,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推动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提升体育场地使用效率,鼓励市民错峰利用体育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错峰安排职工工作和健身时段。推广全域健身理念,拓展健身空间,鼓励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居家健身、工作地健身。

  (四)打造品牌赛事活动体系。

  推动市民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构建“一月一品牌”活动体系,包括线上运动月、智力运动月、全民健身月、水上运动月、企业特色月、科学健身月;打造“深圳杯”系列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棒球、棋类等项目精品赛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全市性单项赛事;举办深圳市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培育、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提升“深圳马拉松”的国际影响力;支持一区一品牌赛事建设,推动举办社区运动会,鼓励职工、妇女儿童、少数民族、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全人群全周期普及开展健身活动。

  (五)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促进专业化,提高上岗率和服务水平,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制度及上岗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置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工作。通过菜单式运作模式,精准配送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进学校。促进科学健身指导为学生、老年人、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提供体质健康评估、开具运动处方等服务。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定期公布结果。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评价和激励保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鼓励运动员、体育教师、教练员、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专业人员,提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六)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效能。

  健全完善各级体育总会,建立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形成联动,推动全民健身社会组织下沉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民健身社会治理新格局。激发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规范运行和健康有序发展。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其承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考核评价制度,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三小球”、骑行、跑步、棋类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

  (七)促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

  拓展“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立足深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竞赛表演、运动健身与文化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体育舞蹈、攀岩、极限运动、健美健身等时尚体育项目,利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开展深圳踏青日、来深青工文体节、重阳登山节、打卡深圳十峰和红色地标、十佳健身步道行等文体旅系列融合活动。支持建设集运动健身、文化创意、度假休闲等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综合体。编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定期发布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

  (八)探索体卫融合新格局。

  鼓励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身心康复融合发展,引导建设体卫融合实践示范项目。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康机构中设立运动健康指导门诊,鼓励社康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体质测定设施设备,开展对市民的体质测评及运动干预等健康服务。体育与健康人才交叉培训,推动医护人员参与科学健身指导工作,鼓励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健身指导。整合社会体育指导员与运动处方师资源,建立运动处方库。

  (九)构建体教融合新体系。

  制定《深圳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体教融合运行和保障机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开齐开足体育课,普及推广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加强学校体育老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大中小学校增设专兼职教练员岗位,探索“先入职后培训”的方式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教练员,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考试获得教师资格;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立以普及为目标的班级、校级、区级和市级四级班级体育竞赛制度和学段间相互衔接的校级、区级、市级三级竞赛制度,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建设,逐步推进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对口布局、对口升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市区两级体校建设,加强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将体校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文化教育全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改善体校的办学条件,支持市体育实验学校利用市体育运动学校场馆、教练资源培养“双优”体育特长生;规范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畅通社会组织进入学校从事体育服务的渠道,普及体育运动技能。

  (十)促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

  彰显科技创新之都的魅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智慧体育示范场馆,利用数字化升级体育场馆,建设数字化室外健身场地设施,配备不少于300套智能健身器材。建立体育场地设施智能化预订平台,推广普及“一键预约”,方便市民,提高场地设施使用率。推进线上健身和云端赛事,应用新媒体推动全民健身。

  (十一)夯实体育文化底蕴。

  将体育文化融入全民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提升全民健身的文化内涵,把体育健身素养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加以宣传引导,形成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建设体育博物馆,讲好深圳体育历史故事,传承宣扬体育精神。

  (十二)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形成与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定位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国内职业体育高地,力争我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种类、数量和名次均达到全国最前列。积极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推进体育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和升级,鼓励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应用推广、科技项目交流合作,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影响力广泛的体育产业园区、基地。引入国际体育资源,吸引国际知名体育组织和企业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深圳。推动体育产业宣传与合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合作平台,支持体育企业举办体育产业专业展会,鼓励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展会落户深圳。

  (十三)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合作。

  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强与港澳知名体育组织合作,吸引港澳体育界有影响力的人士加入深圳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球类、棋类、自行车、龙舟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品牌赛事活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人文交融,加大粤港澳地区青少年体育交流力度,在全民健身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合作平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市区两级人民政府体育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工作落实,各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委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下同)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强化统筹协调、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动员,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发挥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各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指导。

  (十五)完善政策机制。

  加强全民健身工作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的衔接。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市、区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结构、绩效与全民健身发展目标相匹配。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十六)强化安全管理。

  加强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的安全监管,鼓励在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产品质量和消防安全标准。完善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保障和监管机制,提升赛事活动监管水平,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坚持防控为先,坚持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十七)壮大人才队伍。

  加大全民健身人才培养力度,壮大人才队伍规模,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指导群众健身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坚持基层服务导向,畅通全民健身人才流动渠道,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全民健身服务职业教育。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