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扫码关注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作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8 人已围观

(1996~2000)
(1996年4月13日深圳市第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

“九五”期间是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江泽民总书记“一定要重视经济特区的总体规划”指示精神,落实市委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迎接香港“九七”回归和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提出《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第一章  “八五”期间的辉煌成就为“九五”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八五”期间是特区发展建设最辉煌的5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71.67亿元,提高到1995年的796亿元,年递增30.4%,完成“八五”期计划的249%(下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0.87万元,提高到2.34万元,年递增16.9%,完成1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7.9亿元,增加到275.8亿元,年递增36.6%,完成367%;工业总产值由209.12亿元,增加到900.12亿元,年递增33.9%,完成200%;出口总值由29.96亿美元,提高到205.27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年递增20.3%,完成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1.45亿元,增加到300.39亿元,年递增33.3%,完成231%;实际利用外资由5.19亿美元,提高到17.35亿美元,年递增27.3%,完成220%;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1.7亿元,提高到88.02亿元,按可比口径年递增39.1%,完成220%。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5年累计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16项,投资近300亿元。妈湾电厂、南山燃机电厂、东深三期供水、梅林水厂、深圳机场、皇岗口岸、广深准高速铁路、平南铁路、平盐铁路、广深高速公路、深南大道、北环干道、市话工程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象征深圳第二次创业的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商业大厦基本竣工。电力、电信超前发展,供水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交通状况大为好转,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基本缓解,初步形成供电、供水、交通、电信、排洪排污五大网络和一批市政、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第三节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

形成电子、纺织、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和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竞争力的名优拳头产品。南方制药厂、南海油脂、华强三洋、康佳电子、中华自行车、开发科技、华发电子、赛格日立、中冠印染等12家企业跻身全国500家大型工业企业行列。特别是已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新能源、生物工程、激光七大类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63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5%,比1990年高出14.3%。计算机硬盘磁头产量居世界第二,钟表产量占世界1/4,中华自行车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液晶显示器产量占全国90%,软盘片、数字仪表产量和电话机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软件出口量占全国1/3,丝绸服装出口占全国1/4。深圳初步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第四节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第三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档次和服务水准显著提高,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特别是金融、证券、交通、邮电、房地产开发、旅游、信息咨询等发展较快。

一、金融、证券业方面
经营规模扩大,机构网点激增到1000多个,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2家;国内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1203亿元,贷款余额786亿元。

二、交通、邮电方面
1995年,全社会货运量达3424万吨,客运量10809万人,港口货物吞吐量3080万吨,邮电业务总量36.9亿元。
 
三、旅游业方面
民族特色、窗口特色、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成功,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野生动物园等对外开放。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酒店300多家,过夜游客达542.6万人次,其中国际游客185.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5亿美元。

四、商业方面圳期货方面
深圳期货联合交易所开业,生产资料保税市场迅速发展,建成了一批大型批发市场、高档百货广场,超级市场、连锁店、专业店等迅速扩展,遍布全市。

五、进出口贸易方面五、进出口贸易方面
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进出口总额387.7亿美元,增长6倍。进出口顺差从1990年的5.2亿美元扩大到1995年的22.8亿美元,出口国家或地区由87个增加到近200个,出口方式由“三来一补”贸易方式为主转为进料加工为主。

六、信息咨询业方面
各类机构2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计算机、光纤光缆、通信产品等信息业设施大为完善,建成了深圳市经济信息系统(S808)、深圳市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网络系统(S923)、海关信息系统、税务信息系统、公安信息系统、银行信息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鲜活产品为主的菜篮子农业和创汇农业稳定发展,以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一批出口农产品和菜篮子基地建成,30万亩农业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完成,万亩蔬菜基地、5万头生猪生产线、2万亩水产基地等重点农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陕西、梅州、河源、肇庆等省市建立了一批果菜基地,已建立750个有一定规模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出口创汇保持较高水平,1995年达到9.7亿港元。农业生产日趋集约化、企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企业367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80%以上,无土栽培、大棚栽培、工厂化养殖大面积推广,高档优质品种不断增加。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绩,年年完成省下达的造林绿化任务,全市林地覆盖率1995年达43%。
 
第六节  社会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

一、科技方面
5年完成鉴定登记科研成果401项,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的68项。

二、教育方面
创办了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兴建一大批中小学,基本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在改革教育体制、创建重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三、文化方面
兴建了深圳体育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创办了全国第一张政府机关报《深圳商报》,组建了深圳有线电视台,新增深圳电视台二台、广播电台二台,制作了《深圳人》《兰陵王》《深圳斯芬克斯之谜》等一批文艺精品。

四、卫生、体育方面
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环保先进单位”等荣誉。诞生了深圳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深圳足球队晋级甲A,成功地举办第41届世界杯高尔夫球赛,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第七节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物价涨幅水平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1995年人均职工工资1.2万元,扣除物价因素,递增3.3%。居民人均储蓄由581元增加到1871元,增长2.2倍。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的10.36平方米增加到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11513.7平方米,1992年、1994年深圳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环境得到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逐步好转。
 
第八节  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基建体制、劳动用工制度、计划体制、物价体制、金融外汇体制等改革得到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以间接指导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发育成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法制建设开创新局面。1992年全国人大赋予深圳特区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审议通过了法规65件、市政府颁布规章84件,完成建市以来610个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市场运行正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进一步树立了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市场运作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的体制和机制优势。

第九节  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深圳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广泛借鉴;深圳的辉煌成绩极为生动地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增强港人对祖国的向心力,对香港回归起了积极促进作用;5年累计上缴国家和省财政近600亿元,海关、银行、铁路、邮电四大部门上缴500亿元;为内地提供了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内联企业汇回内地利润200多亿元;截至1995年底,在内地兴办14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约150亿元;1990年从财政拨款建立深圳合作发展基金,5年间基金已积累4.26亿元,在省内外扶持128个投资项目,累计放贷3.85亿元;积极为老、山、边、贫、灾区的开发、重建提供帮助,为内地援建希望小学142所。
 
第十节  具备诸多优势条件

经过3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深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国内生产总值16年年递增35.2%;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46.8%;工业总产值年递增5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41.8%;外贸进出口总值年递增5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递增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16.7%。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龙头的先进工业、发达的第三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组成的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化城市格局。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十一节  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未有大的突破;证券、房地产市场低迷;收入分配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机关办事效率较低,一些腐败现象仍然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面临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但也反映了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
 
第十二节  挑战与机遇并存

展望今后,中央确定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深圳仍将保持相应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发挥好“四个作用”。同时,深圳地处我国南大门,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南接香港,拥有海陆空口岸,是联结海内外的重要枢纽。这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是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

香港“九七”回归以后,深圳将逐步实现同香港经济的有机衔接,通过物资、资金、信息等多方面的双向流动,加强深港两地及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深圳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发挥。但是,许多因素将制约今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特区某些具体办法进行调整,能否适时应变,对我市将是一次考验;国际贸易摩擦和竞争加剧,周边国家加快对外开放,国内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我市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将受一定影响;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增大了我市结构调整的压力;城市管理、企业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与国际性城市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此外,水资源短缺等,可能成为制约我市“九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第二章  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目标,“九五”期间
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迈上新台阶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抓住机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117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总揽全局,以增强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为根本措施,以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为突破口,以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为保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四个作用”,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管理先进、生活质量较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实行“三个一批”和“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

一、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
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三是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优惠和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优势的根本性转变。

二、贯彻“三个协调发展”的方针
一是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三高”农业,丰富“菜篮子”,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二是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统一协调特区和宝安、龙岗两区的规划、政策和产业发展,加强村镇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搞好同富裕工程,消除贫困镇、村,实现宽裕的小康,部分区镇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三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重点发展科技、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健全法制,搞好社会治安,消除腐败,树立文明新风。

三、实施“三个一批”的发展战略
一是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计算机及其软件、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通信、视听、能源、重点轻工等主导产业的优势,同时要加强引导,重点扶持,大力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按照政企分开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法组建和发展一批以优势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的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集工农科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市国有经济的骨干和带动全市经济上新台阶的龙头。三是创造一批名牌产品。以名牌战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的转换。

四、进一步实施内地、深圳和国际市场“三点一线”的发展战略
推动外引、内联向高层次发展,使深圳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枢纽。
 
第三节  总的奋斗目标

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翻一番,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全市实现宽裕的小康,部分区、镇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神文明建设、党政机关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新的水平;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第四节  到2000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650亿元,年递增13%(以1995年为基数,下同);
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1990年不变价),年递增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年递增18.5%;
出口总值280亿美元,年递增6.5%;
港口吞吐量7000万吨,年递增18%;
银行存款余额2000亿元,年递增11%;
邮电业务总量90亿元,年递增19.5%;
接待国内外游客950万人次,年递增12%;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0亿元,年递增8%;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0亿美元,年均12亿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20亿元,年递增9%;
城区建成面积330平方千米,增加75平方千米;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11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5%,提高14.5个百分点;
工业资金利税率13%,提高6个百分点;
工业劳动生产率8万元/人,年递增1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0.03吨标准煤,降低0.01吨;
技术进步贡献率45%,提高15个百分点;
电话主线百人普及率35线,增加15线;
万人大学生人数610人,增加140人;
平均预期寿命78岁,提高3岁;
居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增加近1万元;
零售物价指数150,年均上涨8%;
年末总人口400万人(城市容量按1∶1.2测算),增加55万人。
 
第五节  主要任务

围绕总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指标,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深港衔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完成以下战略任务。

一、继续发挥经济特区开放的“窗口”、改革的“试验场”作用
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发挥改革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的优势,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口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依托全国、服务全国,继续搞好外引、内联,发挥经贸技术合作的“窗口”作用。

二、充分发挥对香港稳定繁荣的促进作用
搞好深港两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建设和口岸管理体制,交通运输、金融等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治安等领域的衔接与合作,强化我市国际性城市功能,发挥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的枢纽和通道作用,为实施“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做出贡献。

三、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把深圳初步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和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与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共同加快发展,加大辐射内地的力度,为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政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搞好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5个网络和市政设施的建设配套,加快盐田港二期和机场航站楼扩建,逐步实现“两港起飞”的构想,初步形成功能基本合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格局,为把深圳初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年翻一番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努力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0亿元,比1995年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万元,为到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奠定基础。

六、建设高度的现代社会文明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和两个综合治理,使深圳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较高的科技教育水准,一流的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市民素质,逐步形成融合中华与世界文明精华的现代社会文明。
 

第三章  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框架,福田中心区基本建成,成为深圳迈向21世纪的象征。

第一节  初步形成三级中心体系

一、城市布局发展
根据城市布局发展、地形特征、对外交通及“一线”“二线”状况,充分考虑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协调衔接,在为21世纪的发展预留足够的城市用地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新的土地开发,重点进行现有已开发土地的建设和配套。
(一)市中心区:以罗湖商业区为基础,向西重点发展福田新市区,共同构成全市中心区。
(二)次中心区:发展宝安中心城、龙华观澜组团和龙岗中心城。
(三)其他各组团:华侨城、南油蛇口沙头角、福永沙井水产农业组团、光明创汇农业组团、横岗布吉平湖大流通组团、龙岗坑梓坪山工业组团、大鹏湾大旅游组团。

二、加快城市组团建设和功能开发
(一)按国际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福田新市区“九五”期间建成福田中心区的雏形,使之逐步成为深圳行政、文化、科
技、证券、信息、国际贸易展览、商务中心区(CBD),成为全市规划超前、功能齐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新城区,成为我市21世纪的象征。外围老工业区配套进行功能置换,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罗湖老市区继续强化商贸、金融中心的功能。
(二)西部地区
依托港口、机场和深港西部通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输业、仓储业和旅游业,建设配套的高级商务区和疏港公路,使南山初步成为深圳市综合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和物流、商流枢纽,将宝安区初步建成综合性的现代化新区。
(三)东部地区
以盐田港为中心,配套发展港口、运输、仓储、旅游、高级商务和其他服务基地,推动国际中转大港的形成和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龙岗以市区和盐田港为依托,重点开发占地30平方千米的中心城和首期占地10平方千米大工业区,发展港口工业和大工业,有计划地接收特区内外迁工业企业,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工业、流通、旅游和现代化农业。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初步建成交通顺畅、通信便捷、水电供应充足、抗灾能力强、环境优美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设“海、陆、空”全面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整体交通体系的合理布局与建设,实施海港、空港“两港起飞”战略,以港兴城,形成区域性客流、物流中心,初步实现公路、铁路、空运、海运与港澳交通网络的衔接。

二、港口建设
加快深圳港东部盐田港区二、三期工程和西部蛇口、赤湾、妈湾港区与大铲岛油气专用港区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步伐,港口泊位争取达到126个,其中深水泊位40个。加紧开发前海湾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中心。疏浚大鹏深水航道,开辟铜鼓深水出海航道和公用锚地。建立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港口和口岸管理体制,完善港口支持保障系统,初步形成以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国际中转港和华南地区枢纽港。扩建机场航站楼,配套完善停车场和货仓等工程。

三、道路建设
建设由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与通勤铁路、地铁、轻轨组成的城市道路网络和综合性立体化城市交通系统。重点兴建南环路、宝安新城大道、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面疏畅市区交通。合理选址,兴建城市客、货运站场。加快广深准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形成陆路交通骨架。加快口岸建设,形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中进中出、客货适当分流、长短途分途行驶的口岸体系。重点建设荷坳高速公路、外环高速公路、蛇(口)光(明)专用公路、深汕汽车专用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成梧桐山第二隧道和东部沿海快速干道工程。开辟深港西部陆路通道,建设蛇口至香港元朗公路铁路跨海大桥。新辟华侨城、沙鱼涌口岸,恢复梅沙旅游码头。建成深圳客技站,扩建深圳火车站,提高平南、平盐铁路等级。将平湖辟为深圳最大的编组站,为形成区域性客货流通枢纽创造条件。

四、通信网建设
建成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宽带通信网,与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通信互联,使之成为国际通信网的组成部分。采用新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步实现电信网从传统单一业务网向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重点抓好2.5G光传输系统、邮电枢纽大厦、电话汇接局和邮政网点建设。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达到240万门,移动电话装机容量48万线,长途交换机的装机容量9.9万路端,数字通信用户2万个。

五、电网建设
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发展的电力生产系统和完善的供配电网络。重点建设前湾燃机电厂(3×35万千瓦)和西部电厂(4×30万千瓦),抓紧筹建东部电厂一期工程(264万千瓦),调整部分小型燃油电厂。“九五”期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2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190万千瓦。建设年产3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煤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有步骤地将现有35千伏输电线路改造为110千伏,配套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协助做好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完善输变电网络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六、水利建设
建设与完善供水水源工程、配制水工程,满足城市发展和全方位开发的需要。兴建东江企石、东江潼湖及西枝江三大市外引水工程,年引水7.07亿立方米。2000年,全市城市供水量达到1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38亿立方米。充分挖掘本地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潜力,提高开发利用率;制定与完善节水措施和城市用水应急方案;有计划地逐步推广中水、海水利用;更新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提高供水保证率。结合深港供水方案的衔接,争取省政府支持,积极开展新丰江水库对深港管道供水的可行性研究。
 
七、防洪抗震建设
提高河堤、海堤设防和建筑物抗震标准,确保城市防洪、防潮和抗震安全。城市建筑按抗7级地震标准设计,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抓好深圳河、布吉河、大沙河、茅洲河治理工程,治理内涝,完善排水系统,增强防洪能力。特区内防洪工程按200年一遇标准、特区外各镇防洪工程按100年一遇标准规划建设。配套实施环保方案,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固和完善河海堤建设,加大防潮和抗御台风的力度。到2000年,建成宝安27.5千米西海堤。疏浚深圳河,使之充分发挥航运排洪功能,具有交通和游览多种功能。

八、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超前规划,高标准同步配套建设新开发区市政公共设施。一次性预敷各类管网线路,消灭明线明渠,严禁重复破挖。完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市政环卫基地等环卫设施。
 
第三节  形成良好城市风貌

初步建立高水平、高效率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创造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

一、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法规,强化依法治市
健全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形成良好的城市交通秩序;规范消防设施管理,落实消防责任制,提高消防装备现代化水平,增强高层消防、核电消防和危险品消防能力;建立公共安全报警、抗灾救难和指挥系统,提高城市应变能力;加强市政设施巡查、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充分发挥市政设施的功能;提高环卫意识,加强卫生管理,美化市容市貌。

二、规范场、站、亭、牌、证等标识
场、站、亭、牌、证等实施汉英双语标识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逐步推广中英双语服务;规范各种经济社会主体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制止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商品,保护消费者权益;清理和疏导“三无”人员,取缔不正当职业。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保投入,切实加强大气、水、海洋、土地、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风景文物名胜区和有代表性的老街的保护,保障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并强化各级领导和市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立法,增强各种环境管理手段的效能,把深圳建成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环境和生态保护示范城市。

二、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源,有效治理“三废”
狠抓水源保护,健全责任制,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5%。抓紧建设污水处理厂,推广微型高效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抓紧西部污水排海工程建设,开展东部污水排海工程可行性研究。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汽车尾气达标率为85%,工业废气治理率为9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8%,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声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妥善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完善工业有毒有害废物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建成使用,搞好填埋场的防渗漏和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确保不污染地下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4%。

三、控制土地开发,搞好绿化建设
严格控制新的土地开发,搞好绿化和植树造林,全面控制和整治水土流失,切实保持全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建立土地开发过程中破坏自然水系、植被等防治条例,并严格执行,消灭抛荒,恢复土地植被,维护农业生态,使生态功能区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控制小区覆盖率和容积率,严禁非法侵占绿地、农田和海滩。搞好城市绿化带的建设。加强内伶仃岛、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和近海的保护工作,建设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马峦山、凤凰山、莲花山、笔架山、东涌湖、大头岭和东部公共海滩等自然风景保护区、郊野公园和市区公园,建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70平方千米,在市区的山林、河畔、海边开辟并建设方便居民的公共休闲带。新城区开发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和下一代发展用地,各类设施按标准配套绿化面积,形成立体绿化格局。大力植树造林,对一切可利用的宜林荒地进行绿化,200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现在的27%提高到40%,全市林地覆盖率由43%提高到45%。
 

第四章  加速产业优化升级进程

遵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战略,加速产业优化升级进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档次,增大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结构效益,增加经济增长中的技术信息含量,形成第一产业主要依托宝安、龙岗两区,第二产业逐步把重点移向特区外两区,第三产业以特区为龙头的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2000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44∶55。
 
第一节  工业

加快发展先进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形成一批主导和支柱产业、一批企业集团和一批名优拳头产品。

一、发展先进工业
集中力量发展先进工业并形成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视听、重点轻工、能源等七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计算机、微电子、光机电一体化、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激光等高新技术先导产业,抓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扶持汽车组装和零配件产业,培育21世纪新经济增长点。

二、改造传统工业
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企业,提高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九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重点抓好大中型企业改造,使现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促进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努力建设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基地,对“三来一补”企业采取“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方针,实行分类指导,有步骤地对现有低档次产业存量进行调整、重组,逐步向龙岗大工业区迁移。

三、重视内涵扩大再生产
重视内涵扩大再生产,提高工业规模经济效益,形成深圳工业发展的特色。塑造一批面向21世纪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制定专项集融资政策,保证投入;抓好微机生产扩建、多媒体电脑软硬件系统工程等7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有计划地推行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目标,对磁头、厚膜混合电路等25种重点产品予以重点扶持,创造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信誉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企业的内销市场,允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的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
 
第二节  金融业

依托华南,深港合作,服务全国,走向亚太,形成管理规范、运作灵活、功能齐全、手段先进、开放度高、辐射面广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通过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逐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组成部分。

一、建立开放式、多功能、经营型的特区金融体系
到2000年,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证券交易量达到15000亿元,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二、健全和完善信贷资金的区域调控功能
实行规范的资产风险管理,健全信贷资金供求的利率制衡调节机制,按市场原则横向调剂与融通资金。灵活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起法规管理与自律管理、外部制约与内部制衡相结合的金融监管体系;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化进程,加快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业务拓展和机构延伸步伐,实现向全国性、国际性银行的转化;开拓新险种,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建立专业性保险经纪人公司和其他保险中介机构,创造条件组建区域性保险公司。争取在深圳特区注册早、贡献大、资金雄厚的少数外资银行,在特区范围内逐步从事内资企业和中国公民的外汇结算和外存贷款业务,以及经营人民币存贷款、结算和票据承兑业务。

三、以发展货币市场为重点,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积极开展本币融资与外币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纵向融资与横向融资相结合的融资业务,建立货币市场的报价、咨询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股票证券业务的覆盖面和国际化程度,积极推进深交所与香港联交所联网,选择深圳已发行B股的公司在香港做第二上市,吸收香港一些中国概念股在深交所做第二上市,争取深圳证券市场成为境外投资者对内地间接投资的重要渠道;有步骤地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拓展银行离岸业务。

四、加强金融机构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鼓励深圳金融机构在港澳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金融网点或收购、兼并境外金融机构,培育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性金融集团。引进更多的世界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组建中外合作银行、合资基金公司、合资投资公司和合资保险公司,适当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逐步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结算业务、人民币票据承兑贴现等业务,发挥外资银行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形成区域性的商业贸易中心

一、积极做好同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在商贸领域的衔接
以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物资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大型购物广场、大型百货商场为支柱,以传统商业和超级市场、连锁店为基础,并大力发展保税、期货市场,形成区域性的商业贸易中心。以商贸为龙头,加快辐射内地的步伐,在全国广泛建立出口基地,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巩固和发展深圳作为出口和转口贸易基地的地位。

二、坚持以质取胜战略
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出口商品生产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出口的基石,优化出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129口商品结构,发展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机电成套设备、技术的出口,鼓励企业向内地、海外发展。

三、以扩大出口为主要任务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境外资源,依靠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和优秀的外贸人才办好境外企业,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转口和出口的竞争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承接国际业务的窗口。以本地产品出口为基本依托,发展贸工农技紧密结合、多种经营的跨地区的合营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巩固和扩展发达国家市场与港澳市场的同时,开拓东南亚国家、独联体、东欧、南美、非洲市场,逐步发展海外推销、信息网络,扩大产品出口,积极开拓远洋贸易。

四、发展大商业,搞活大流通
形成联结海内外、辐射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商品流通枢纽架构。积极发展集团化零售商业,扶持4~5家集团化经营的商业零售企业。吸引外资参与建设一批集购物、娱乐、餐饮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广场,放宽对外资企业经营批发业务的限制。鼓励发展专门店和精品店,促进有潜质的商业零售企业向专业经营公司发展。发展在居民区附近的超市、专门店,并引导其向连锁经营方向发展。加强集贸市场和零售商业网点的统一规划,保持小商贩的适度发展,建设具有不同档次结构的专业性、综合性商品一条街。积极进行大型、区域性商品市场的规划,加强商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建成物资配送中心。完善和发展优质工业品批发市场、海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资批发市场、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完成商品交易结算网络建设,各类专业性和综合性物资批发市场达到10个左右。积极发展展览业、广告业、拍卖业,形成配套的商业环境,吸引国内外厂家和中介组织来深开办及参与展览。

五、充实、健全、完善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系
形成安全快捷的外贸服务体系。下大力气培植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大型公司,以优良的就业环境、优秀的商贸人才队伍、系统的商贸鼓励发展政策和科学的商贸组织,增强深圳商贸的竞争力。培植5~6家综合商社和跨国企业作为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的中坚力量。改造传统商业企业体系,组建2~3家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集团,推进商业企业向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境外跨国公司、著名厂商、国内商贸企业和大型公司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引进国际上有实力、有信誉、有经营经验的企业进行批发、零售和保税市场经营。
 
第四节  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完成“金系列”工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争取覆盖全市,辐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

建成准信息高速公路,重点抓好决策、管理和市场三个方面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完成金桥、金关、金卡等“金系列”工程,逐步实现退税管理、银行信息和货币流通管理、人口管理、政府决策、家庭生活的信息化。在继续推进邮电电信网发展的同时,分段建设多媒体的宽带公用信息网,2000年前建成全市公用信息主干网络,形成准信息高速公路。加快国际信息城建设,开办定向的专业信息市场,吸纳国内外信息机构,形成全国性的信息交换中心和信息资源集散地。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的高科技产业,通过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化扩展,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结构,争取形成十大信息产业集团,全市信息咨询服务业增加值争取达到35亿元,年递增42.3%。
 
第五节  交通系统

建立海、陆、空综合发展的主枢纽交通运输体系,配套发展仓储业,形成区域性物流和客流中心。

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
充分利用深圳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有计划地发展运力。以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的国际性综合运输服务为宗旨,初步建立以国际港口、国际机场、口岸、现代化场站为枢纽,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骨干的海陆空立体综合运输网络;同时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形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仓储经营管理体系,形成海、陆、空全面发展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客流中心。

二、加快国际中转大港的建设与配套
成为与香港互补的综合型国际中转港。以东部盐田港区二期、西部大铲岛港区的建设和蛇口、赤湾、东角头、妈湾港区的扩建完善为契机,逐步开发铜鼓、大鹏湾两条深水出海航道,加快东西部港口区的综合配套运输服务业的发展。争取到20世纪末把盐田港区建成按国际自由港惯例运作的保税港区,吸引更多的国际著名远洋船务公司在深圳停靠和开办仓储服务业务;与本市外贸发展和国际深水中转港相适应,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组建以集装箱船为主,各种散货专用船、成品油船、自卸船为辅的远洋运输船队体系,开通至世界主要海港的远洋航线和国内沿海港的航线,开拓国内外两个航运市场。到2000年,港口吞吐量达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为300万个TEU),成为华南地区集装箱主枢纽港。

三、加快建设深圳国际空港
重点扩建航站楼等功能及配套设施,到200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万人次,年递增14%;货邮行吞吐量达25万吨,年递增26%。增开至世界主要城市的国际航线,购进一批大型、新型飞机,重点发展国内外货运中转运输、航空旅游业,提高机场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把机场办成保税航空港和华南地区第二个综合性的国际航空港。争取外资企业在特区注册成立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开展陆、海、空货运代理业务。

四、形成立体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使深圳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客货陆路口岸枢纽。配合京九铁路建设,通过新火车站、客技站和平湖编组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广深、平南、平盐铁路的集疏能力,加大口岸的通过能力,开通至全国特大城市的长途直达客运列车。充分利用多条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公路在深圳汇结的优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客货运市场和市外中、短途运输业务。重点发展城市公共大巴运输,积极发展功率大、油耗低、舒适性好的大型客车,采取综合措施,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

五、大力发展依托交通枢纽的专业化仓储区
逐步建成建材、食品、油品、干杂及危险品等门类齐全的各类物资和商品集散基地。重点建设梅林、横岗、坂田、平湖、曙光等铁路物资集散仓库,以及盐田、妈湾和机场等海港仓储区。按照不同功能要求,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公用型、专业型和综合型的仓储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仓储市场的配套服务,在大型仓储区内建立集报关、中转、分拨、集运、保险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和EDI网络系统,加快货物周转,提高储运效率。到2000年,骨干仓储设施面积由目前的200多万平方米增加到400万平方米以上,促进深圳仓储业向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六节  发展旅游业

完善功能,提高质量,扩大规模,优化机制,以发展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为主,逐步发展出境旅游,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

一、统一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形成包括乡土文化、城市景观、山海风光、购物休闲、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商务活动、体育交流和康复保健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旅游体系。扶持一批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重点建设深圳湾、大鹏湾、西丽湖3个旅游度假区,大力开发海洋世界、游艇俱乐部等旅游项目和海滨度假旅游。加快现有旅游项目的扩建改造,把“五湖”(仙湖、西丽湖、香蜜湖、石岩湖、银湖)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合理调整地区酒店业布局和档次结构,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创汇能力。提高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促进旅游消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将深圳建成全国重点旅游创汇基地。2000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及港澳人士达到300万人次,年递增10%;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650万人次,年递增12.7%;旅游业创汇达到21亿美元,年递增20%。

二、利用口岸优势,进一步完善72小时免签制度和陆、海、空旅游交通
增加深港直通旅游车,开辟旅游专用通道,建设海上旅游船队;发展大规模、高档次、有特色的饮食街(城),争取把深圳建设成集中国和世界风味之大全的饮食名城;发展旅游购物,扶持发展成套的、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2000年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达到20%。
 

三、切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促销活动
加强与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在旅游资源方面的协调合作,在海外设立旅游促销机构,形成多渠道招徕客源的促销网络。重点开发东亚、东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客源市场,重视开拓沿海和内地市场。

四、健全旅游业宏观管理体制
完善旅游市场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可直接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试办一批外资旅行社,推动旅行社的多元化、股份化、集团化,组建5~7家市属国营旅行社集团。建成旅游信息网络系统、旅游资源信息库和旅游顾问系统,加强旅游教育,成立旅游质量监理所及导游登记注册制度,全面提高行业服务水准。
 
第七节  房地产业

配合国际性城市建设,健全房地产经营政策体系;繁荣房地产市场,将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产业。

一、珍惜有限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土地的使用超前规划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土地供应与土地开发实行严格计划管理,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政府直接管制,土地供应主要采取拍卖和招标方式,通过税、费形式将土地收入和房产增值的大部分收归政府所有,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采用多种形式搞活房地产二级市场,规范三级市场。继续采用综合措施,消化空置楼宇;根据国际性城市建设需要,配套建设相当规模与数量的智能写字楼、会议场所、高级市政设施;有计划地建设面向香港居民的住宅区;通过土地置换,有步骤地调整工业小区布局,发挥规模效应,2000年房地产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递增15%。

二、完善房地产业管理
逐步完善房地产商品化市场体系,繁荣地产和房产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与培植集团企业相结合,形成一批以深圳为基地,在内地、香港以及海外从事房地产业、实力雄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加强土地市场、建筑市场和房产市场的管理,使城市规划、开发、建设与土地管理相结合。逐步放宽对楼宇按揭业务的限制。房地产开发面向港澳、面向社会,重视满足普通居民和工薪阶层的需求。
 
第八节  农业

面向深圳、香港两个市场,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加大农业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利用我市海洋资源,围垦滩涂,扩大水产养殖面积,建设西部高产、高标准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东西海洋渔业码头,吸引远洋渔业船队,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水产品批发基地。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重点发展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等鲜活商品生产。保护好30万亩农业用地保护区(其中:15万亩果园基地、5万亩高稳产蔬菜基地、6万亩水产品基地、2万亩畜禽基地和2万亩花卉、科研基地)。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等“菜篮子”系列配套工程项目。有计划地在周边邻近地区建立永久蔬菜和畜禽基地,提高“菜篮子”自给率。加强农业应用科学研究,加强农业科技、农业经济信息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积极鼓励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发展扶持高新技
术农业,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际高新农业技术交流中心。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12.5亿元(1990年不变价),年递增5%。
 

第五章  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

贯彻“科教兴市”战略,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推进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确保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第一节  发展科技

增加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为建成科技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一、开发与引进并重
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增强深圳作为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基地的实力。加快科技进步,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市场导向,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设备现代化、劳动力知识构成合理化,形成“三点一线”的技术开发体系。加强对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引进,继续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开发具有竞争力或具有潜在优势的新技术、新产品500~600项,其中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技术水平的70~100项,国内同类先进技术水平的250~300项。

二、形成科研体系
根据科技发展趋势,立足应用技术引进和研究,形成以高新技术开发为重点、广泛合作的科研体系。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培植一批具有强大科技开发实力的高新技术集团企业,鼓励民间科技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设立“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创办深圳科技开发银行,通过风险投资、银行贷款、政府扶植、发行股票等措施鼓励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领域。

三、举办科技实体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以多种方式在深兴办各类科技实体,拓宽科技成果和科技信息的交流和联系渠道。建立起以新型科研、企业技术开发体系为依托,采用高新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制造,以大规模生产工艺开发为主的科研生产一体化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人员的管理政策和科技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第二节  发展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建立起整体效益较高、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素质,建成教育强市。

适应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需要,积极进行综合教育改革,多渠道、多形式办学,重点保证基础教育的发展。从幼儿教育开始,在抓好母语教学的同时,积极试行中文、英文双语教学;到1996年,全市小学按省的评估标准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到2000年,全市中学按省的评估标准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其中10%成为省一级学校,20%成为市一级学校;积极实施跨世纪教育示范工程,办出一批名牌学校,到2000年,力争我市3~5所中学进入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行列。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办好深圳教育学院和各区教师培训中心,力争在“九五”末期实现中学教师学历本科化、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实行科研、教学和生产三结合,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筹办科技大学;进一步办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圳大学办成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到2000年,深圳大学开设6~10个达到国家级水平的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筹建信息专科学院和医学院。培养一大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条件争取申报国家“211工程”,办学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实行岗前教育和培训制度,强化技能培训,健全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培训体系,使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职业技术学院相衔接,到2000年,6~8所职中或培训中心进入全国2000所重点行列。强化青少年德、智、体、美教育,建设市、区、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四级青少年活动网络;扩大再教育机会,提高培训质量,成人接受再教育率达到70%,努力把我市建成教育强市。
 
第三节  弘扬深圳精神

弘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建设现代社会文明,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文化。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继续加强市、区、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搞好百歌颂中华、百书育英才、百片扬国魂的“三个一百”活动,对全体市民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现代社会文明教育和法制教育,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

二、全面推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
完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行为习惯,健全社会道德的舆论监督机制,使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评选“文明市民”“文明村镇”和“安全文明小区”;成为国家“双拥模范城”。按照国际性城市的标准创建文明城市。
 
第四节  同步发展社会事业

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社会保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137障,保持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一、重点办好市歌舞团、交响乐团、粤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
吸引和造就各类优秀的艺术家,培养一支具有国内先进水准的文艺和体育队伍。广泛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吸取世界文明的精华,逐步将深圳建成文化交流窗口、文艺人才荟萃中心、文化产品交易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的“四位一体”的现代文化名城。增建一批国内一流的文化和体育标志性设施,满足全国乃至国际综合性大赛和活动的需要;兴建深圳书城、少儿图书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筹建深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图书馆、深圳艺术博物馆、少年宫、科学馆和文化广场;建立和完善市、区、镇(街道)三级图书馆体系,人均馆藏书量由目前的0.6本提高到1.3本;完成各区拥有一间图书馆、文化馆、较大书店和多功能影剧院等“四个一”工程。积极实施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电视剧、一部好戏剧、一篇好理论文章和一本好图书的“五个一”工程,每年推出一批高品位、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作品。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健全街道、住宅小区等基层文化体育设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依法管理文化市场。

二、深化医疗、卫生、保健体制改革
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保健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保健三级网络,抓好社区医疗服务,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设中心医院、儿童医院、急救中心、龙珠医院和血液中心,扩建和完善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红会医院和人民医院,加强传染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加大依法整治医疗市场的力度,提高医疗科技水平,改善医德医风和医疗设施,使医疗卫生保健设施、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00年每千人拥有病床3.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低于0.2‰,婴儿死亡率低于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15‰。

三、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
建立和形成拥有多路卫星传输系统的国际新闻中心。培植报业、出版、图书进口集团;加强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编辑、出版、印制、发行的管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大保护力度;筹建和建设深圳特区报社新闻业务综合大厦、深圳商报社二期工程、新闻传播中心、海天综合大厦、新洲大厦、影视制作基地等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出版物,增加出版物的高科技含量,满足群众对新闻信息的多种需求。提高广播电视的播放制作和差转设施水准,拓展有线电视服务领域,形成有线、无线广播电视综合立体覆盖格局,提高节目质量和收听、收视率,使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最终形成辐射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广播电视网。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新闻出版队伍,丰富报刊门类,提高质量,办好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报刊。建立稳定的社科队伍,形成较完善的社科研究体系,加强应用和对策研究,特别是围绕全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重大问题的研究。

四、发展社会服务
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会服务,同时合理引导消费,把生活改善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到2000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预计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13%。

五、扩大就业机会,控制失业率
加强对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预测、监测和研究;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和完善职业介绍网络,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将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完善劳动合同制,强化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健全劳动仲裁制度,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步伐,完成住房“三轨并两轨”改革,逐步解决市民居屋问题。重点搞好安居工程,有计划地解决暂住人口的居住问题。到2000年,95%以上的常住人口家庭做到有单元式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16平方米左右,初步实现居者有其屋。

七、建立社区服务体系
依法保障人民生活权益;兴建社区康乐中心、老年康乐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安置优抚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到2000年,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5%;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建立发达的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残疾人的充分就业。

八、加强社会环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按规定比例配备政法干警,增加经费。严厉打击抢、杀、奸、盗等犯罪活动,坚决清除“七害”。健全社会预防疏导机制,遏制暴力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
 

第六章  建设人才队伍

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形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2000年,深圳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左右。

二、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按照国际性城市的要求,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到2000年,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610人以上;户籍人口中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1000人以上;同时,为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产业工人必须具有高中程度以上学历,户籍人口中的产业工人40%以上达到中技水平。万人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100人,年递增7%。

三、建立公平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
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按照“先市内、后市外”的原则,对引进外来劳动力实行计划指标控制,达到供需平衡。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加快提高深圳人的整体素质,制定优惠灵活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来深居住、工作;积极开展留学生和国内外人才交流活动,提高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准;实施国家“百、千、万”工程,培养我市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20世纪内培养一批懂外语、了解现代科技发展情况、业务素质高的高级政务领导、高级专家和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四、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以前,常住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其中户籍人口16‰;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

五、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实行人口分类管理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分别按特区居民身份证、蓝印户口证、暂住证管理。实行统一的入户和评分标准,有计划地将达到标准的“蓝印户口”逐年转为深圳户籍人口。
 

第七章  深化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市,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体制与法制环境。
 
第一节  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继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与监督约束机制;以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对全市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鼓励发展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组织和民营经济。

二、加快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
进一步促进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市场的发育,配套完善其法规体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大力发展律师、会计师、建筑师、测量师事务所等一系列社会中介组织;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将企业引向公平竞争;积极发展信托、保险、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实行外汇自愿结售汇制。

三、加强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制定和执行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抓好口岸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外资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全面推进改革的深化和配套。
 
第二节  加快法制建设

学习和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加速制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迫切要求的法规。加强机关管理、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党团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性条例和单项法规的立法,以立法促进各项改革深化,使政府主要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为全面实行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将权力纳入法律、制度和有关执法监督机关的约束之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对大案、要案的查处,维护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生活秩序。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法制工作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法律专业人员,做好立法、执法工作。

“九五”时期,为21世纪头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雄厚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九五”计划是长远规划的基础,重视研究21世纪头10年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在城市布局、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发展等方面,深圳“九五”期间为后10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奠定雄厚的基础。到2010年,深圳年末总人口在430万人以内,城区面积达到490平方千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质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城市功能配套比较完善,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为保证总体计划目标的实施,制订深港产业衔接、与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建设规划衔接等37个专项计划,5区计划和19个镇计划以及制定配套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科技政策、劳动力政策、人口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体制改革方案和经济社会规划法(草案),分别以人大立法和政府规章予以颁布施行,由市、区、镇三级政府组织实施。

附表:
一、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指标体系表
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规划指标表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指标体系表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规划指标表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