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扫码关注

“七五”规划专题报告

作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6 人已围观

第一章  深圳特区经济模式的构想

深圳特区创建6年来,坚持四个“为主”,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特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经济体制模式。特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场的作用,为顺利实现深圳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特区的经济体制模式进行构想和设计,并为经济模式的实现提出现阶段和今后进行体制改革的方案和具体实施的步骤。
 
第一节  借鉴日本经验,建立深圳特区新的经济模式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存在多种多样的经济模式。深圳特区应借鉴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使企业活动自由、政府管理有效的经验,参考“亚洲四小龙”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做法,采用有控制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一是企业有活动的自由,展开充分的市场竞争,这是主导方面;二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有效的控制。深圳特区建立这样的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由如下:
 
第一,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加以政府宏观控制,这是当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当代的商品经济是国际化、现代化的商品经济,受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规律支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这种需要,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之间展开充分的自由竞争。同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也要求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加强,进行行政干预,搞好宏观控制和指导。

第二,实践经验证明,日本的经济模式,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苏联为代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束缚企业的积极性,经济效益不高,不适合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欧洲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很少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模式是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前提,当前的特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难以采用,更何况采用这种经济模式的国家也都在逐步加强国家的行政干预,也在转化。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的迅速起飞,“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都证明采用有控制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成功的经验,应首先在特区试行。

第三,深圳经济特区有采用新的经济模式的许多有利条件,特区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毗邻港澳,与世界各地联系紧密;经过几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搞活经济,适应市场变化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这是采用新的经济模式的客观条件。特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经过几年来改革的实践,对推行新的经济模式容易接受,这是采用新的经济模式的主观条件。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确立新的经济模式,是适宜的、可行的。

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日本的经验,因为日本和深圳有许多不同点:第一,日本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私人企业居主导地位;深圳目前乃至今后一个阶段,国营企业仍然是主要经济成分。第二,日本是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经济发达,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深圳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第三,日本的财政金融体系、立法等比较完善,政府能够利用这些手段有效地对民间企业进行“诱导”和控制;特区的财政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法制还不够健全,还缺乏一个完备的、行之有效的经济调节体系。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具体问题:一是虽然经过几年的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许多方面仍然没有突破旧体制的条条框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内地体制的延伸;二是特区还没有真正体现一个“特”字,不适应在政府宏观控制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旧的习惯势力,长期形成的普遍的平均主义的社会心理,也会给采用新的经济模式带来不利影响;四是还没有形成一大批适应自由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家阶层,还没有学会与国际资本进行竞争的本领,也缺乏足够的经验;五是企业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

总之,在深圳特区借鉴日本经验,采用新的经济模式是可行的,但必须克服一些困难,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才能实现。
 
第二节  深圳特区新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深圳特区新的经济模式的确立必须从特区经济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深圳的优势。深圳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两种制度、两个市场的结合部,它的最大优势是背靠内地,毗邻香港。因此借鉴日本的经验,特区的经济模式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这种经济模式的基础,就是实行“经济自由”,深圳应实行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三大自由”。就深圳来说,三大自由是:(1)各企业、各经济实体间实行自由联合;(2)企业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竞争;(3)劳动者有选择劳动场所、选择职业的自由。就深圳与香港的关系说,也要实行三大自由:(1)人员往来自由;(2)商品流通自由;(3)港币流通自由,兑换自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经济自由是在政府宏观控制下的自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自由。

第二,这种经济模式,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只有细胞有活力,整个机体才能充满生机。为使企业有巨大的活力,特区企业应该有生产和经营的自由,并对其盈亏、资产损益自我负责,特区的企业模式要多样化,有专业企业、集团企业等;企业的性质也要多样化,如单一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跨地区的联合经营企业等。

第三,这种经济模式,要有独特的市场体系。随着特区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深圳和香港两个市场息息相通、互为补充。深圳市场应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内地市场紧密联系,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多元化的、万商云集的国际市场,形成一个各国客商投资兴办企业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大好场所,也是内地在这里进行生产交换、与国际市场发生联系的枢纽。

第四,这种经济模式,特区要有更大的自主权。实行这种经济模式,特区还要体现一个“特”字,按照“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原则,采取各种特殊的政策。中央要授予深圳经济贸易活动的更大自主权,要建立自主经营的特区外贸体制,要有进出口自主权,发展进出口转口贸易和对内地的贸易。特区要有经济立法权。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把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概括起来,就是:经济自由、企业独立、高度开放、政策特殊。可见,特区的经济模式和将来全国形成的经济模式,可能有某些方面相同,但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是一种独特的经济体制模式。它与内地沿海“开放城市”以及香港、台湾的模式不一样。也就是说深圳几十年后仍然是个经济特区。
 
第三节  建立深圳特区新的经济模式的条件

建立深圳特区新的经济体制模式,需要从“七五”计划期开始,通过一系列改革才能实现,这种改革包括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从建立健全民主、法律制度到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变。这是一个纵横交错、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这种改革的目标,就是朝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给企业在平等条件下展开充分竞争的条件,同时政府要进行有效的宏观控制和指导,使特区的国民经济稳定、协调、高速发展,实现高效益的良性循环。这种改革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要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
 
要使特区的企业有内在的动力,必须调整所有制结构。今后除了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外,要在国营企业中实行民营化股份制。在大部分国营企业中,国家让出一部分股份,吸收本企业职工参股,也允许本地、外地的其他企业参股,即建立一个由国家、集体、个人参股,并由国家控股的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经过调整,特区逐步形成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以“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种经济形式紧密联系和相互竞争的经济结构。为发展市场经济,不仅使企业有内在的动力,还要鼓励企业间开展平等的竞争,造成强大的外部压力。当前,深圳特区竞争已出现,但极不充分,也不公平。在行业和企业间,由于行政管辖不同、信息来源不同、与上级主管部门关系不同,不能开展公平的竞争。为使企业间开展平等的竞争,要制定“特区企业竞争法”,规定哪一种竞争是合法的、哪一种竞争是非法的。

二、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要彻底打破“铁饭碗”“大锅饭”“铁交椅”的制度,劳动者有自由选择劳动场所、选择职业和辞去职业的权利。允许劳动者自由流动,允许企业辞退、解雇职工。要改革干部制度,实行直接选举制、任期制、聘请制。实行新的劳动人事制度,鼓励充分竞争,必然会使少数人在竞争中受挫折,遭受损失,特区政府要搞好社会保障,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并合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37理调整工作,适当安排。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以特区经济发展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大局为重。

三、要确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的确立和形成,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给予保证。对特区来说,这种管理机构,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国家对特区的管理;二是特区对本身的管理。

特区要采用新的经济模式,必须改善国家对特区的管理。当前,从特区的宏观管理体制看,突出的问题是中央对特区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来根据特区的特殊情况进行宏观管理与控制。由此,产生了两方面问题:一是中央和省的各职能部门都可以从本部门的需要出发,直接向特区下指示、做决定,使特区难以根据本身情况加以协调;二是中央除了大政方针上能对特区干预外,对特区的实际管理又由于权力分散而缺乏有效的约束力。从世界各国兴办出口加工区的经验看,实行中央政府对特区集中统一领导较为成功,国家给予特区相当于省一级的权力较为合适。根据对特区管理的现状,建议在特区办的基础上成立特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处理特区的一切重大问题,研究制订特区中长期发展目标,协调中央各部门对特区的政策,以及特区与内地及开放城市之间的关系等。

为适应特区经济模式的建立,特区政府应建立一个适应在政府宏观控制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能够在宏观上管得住、在微观上放得活,它的应变性要强,更能适应国际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这种管理体制和当前相比,有更大的自主权,有更多的特殊政策。

首先,要建立特区一级的宏观管理体系。这一级管理体系是在特区政府的控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管理体系。特区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实行宏观控制和指导,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指导、协调、服务、监督作用。但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政府应按照特区经济的运行程序及其规律性,进行宏观控制和指导,以实现特区经济发展的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特区的宏观经济控制体系包括以下5个系统:(1)信息、咨询系统;(2)规划系统;(3)决策系统;(4)执行系统;(5)监察系统。当前特区这5个系统还不够健全,不利于进行宏观控制和指导,特区政府为了从组织上建立一个有效的宏观控制体系,必须按照宏观经济的运行程序及其需要,改革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分工。其次,要健全特区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实现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中间环节。特区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咨询市场等。
 
再次,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协会组织。要发挥这种组织在联结政府同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系和协调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的纽带作用。

四、要改革特区的计划体制
 
几年来,深圳特区的计划体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改为指导性计划为主;把以实物指标为主,改为以价值指标为主;把以年度计划为重点,改为中长期计划为重点;把以行政手段为主进行直接控制,改为以利用经济手段为主进行间接控制。特区的计划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为适应特区新的经济模式的建立,特区的计划体制还要继续深入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特区计划的目标模式
特区的计划管理原则是“市场决定计划,计划指导市场”,即市场第一、计划第二。计划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沟通信息,进行预测,提出决策性的建议,制订中长期计划,对特区经济的发展起指导、协调、服务作用。搞好对基本建设、财政、信贷、外汇、消费基金以及人口的宏观控制。
(二)改革特区的计划决策体系
实行政府和企业分层决策,政府主要是从经济全局出发进行宏观决策。企业要根据政府的计划和市场预测,进行微观决策。只有把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分开,把微观决策权放给企业,才能尊重和维护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
(三)改革计划调节体系
宏观经济的调节手段有计划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这4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调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计划手段是宏观控制的重要依据。当前的问题是充分重视并有效发挥计划手段的作用,要把计划手段作为联系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的主要纽带。
(四)改革计划管理的组织体系
当前的计划管理体制,是以纵向结构为主,即条条为主。改革总的原则是从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39纵向联系为主转到以横向联系为主的计划管理。为加强社经委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社经委要真正成为委员会,各主要经济部门,如财政局、银行、税务等的主要领导应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通过委员会加强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协调对宏观经济控制的步伐。社经委内部的机构要按职能性质设处。
(五)要改革特区计划的形式
特区的计划要以指导性计划为主,中期计划为主,采用滚动式的经济计划,充分发挥计划的指导作用。

五、要实行具有深圳特区特点的产业政策

首先要处理好三次产业间的关系。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就工业来说,应有一个使产业技术结构逐步升级的战略目标,由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以传统产业为主,逐步向以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目标转化。“七五”期间,要形成出口创汇能力强、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的“轻、小、精、新”的外向型工业体系。就产业部门内部的政策来说,要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积极支持和扶持外向型的骨干企业的发展。

六、要建立特区的财政金融体系

财政、金融是特区政府推行经济计划、引导企业执行其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干预的基本方式。

政府要利用减税、免税等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对需要发展的产业,可延长减免税优惠期,反之不给予减免税优惠。特区要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控制财政支出的结构,尽量控制政府消费性支出,扩大生产性开支。财政税收部门要广辟财源,统筹用好用活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经济效益,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

为加强宏观控制,促进特区经济计划的实现,要完善特区金融体系:要健全特区的中央银行制度,实行“块块”管理;要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使之成为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要改善特区存贷款利率管理,对鼓励或限制的商品、行业要实行“差别利率”,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资金周转的快慢,实行浮动利率,对重点发展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特别利率”。“七五”期间,要开放金融市场,包括票据市场、证券市场、外汇调剂市场。特区政府要建立外汇收支平衡统一管理的体制,搞好外汇的宏观管理工作。

七、要完善特区的法制
 
为保证新的经济模式的实现,特区要健全、完善法制。要有经济立法权。完善特区的法制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点:(1)保护“三资”企业,社会主义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合法财产和权益不受侵犯;(2)保障深港之间人员自由来往、商品自由流通、货币自由兑换;(3)保护企业自由联合和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竞争;(4)保护特区内劳动者有选择和辞退职业的自由及社会保障。总之,法律要保证商品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要使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确立,要使广大港澳同胞、华侨、外籍工商界人士(包括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保护,社会各项保障事业健全,社会秩序安定。

八、要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树立新的观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也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工。除了要建立与特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民主、法律制度和政府管理机构外,还要建立适应特区经济模式需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会议制以及一整套的上层建筑机构,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模式的建立,也要进行意识形态的变革,破除封建的资本主义腐朽观念,提倡民主作风,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树立新的观念。人们都要树立竞争观点,要有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奋力拼搏、自立自强的反映现代商品经济要求的价值观念。
 
第四节  深圳特区新的经济模式实现的步骤

一、初步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特区的市场体系形成,其标志是:一线放开、二线管好,将使特区成为国际市场中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特区独特的计划、财政、金融、劳动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特区法制。与此同时建立和健全特区的宏观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中央赋予特区的各种特殊权力和灵活措施。这个阶段应在“七五”期间基本完成。

二、完善、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特区自身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市场体系;提高特区的产业技术结构,完成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转化,使高科技产业在整个产业中占较大比例,提高特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继续完善特区的法制。考虑收回香港主权这一重要因素,这一阶段力争在1997年完成。
 

第二章  发展速度问题

只有对发展速度这个指标,加以充分地分析、研究、探讨,并反复论证,才能使“七五”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为编好“七五”规划,我们应研究发展速度问题。
 
第一节  对“六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评价

“六五”时期,是深圳特区初创奠基时期,也是特区高速发展的时期,“六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提前和超额完成,实现了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工农业总产值1985年达到28.5亿元,完成“六五”计划的202%,年递增71.9%。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26.7亿元,完成“六五”计划的221%,年递增为99.5%,前3年年递增104%,特区内124%;后2年为92.5%,1985年比1984年全市和特区内均增长60%以上。从上看出,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由于基数增大,后2年慢于前3年。特区内年增110%的工业的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同期年增12%,广东18%,香港1980~1984年平均9.6%,台湾1983年增长12.8%,日本最快的1951~1965年14.4%的增长速度。特区内这种速度确是快得惊人,达到了每年翻一番。

1985年国民收入26.3亿元,“六五”期间年递增50%(日本1970~1979年19.2%、韩国23.9%、全国1981~1984年8.2%),国民生产总值达33.2亿元,年递增52.7%(香港1971~1981年10.4%、澳门16.7%、日本最快的20世纪60年代为10.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23元,“六五”期间平均增长32.7%,折合成美元约等于香港1973年的水平。
 
深圳经济特区在“六五”期间获得如此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开放和改革的政策,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因此,这种高速度是正常的。同时也应看到深圳出现如此高的发展速度是必然的。然而,还应看到这种速度是有阶段性的,是不可能持久的,这种速度,无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都难以保持。在看到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经济效益还不够理想,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管理工作跟不上等问题。这些方面是不正常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虽然它在整个发展速度中只属次要地位,但也不能低估。
 
我们对“六五”经济发展速度做以上的分析,就是要看到有不正常的,这是次要的。为确定特区今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必须肯定和发扬“六五”的正常因素,正视和消除其不正常因素,使特区经济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对“七五”发展速度的预测

深圳在“六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形势下,应如何确定合理的“七五”发展速度,是值得研究的。
 
一、“七五”发展速度应比“六五”有所放慢

根据深圳特区的优势,“七五”的发展速度应该而且可能高于香港和内地,只是与“六五”相比有所放慢。首先,今后适当控制速度,就能加强选择性,对某些不符合特区战略和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舍弃。原有企业中也有一部分要调整,这会促进结构的合理。其次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今后适当控制速度,才能把整个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争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并在此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发展速度。再次,前几年是特区建设的初创、奠基阶段,几乎全部依靠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如果继续追求过高的速度就会要求过大的投资规模,只有适当控制速度,才能在继续新建的同时,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和提高,有利于从单纯的外延扩大再生产逐步转为外延、内涵相结合的扩大再生产。这不仅可以节约投资成本,而且能提高效益,并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

二、对“七五”速度的几种设想

根据“六五”期间的发展情况,对“七五”期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做以下三种设想:

第一种发展速度。实现这种速度的前提是从多考虑不利因素出发,充分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4344 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估计困难,把速度放慢,使工农业总产值保持在年递增15%,国民收入递增12%,国民生产总值递增11%的水平上。第二种发展速度。重心放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上,使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年增分别为17%、14%和13%。第三种发展速度。从最乐观角度着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使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年递增20%、17%和16%左右。

按照三种设想测算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如下表(单位:亿元):
 

 
三、拟定最优发展速度的原则和最优速度的选择

恰当地确定特区经济增长速度是个重要问题,速度安排过低会影响资源的充分运用和对外开放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特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需要的应有满足。然而速度安排过高也不行,那会导致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忽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忽视科技进步,并且由于财力、物力不济,也难以持久,还会引起经济比例失调。因此,选择最优速度的标志是:必须符合特区实际情况,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还必须处理好速度与效益、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那么深圳“七五”选择最优的发展速度应以什么为原则呢?建立特区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拟定最优经济发展速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积极先进,留有余地。这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离不开现有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离不开内地和国外可能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特区的财力,在一定时期总是有一定的量,经济实力的增强,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因而扩大再生产也就有其客观限度。所以拟定特区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脱离特区实际,要从区情出发,量力而行。其次,影响发展速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是在经常转换的,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方向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起伏性和曲折性。为了使特区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要求我们必须留有余地。

二是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速度是以效益为前提的,没有效益就没有速度。事实证明,只注意速度,忽视效益,这种速度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是确定最优发展速度的一条基本原则。

根据以上的原则,“七五”期间经济发展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可能实现的条件。“六五”期间的发展是高速的,而“七五”期间所做的三种预测速度仍属高速发展,只不过是同“六五”期间相比有所减慢。所以对“七五”期间发展速度的选择,仍是高速中的最优选择。第一种发展速度预计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57亿元,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46.4亿元和55.7亿元。我们认为这种速度对各种因素从较难处出发,留有余地较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它是一种较为保守的速度。第三种发展速度较之第一、二种高了一点,预计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国民收入57.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69.6亿元。在继续坚持特区正确的对策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好能源、交通、通信和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发展速度也是有可能的,但这种速度留有余地较小,实行起来,难度较大。第二种发展速度介于第一、三种之间,是一种适中的、稳步前进的速度。根据这种速度测算,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63亿元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45国民收入5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61.5亿元,按这种速度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500元(特区内8500元)。我们认为采取这种速度,既积极先进,又留有余地既持续增长,又能协调发展。从全局分析研究我市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宁可速度稍慢一点,着重于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采取稳定前进的方针是适宜的。
 
第三节  选择第二种发展速度的客观依据

“七五”期间之所以要选择第二种发展速度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不协调的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是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六五”期间,深圳特区属打基础、做准备阶段,百业待兴,既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把商业、贸易、房地产和投资环境搞上去。经过“六五”的建设,特区已初具规模,在产业结构上,应以发展先进工业为主,商业、贸易、房地产等要围绕发展以外向型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服务。其次,是工业内部的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这几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77%左右,而电子工业总产值又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从中看出电子工业过分突出。再次,是能源工业与整个工业的矛盾近年也有所突出。此外,工业内部有些企业设备需要更新改造,产品需要升级换代。在这种调整、改造、换代中,必然使速度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实行第三种发展速度,这些工作都将无力进行。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缩小,将从单纯的外延扩大再生产逐步转为外延、内涵相结合的扩大再生产
 
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和制约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调整外延与内涵扩大再生产投资的比例关系,程度不等地影响着经济发展速度。首先,“六五”期间累计总投资64亿元,其中1985年27.6亿元,年递增85.9%。“七五”期间根据各种因素的分析,累计投资80亿元(不含核电站、沙角电站B厂),其中1990年投资16亿元,比1985年减少45%。资金来源,引进外资约占30%,财政投资占17.5%,银行贷款占18.7%,中央各部、各省市、内联投资占15%,市企业自筹占15%,其他占3.8%。按这样的投资规模和第二种速度计算,还需各种信贷资金50多亿元,其中工商企业流动资金30亿元,基建贷款15亿元,如果按第三种速度计算,需要各种信贷资金60多亿元,即比第二种速度多10亿元,从资金来源看是非常困难的。其次是虽然特区企业都是近几年新建的,但实行一定的更新改造还是必要的,所以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更新改造的投资比“六五”期间有所增加。在“七五”期间对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用于更新改造,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但这必须是“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因为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需要闲歇一部分生产能力,会影响发展速度,不然就无法进行技术改造,而不能实现长远的高速度。再次是在“七五”期间,用于基建投资的财政拨款不可能增加很多,如要偿还9亿元银行贷款本息,这必然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三、能源紧缺,特别是电力不足,已成为阻碍我市经济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由于能源紧缺,特别是电力不足,对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我市供电量的增长速度很快,由1979年的0.32亿度,增加到1985年6.3亿度,年递增64%。尽管发展很快,但仍慢于工农业总产值71.9%的速度,供电量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之比为0.8901∶1。“七五”期间电力紧张问题,将在沙角电站B厂投产后才能缓和,但采取积极办法也是可以解决的。初步测算,1987年全市电力约需16亿度。如果按第三种速度计算,需电21亿度左右,缺口5亿度,解决是很困难的。

四、交通运输状况决定了“七五”期间只能实行第二种增长速度

“七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将有很大的改观,但较难达到第三种发展速度的要求。如果按第二种预测方案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亿元左右,按每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的货运量30万吨计算,则1990年的货运量达到1900万吨。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特区的产品以外销为主,外销产品的比例不少于60%。由此可见,将来出口运量将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香港中间商人的盘剥,外销产品的绝大部分将由深圳直接发送到国外市场。在进口业务方面,也将逐步扩大从海外直接进口而不经香港转口的比例。然而到1990年,我市交通运输能力与交通运输任务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五、提高企业素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提高企业素质,从长远来说也是提高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六五”期间我们忙于铺摊子、上项目,在提高企业素质方面抓得较少,在“七五”期间要当作主要任务来抓。要提高企业素质,就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注意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二是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三是要改造落后的生产技术;四是要进行职工队伍的培训和提高。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速度不能过快。从以上各方面分析可看出,“七五”期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从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持一个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区工农业产值年递增17%、国民收入年递增14%、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13%是比较适宜的。

实现这一发展速度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发展外向型经济难度较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14个沿海城市、3个三角洲、2个半岛的开放,给外商投资以较多的选择性,这是对深圳的竞争和挑战;外商投资带有相当大的随机性,能够引进多少外资不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愿;内联投资也受深圳本身的吸引力、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才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等。以上这几方面都是“七五”发展速度的制约因素或不利因素。但总的来看,实现这一发展速度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主要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开放、改革的深入开展,为特区“七五”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保证;《中英香港条约》签订,为深圳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区5年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将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六五”期间引进和建设的项目大部分在“七五”期间见效等。
 

第三章  发展外向型工业问题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目标。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因此,在“七五”期间,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的步伐,对推动特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外向型工业在特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1986〕21号文件指出:特区今后的任务是建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把更多的先进技术引进来,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地发挥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四个窗口”的作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报告的决议也强调指出:经济特区要朝着建立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前进。中央为特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发展工业,实行以工业为主,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因为先进的工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没有众多的而又有机结合起来的工业企业,是不可能形成现代社会生产力,创造大量社会财富,促进整个经济繁荣的。所以,外向型工业是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

实践证明,只有把抓好工业发展放在战略地位的高度,特区经济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整个经济高速、稳步地向前发展。1979年建立特区时,深圳工业非常落后。1982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提出以工业为重点的建设方针,推动了工业迅速发展。1983~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递增94.7%。工业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大幅度增长,促进特区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向型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85年,全市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达400多种,出口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2.2%。双密型企业和以适用的先进技术装备的工业企业约达60%,初步奠定以先进技术为主的外向型工业的基础。所以,特区不建立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合理的外向型工业,就不可能保持经济的繁荣,更不可能成为外向型经济区。在发展外向型工业的同时,也必须大力发展外贸、商业、金融、旅游,特别要利用毗邻香港、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使特区成为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的跳板和桥梁。

深圳特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充分发挥“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的作用

这是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发展外向型工业才能做到。因为外向型工业拥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水平,有较强竞争能力和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49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通过特区工业这面镜子,反映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动向,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知识、管理、对外政策的窗口和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总的技术水平与先进工业化国家有较大差距,要改变技术落后面貌,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强和世界各国的技术经济联系。把工业产品打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从而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工业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可以为发展国际技术经济合作、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供经验,加快四化建设。

三、能够提高出口创汇水平

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是我国“七五”期间生产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央要求经济特区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提高出口创汇水平,只有发展工业,组织大量工业品出口才能达到。主要工业化国家,工业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80%以上,“亚洲四小龙”工业品出口所占比例也很高。深圳特区1985年出口总额5.63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品3亿美元,占53.3%,所以,特区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主要途径是发展外向型工业。

总之,外向型工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础,是否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关系到经济特区建设的成败和特区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我们必须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充分利用深圳特区的优势,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加速发展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工业。
 
第二节  外向型工业的主要标志和“七五”计划的主要目标

“七五”期间是深圳特区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发展外向型工业的重要时期。参考国外经验和特区发展要求,外向型工业的主要标志是:(1)工业投资以吸收外资为主,占50%左右;(2)工业产品出口占整个工业制成品60%以上;(3)工业外汇收支平衡,并有结余。这三者是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的。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必然达不到目的。因为只有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区工业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先进的技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了大量外汇收入,才能更好地促进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建立外向型工业的战略目标和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的方针,“七五”期间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1)到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其中特区内56亿元),比1985年增长1.24倍,年递增17.5%;(2)工业净产值达到18亿元,增长1.52倍,年递增20.4%;(3)出口产值达到3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0%,增长3.18倍,年增33.2%;(4)出口外汇收入达到7亿美元,增长1.3倍,年递增18.2%,收支平衡有余;(5)利润达到7.5亿元,增长2.1倍,年递增25.4%;(6)先进技术企业即双密型企业和以适用的先进技术装备的工业企业占70%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在步骤上大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前两年重点进行巩固和提高。严格按照外向型目标要求,进行调整。对国际市场畅销和有出口潜力的产品,努力扩大生产,增加出口;竞争能力不强或不够稳定的产品,要大力扶持,使其巩固,站稳脚跟;产品不能出口和经济效益很差的产品,按照一定程序,坚决关停并转。通过巩固提高,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第二步,后3年为发展阶段。做到高速、协调发展,基本形成外向型工业体系。
 
第三节  发展外向型工业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把国内先进技术和名牌产品移植到特区,关键是投资环境。目前特区投资环境虽已初步具备,但还不完善。“七五”期间除继续搞好基础设施,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健全法制,提高办事效率外,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市场问题。市场是企业生产的要素之一,解决不好,特区同样没有吸引力。特区要发展外向型工业,就要鼓励企业多出口,多创汇,不应受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限制,产品可以代替进口的,国家有关部门也应按以产顶进的规定,允许内销,使特区真正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最理想的生产经营场所。

二、认真筛选,严格把关

根据扩大出口要求,认真筛选工业项目,全市要有统一规划,各部门可根据宏观要求制定各行业的发展规划,指导引进、洽谈,避免重复引进、重复建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1设。坚持高起点,外引一定要保证技术先进,产品能够打进国际市场,有外销渠道,外汇收支能够平衡;内联主要对象是中央各个部、各省市的大企业,要利用他们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先进的技术和名牌产品。确定好项目后,要采取措施主动联合。一定要贯彻以中小型为主和“轻、小、精、新”的方针,多搞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小型项目;对大型项目则要慎重,“大而全”不能搞,“小而全”也要避免;对建设周期短、外汇收支能够平衡、资金回收快的“短、平、快”项目,也要积极支持。

“七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通过内部完善、专业配套等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现有企业的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认真抓好骨干项目的建设,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并提高出口创汇水平。“七五”期间主要骨干项目是:微型小轿车厂(年产5万~10万辆),炼油厂(150万~300万吨),钛白粉厂(5万吨),彩色显像管厂(80万只),大规模集成电路厂(2000万块),自行车厂(100万辆),水泥厂(30万吨),卷烟厂(10万大箱),啤酒厂(5万吨),钢管厂(10万吨)等。通过“七五”建设,到1990年,高科技产品占20%,先进技术的传统工业产品占60%,劳动密集产品占20%。

三、进一步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深圳特区要成为我国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基地之一,必须使工业有很高的出口率、很强的竞争力,并且具有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目前特区工业与这种要求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电子工业比重过大,“孤军突出”,而轻工、食品、纺织、化学、建材和机械等工业比重太小。1985年,电子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1.4%,而食品工业仅占4.8%,纺织占4.6%,建材占2.6%,石油化工占6.7%,机械占10.8%。电子工业消耗大量外汇进口元器件和零部件进行组装,产品大部分内销,必须进行大力调整。对出口创汇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工业产品,要大力发展,逐步提高这些行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近期必须继续抓好电子工业产品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在实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为“龙头”,大批量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使深圳成为全国电子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同时,大力发展纺织、新型食品、化工、建材、精密机械的生产,形成出口创汇能力强,结构合理,“轻、小、精、新”的外向型工业体系。计划到1990年,电子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为36.6%,比1985年下降14.8%,产值22亿元,比1985年增长60%;食品饮料比重为6.6%,上升1.8%,产值达到4亿元,增长2.05倍;纺织工业比重为18.7%,上升8.7%,产值达到8亿元,增长5.5倍;石油化学工业比重为8.3%,上升1.6%,产值达到5亿元,增长1.7倍;建材工业比重为6.6%,上升4%,产值达到4亿元,增长4.6倍;机械工业产值达到6亿元,增长1.04倍。电子、食品饮料、纺织、化工、建材、精密机械6个支柱行业,1990年计划工业产值达49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81.6%,出口换汇6亿美元,占全市工业外汇收入85.7%。自行车、纺织及服装、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及电子元器件、百事可乐系列、鲜奶制品、啤酒、喜上喜腊肠、蚝油、汽车及零部件、聚氯乙烯片材、石油制品、各种油漆、玻璃制品、水泥、装饰材料、精密模具,磨料、印刷品等拳头产品,1990年产值将达到45亿元,出口换汇5亿美元。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同时注意发展原材料、元器件生产,使特区工业形成行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局面。

四、进一步搞好外引内联,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特区工业要走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道路,并应以出口导向为主,带动整个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将各种优势组合起来,提高生产力,增强竞争力。特别要将内地、深圳、香港三方面的优势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搞好与内地的联合,特区工业就有了强大的依托;搞好与香港合作,利用香港的跳板和桥梁作用,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工业的道路就更为广阔。同内地联合要以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具有外销潜力的内地企业为主要对象,有些可以把“头”放在内地,“尾”放在特区,将内地的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按国际市场需要进行后整理、精加工,梳妆打扮后出口;有些可以把“头”放在特区,“尾”放在内地,在特区进行设计研制,拿回内地进行大批量生产、组织出口,使特区成为优质产品、名牌产品、新产品荟萃之地。联合的目的,是生产更多的出口产品,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出口创汇大的拳头产品进行。根据规划要求,围绕以自行车、香烟、印刷为主的轻工产品,从零部件起步发展到配整车装配的汽车产品,以丝绸、棉、涤纶织物和制成品为主的纺织产品,以收录机、电视放送机为主的电子产品,以啤酒、可乐、香肠和各类食品为主的食品饮料产品,以炼油、钛白粉为主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平板玻璃、中空玻璃、水泥、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产品,分别进行联合,真正形成“拳头”,开拓稳定的国际市场。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3联合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不同形式。可以采用电子集团形式,将全市同类企业组织起来,瞄准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出口;可以采取中华自行车公司的形式,联合全国几十个零部件厂,迅速扩大批量生产;也可以采取华联纺织公司形式,由中央部牵头,组织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同类行业的力量,使深圳成为全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实践经验证明,以深圳为窗口,把内地和深圳的双方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联合攻关,生产拳头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内联的成功之路。

五、建立庞大的信息网络和对外销售机构

深圳特区的市场战略,除充分利用香港带来的优势外,要积极拓展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中东市场,因此,要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多种形式的销售渠道,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需要,进行分析预测,指导和促进企业向外向型发展。各主要工业公司要工贸结合,真正成为生产经营型、创汇型的公司。要有进口权,要运用各种销售渠道,不但给客商包销、代销,还要自己直接经销,把触角伸向世界市场。

六、制定鼓励出口的政策

特区工业产品要打出去,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除了企业努力外,政府还要在税收、信贷、资金融通等方面制定鼓励出口的政策和措施,以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如对因受国内和国外两种价格体系影响,出口亏损、内销盈利的企业,出口要给予更多的照顾;对出口创汇成绩显著的企业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外向型骨干企业的建设,投资上要给予更大的支持;等等。

七、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特区工业要生产质量高、价格便宜、适销对路、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当前特区工业出口创汇水平还不高,经济效益比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因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一项极其迫切的任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关键是全面增强企业素质。现在企业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严重不足,必须采取广揽人才和全面培训职工同时进行的办法来解决,培养一大批勇于开拓、善于经营的企业家和各种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对外经销人才,以及各种熟练工人。企业素质好、管理水平高,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应变能力,生产更多的出口创汇的优质产品,使企业朝外向型方向不断发展。

 
第四章  提高经济效益问题

“七五”期间深圳特区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力求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内先进水平。认真分析深圳特区经济效益的情况,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到首位

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投入,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六五”期间,特区经济建设获得高速发展,在经济效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8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达到了33.2亿元和26.3亿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7.3倍和6.6倍;工业总产值达26.7亿元,增长了30.6倍;基建投资27.6亿元,增长了21倍;财政收入达8.89亿元,增长15倍。

但是,经济效益还不够理想,第一,表现在有些综合效益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如工业净产值率、工业产值实现的利税率等方面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除万元产值能耗量(电)外,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利税、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工业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都低于全国先进城市的水平。第二,就商业部门看,1985年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销售百元商品流通费用为8.11元,高于1984年全国平均6.4元、广州6.1元的水平;1985年资金占用率为37.2%,资金周转天数114.4天,均高于广州和全国平均数。第三,在基本建设方面,由于基建规模大、战线长、结构不够合理、高层建筑比重大等情况,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也表现在近来经济效益极不稳定并有明显下降,部门(企业)间经济效益变异较大,亏损单位增加。第一,1985年工业、基建、商业等部门的投资额、总产值和实现的利税总额虽然比上年度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综合经济效益指标都明显下降。如1985年工业部门实现的利税总额虽然增长了29.2%,但其总产值增长了60.3%,百元工业产值利税率从上年度的14.7%下降为11.8%;百元资金利税率也从上年度的29.4%降为18.2%。这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5说明工业部门经济效益并没有随产值的增长而增长,相反都有明显的下降。又如1985年全市投资比上年度增长了68.7%,而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从上年度的67.3%降为48.8%。再如商业部门实现的利税总额比上年度增加了10.6%,但由于资金占用率、流通费用率和商品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全市商业利税率由上年度的22.2%降为19.0%;商业企业百元商品经营利润则由上年度7.35元降为4.7元;商业资金利润也由上年度的21.5%降到14.7%。第二,部门间利税额及其比重变异大,亏损企业增加。1985年实现利税额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部门,其增长为180%,占全市利税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度的8.9%上升到19.2%,其他部门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金融部门利税的迅速增长是在1984年末季以来信贷膨胀的情况下实现的,而且,目前相当部分企业库存积压增多、资金周转不灵,不能如期偿还贷款债务,利息负担很重,费用增大,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增加,仅全民所有制商业亏损单位就由上年度的51个增至101个,增加近1倍,亏损面占16.6%,高于广州的13.9%,亏损额达2494万元。全民所有制工业亏损单位增至60多个,亏损面10.3%,亏损额达1046万元。

以上分析反映了“六五”期间深圳特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不平衡、不相适应的矛盾。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客观因素来看,特区原有基础十分薄弱,同内地先进城市相差甚远。“六五”期间仍属初创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创造必要的投资环境,而且企业素质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就主观因素来看,主要是特区经济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还没有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忽视在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综上所述,重视和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特区发展战略的关键,“七五”期间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第二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和目标

按照特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七五”期间特区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力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工商企业的利税率等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确保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特区的人均国民收入进入全国前列。

按照以上要求,遵循速度与效益统一、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统一、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统一的原则,经过测算,综合平衡,初步提出到1990年经济效益的具体指标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为61.5亿元(特区内50亿元),年递增13%;
国民收入51亿元(特区内41亿元),年递增14%;
财政收入14亿元,年递增9.5%;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5万元/人,年递增8.9%;
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5%以上;
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天数低于80天;
工业百元固定资金实现的利税率达30%;
工业百元产值实现的利税率达20%;
商业百元商品流通费用率降至7%;
百元商品销售利税率25%。

此外,在开拓新产品、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对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水平等方面,都要规定出适当的经济技术指标,作为考核经济效益的依据。
 
第三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七五”期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长远效益与眼前效益的关系的同时,要在加强宏观管理与企业管理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宏观管理与控制,调整经济结构
 
这主要指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调整经济发展的比例结构和发展方向。“七五”期间特区要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要调整好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在分配结构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在发展生产与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使特区有余力进行建设;要根据特区发展需要和财力、物力的可能,来安排建设的规模和控制增长速度。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大力发展“轻、小、精、新”的外向型工业,适当控制商业、饮食服务的建设。在产品结构方面,要逐步调整电子产品的比重,发展投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57资小、见效快、创汇高的轻工、纺织、食品等工业的产品。

二、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七五”期间要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系统化。一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整顿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奖罚制度;二是整顿财经纪律,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搞好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三是在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消耗和费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四是要积极采用和推广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方法组织产品生产,提高优级产品率。

三、搞好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不断提高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特区20%左右的企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属中间状态,真正属技术先进的企业仍占少数。一般企业挖潜力也侧重在扩大生产规模上,而不够注意技术改造。“七五”期间,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抓紧企业的技术改造。要把技术改造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要尽快地制定符合特区实际的、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装备和设备更新的政策,逐步地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利于合理缩短设备更新。同时,还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武装和改造现有企业,提高生产技术。

四、提高职工素质
 
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七五”期间,要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管理培训班,对特区干部、职工进行轮训,使企业经理、厂长逐步达到大专文化水平,使职工的素质不断提高。

五、健全经济立法
 
加强经济立法,维护企业正当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为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尽快制定和颁发企业成本法、折旧法、破产法和经济利益保护法。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向企业伸手,也不准随意乱摊成本和截留国家收入。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问题

搞好特区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外汇管理工作是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关键,对此,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促进特区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七五”期间所面临的国际市场

特区要实现产品以外销为主,必须对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市场变化的基本趋势及其对特区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的缓慢发展限制国际贸易的增长规模
国内外经济专家和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七五”期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约3%,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将局限于3.5%~4%之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率将在2%左右。发达国家经济的低速增长,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受到限制。

(二)新技术革命将促进贸易结构的调整
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应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新产业的比重将趋于加强;传统的资本、技术、资源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等)将不断缩小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并且将向发展中国家寻找出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调整。

(三)贸易保护主义将继续存在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非关税贸易壁垒已逾850种,仅1985年美国国会提出的贸易保护法案即达300多起。经济低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势必使西方国家继续奉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增长。

以上国际市场的3种变动因素,将对特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使特区的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为特区引进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提供了良好时机。

二、香港等地区市场动向及其对特区的影响

香港市场,包括港澳本地市场和转口贸易市场。“七五”期间,受世界市场变化总趋势的影响,需求结构将会产生相应的调整。

近年来,香港市场对食品饮料类产品的需求增长幅度逐年下降,1983、1984、1985年较其前一年分别增长16.8%、8.3%、1.7%,1990年前甚至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同时,我国内地该类产品的品种、质量、生产技术不适应香港市场的要求,输港量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工业品市场,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把一些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香港和第三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增加第三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工业原材料、燃料以及中间产品的需求。同时,日元升值,使日本的元器件价格大幅度上升,也成为特区发展元器件等中间产品出口的较好时机。并且,随着该类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不断减缓,又为特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提供了区域性市场。
 
第二节  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目标

到199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将达到10亿美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相应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建立出口导向型生产体系。
 
一、建立出口导向型产品生产体系
 
“七五”期间要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把特区的优势同内地丰富的原料资源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以食品饮料、纺织、化工、建材等为主的出口导向型产品生产体系。
(一)食品饮料加工业
特区的食品饮料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努力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保鲜水平,在立足于扩大占领香港市场的同时,要力争开辟海外市场。
(二)纺织、制衣业
特区的纺织、制衣业产品出口换汇成本较低,创汇率高,经济效益好。并且,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区纺织品的出口机会可望增加。但是,必须努力生产品种多样、款式新颖,能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
(三)纺织、化工、建材工业
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应及时掌握信息,寻找市场缝隙,追踪市场的需求动向,灵活经营,及时转换产品品种。

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压缩电子产品所占比重
 
“六五”期间,特区工业向外向型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特区的工业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电子工业比重过大,技术档次低,进口元器件耗汇多,经济效益较差。因此,“七五”期间必须调整产品结构,要积极发展其他“轻、小、精、新”的产品,压缩电子产品的比重。要有选择地引进一批技术水平较高、能出口创汇的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经过消化、吸收,提高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增强出口能力。
 
第三节  加强外汇管理,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1990年,外汇收入预计达13亿美元。在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必须加强外汇管理,基本达到外汇收支平衡。

“六五”期间,特区的创汇能力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外汇收支平衡尚未达到,有些企业用汇方向不当,进口消费品过多;没有建立集中统一的宏观管理机构,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七五”期间,要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扩大创汇的生产项目上,实现外汇收支的良性循环。

把全市外汇收支纳入综合平衡和预算管理。市政府根据特区经济的发展战略,制订年度的外汇收支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市属国营企业的外汇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使用方向;“三资”企业及外驻企业的外汇,主要通过税收、立法、信贷、调剂等手段进行管理。促使企业把外汇用于进口产品真正有外销潜力的先进技术设备、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形成等额或超额的出口能力。尽量减少市场物资进口,力争使特区的外汇支出同创汇能力相适应,实现外汇收支平衡。建立和健全统一的外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办法。
 
第四节  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加强外资管理

“七五”期间,利用外资计划17亿美元,比“六五”期间增长91%。在坚持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61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力求有新的突破。“六五”期间,引进外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结构还不够合理,在合资合作项目中,非生产性项目多、生产性项目少;引进一般设备多,引进资金少;对外借款比较混乱。因此,“七五”期间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首先,引进外资要以工业为主。要根据外向型经济的要求,积极引进产品能够外销、创汇能力强、技术设备先进的项目。要求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项目占20%,先进适用的占60%以上。要重点抓好钛白粉、彩色显像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炼油厂等一批骨干项目的引进工作。同时要注意发展产品替代进口项目。
 
严格控制对外借款规模,要加强对借款企业创汇能力、经济效益、还资信誉、经营水平、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严格把关,克服盲目性。建立统一的引进外资管理机构,搞好综合平衡,健全审批制度,严格筛选引进项目,提高引进质量。
 
同时,要加强现有外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迅速改变购销权、财务权由客商掌握的局面。要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搞好中外双方合作,重合同、守信用。
 
第五节  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和措施

为了实现“七五”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目标,必须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及行政、立法机制,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一、加强对国际市场情报的搜集和研究,做好信息咨询服务
要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国际商情研究,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把握对外经济贸易的有利时机。
二、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
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鼓励产品出口,增强对外吸引力。对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成绩显著的企业,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其发展。

三、健全对外经济贸易的立法与司法

应制定和完善符合特区实际的地方性外资、外汇法规,使对外经济贸易有法可依,保护国家、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特区的司法、检察部门要依法对外汇流通、外资企业经营及对外贸易实施监督、检察。

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出口贸易
 
一是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把产品打到美洲、欧洲、中东去;二是开展补偿贸易、以货易货贸易等多样化的对外贸易;三是建立出口保险、商标管理、商品检验等制度;四是降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出口竞争能力。

五、加强深港经济合作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其对外经济贸易已发展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加强深港经济合作,对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深圳与香港有各自的经济优势,建立特区以来两地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后两地将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合作:一是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和香港的国际性功能,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逐步提高工业的技术、资金密集程度,促进特区外向型工业的发展;二是利用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进行贸易合作,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桥梁;三是利用香港信息、科技、经营管理的优势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特区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反馈敏捷的信息网络;四是利用香港国际旅游中心的地位和深圳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发展深圳的旅游事业,并使深圳成为国外旅客前往我国内地旅游的枢纽。

 
第六章  深圳经济特区金融问题

“七五”期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从草创奠基阶段迈入开拓阶段,搞好金融工作对特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特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总量大大增加,资金来源却有限,必须善于调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才能满足对资金的需求;特区经济市场调节范围扩大,金融不相应搞活,经济就缺乏生机;国际融资活动越来越多,人民币资金和外汇资金的相互转化也日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63趋频繁,消除内外资金融通的障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关键。另一方面,前几年经济发展过快,造成了信贷借差过大、信贷资金结构不够合理和资金积压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尽早解决,才有利于特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七五”期间必须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开放金融市场和搞活资金融通,采取积极措施做好金融工作,并为发行特区货币做好准备。
 
第一节  深入进行特区金融体制改革

经过“六五”期间的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特区分行—特区中央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为主体、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但由于“条块”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个体系还不完善,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区中央银行还不能有效地调节特区货币流通,对特区金融活动的宏观管理比较薄弱。“七五”期间,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特区金融体系。

一、健全中央银行制度
 
特区金融工作要实行“块块”管理,特区中央银行接受特区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双重领导,但以特区政府领导为主;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成为在特区中央银行管理下相对独立、自主经营的金融企业,同时接受各自上级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导和监督。特区中央银行作为特区政府的专职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有关特区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和拟定特区金融工作法规、制度和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置或撤并,管理金融市场;调节信贷资金和货币流通;对各专业银行在业务上进行领导、监督、协调、稽核。“七五”期间特区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具体管理,主要通过规定其业务范围和执行利率政策、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充当最后贷款者等办法进行。

二、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
 
“七五”期间,逐步把专业银行办成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各专业银行必须建立和健全贷款的审核制度和责任制度,对贷款的经济效益要认真分析,防止出现呆账和烂账现象,要承担贷款责任和风险,对资金盈损负责;特区政府和特区中央银行要尊重专业银行的自主权,减少对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

三、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六五”期间,各专业贷款指标由各自总行下达,不利于特区的资金横向流通和调剂余缺。“七五”期间,信贷资金实行计划单列、“切块”管理,上级银行分配给特区的信贷指标统一由特区中央银行掌握。特区中央银行通过专业银行贷款的增减、贷款利息和准备金率的调整,控制信贷资金规模;各专业银行实行“多存多贷”的办法,出现暂时资金周转困难时可向特区中央银行申请临时贷款或向其他银行拆借,各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采取借贷方式。

四、改善利率管理

经过“六五”期间的开放改革,市场经济已在特区经济活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然而,存贷款利率却没有很好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几年来,虽然制定了特区利率高于内地、低于香港的总原则,并做了某些调整,但特区利率管理在整体上没有多少变化,基本上是执行全国统一的政策。这种情况不利于引进建设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利于特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市场。“七五”期间,不能继续照搬内地的统一利率,应当实行一套有别于内地的、由特区中央银行管理的、比较灵活的利率管理体制,要根据特区经济发展情况、资金供求关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趋势,制定特区利率政策;及时调整利率和利率档次,并实行浮动利率措施,允许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之内调整本行的存贷利率。建议特区中央银行设立利率管理机构,专责研究和执行特区利率政策。
 
第二节  开放金融市场,搞活资金融通

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一种以信用为其存在形式的资金运动。金融市场的运作,可以更好地筹集和调动资金,使社会资金加速周转和节约使用,有助于消除信贷资金不足与货币资金沉淀并存的现象,对提高社会资金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开放金融市场对为特区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完善特区的市场体系,都有重大的意义。开放金融市场是“七五”期间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工作主要是抓好票据、证券和外汇调剂三种市场的开放,要组织力量研究开放金融市场问题,提出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

一、票据市场
 
票据是商业信用的重要工具,开展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有利于克服一切信用集中于银行的弊病,使信用工具多样化,减少现金的投放;使商业信用票据化,有利于加强企业的信用观念;使票据具有流通性能,无形中增加了社会资金量,有利于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开展资金横向调剂;可为特区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手段调节信贷量和货币量提供条件。“七五”期间,开展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先从解决全年性生产与季节性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的贷款入手,再逐步清理拖欠贷款和结算贷款,从而用票据形式取代记账贷款,通过承兑贴现业务,解决资金积压拖欠和逾期贷款等问题,具体业务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有关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

二、证券市场
 
证券分为股票、债券两种,是筹集资金、搞活流通的有效手段。“七五”期间,要积极而慎重地开放证券市场,先从部分企业试点发行股票和债券,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证券发行市场,待条件成熟后再开办证券交易所,开放证券买卖市场。要从速制定有关法例,以保障证券执有人的合法权益,并相应地制定有关发行股票债券的管理办法,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外汇调剂市场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对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转换的要求大大增加,不积极疏导这两种资金的融通,将会影响特区经济发展。为了调动企业创汇积极性,解决各个企业对不同货币资金的需要,促使合理用汇和滞港外汇回归,取缔黑市外汇买卖,应本着“特事特办”的精神,在特区有限度地开放外汇市场,让特区企业在外汇管理局的监督下自由调剂外汇。现有的外汇调剂中心办成特区外汇交易所,允许调剂者见面议价,放宽对调剂价格浮动的限制,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外汇调剂中心不参与现汇买卖,只负责办理成交手续,其主要任务是严格审查参与外汇调剂企业的资格、资金来源和用途,加强管理,防范调剂活动中出现套汇投机等不正当行为。
 
第三节  采取积极措施,搞活金融工作

“七五”期间,要积极筹措和灵活调动资金,合理安排贷款,提高资金效益,促进特区经济结构合理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并积极采取下列措施:

一、搞好信贷资金管理

目前,特区信贷资金结构中长期贷款比重过大,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严重地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周转性。“七五”期间,必须加强信贷管理,合理调整信贷资金结构:第一,提高流动资金比重,积极支持生产发展,及时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产业、行业结构合理化;第二,基本建设贷款严格按照特区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执行,各专业银行不得擅自超计划发放基本建设贷款;第三,清理被挪用的资金,制止把流动资金贷款挪用到固定资产上,各专业银行要掌握贷款单位的贷款用向,对违反贷款用向者给予经济制裁;第四,抓紧逾期贷款回收工作,协助企业处理积压商品,消除短贷长用现象,中央银行要会同各专业银行拟定和落实有关措施,努力降低固定资产贷款在信贷资金中的比重。此外,银行必须尽量保持信贷规模稳定,新上项目贷款要考虑投产或营运的自有流动资金落实情况;注意促进企业扩大自有流动资金,防止信贷规模失控,缓解资金供应压力。

二、抓紧特区金融立法工作
 
“七五”期间,要根据国家在金融方面的法规条例,结合特区特殊情况,制定和完善特区金融法规条例,把金融活动所涉及的经济关系准则和金融工作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依法加强特区金融管理。
 
三、发展深港金融合作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发达,专业人才众多,银行设备先进,金融信息反应快。“七五”期间,一是要根据香港金融市场资金供求情况,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地引进和利用外资;二是要借助香港金融信息优势,形成特区国际金融信息网络,研究、掌握国际市场的变化趋势,促进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要吸取和借鉴香港金融界的经验,提高特区金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67四、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管理外资银行进入特区,有利于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目前特区内已有外资银行机构共24家,其中设立分行13家。“七五”期间,外资银行将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区金融界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待外资银行,既要创造条件让其发展业务,又要防止其对特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对外资银行管理的基本手段,是不断完善特区外汇管理制度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对外资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四节  为发行特区货币做好准备
 
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圳对外经济往来日益频繁,需要有一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对外经济往来的媒介,但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特区具有与内地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宜实行相同的货币体制。因此,发行只在特区流通、可以自由兑换的特区货币就成为特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行特区货币的战略意义是:有利于与国际金融市场建立灵活而密切的资金融通关系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可建立起一种不同于内地的、适应特区经济发展的特区货币体制,从而完善特区经济的市场机制;有助于建立一个能促进特区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

发行特区货币,虽然目前条件尚未成熟,但从长计议,势在必行。“七五”期间,要为发行特区货币做好准备,具体工作主要是系统地研究发行特区货币的理论问题和对策措施,解决特区货币与人民币关系、准备金的筹集及外汇储备、特区货币汇价的决定和管理、特区货币体制条件下的金融体制模式和金融工作制度以及特区货币流通的技术细节等问题。
 

第七章  人民生活问题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七五”期间,为使特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必须研究特区人民生活问题。
 
第一节  “六五”期间人民生活的回顾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原有的基础起点。在探讨“七五”期间人民生活问题时,必须对“六五”期间人民生活做一简要回顾。

一、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六五”期间,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收入获得较大增加。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年递增19.6%,特区内16.3%;农民平均收入年递增29.2%,特区内22.5%。1985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01元,特区内202元,特区内居民人均月收入118.9元,农民年平均收入750元,特区内1194元。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是相适应的,特区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递增速度,分别是职工平均工资递增速度的1.94倍、1.8倍和1.93倍,远高于工资递增速度。

(二)居民的消费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5年,特区居民的消费构成中,食品占54%,衣着及日用品占20.2%,医药、文教及劳务占12.6%,房租类占7.5%,水电燃料类占3.7%,其他杂费占2%。人们不仅对食品的要求已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的方向发展,而且对服饰、生活用品、文娱、教育、居住环境及保健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消费的内容日趋多样化。

(三)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六五”期间建设了一大批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住宅群,累计住宅竣工总面积达394.47万平方米。据1984年二季度对1000户居民的调查,人均居住面积为9.61平方米,人均辅助面积2.26平方米,居全国前列。

(四)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仅生活内容发生变化,而且向高层次发展。“六五”期间,建立了电视台、乐团,补充了粤剧团,新建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一批骨干文化设施,创办了深圳大学、师专、电视大学和7所中专学校,新建了大批中小学。全市高中升学率达61.2%,特区内84%;初中升学率达85.8%,特区内9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特区内99.9%。全市普及小学教育,特区内普及初中教育,扩建和配套了市人民医院,新建了一批专科医院,不断充实卫生技术力量,医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69疗水平迅速提高。1985年,每万人口(含暂住)拥有医院病床26.3张,比1980年增长46%,特区内27.6张,增长40%;每万人口拥有卫生工作人员67.8人,增长79.8%,特区内82.5人,增长45%。

(五)城市交通、电信及其他有关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六五”期间,用于道路、供电、供水和排洪等市政设施投资共19.6亿元,占同期基建投资总额31%。新开发的46.7平方千米城区,道路已四通八达,供电、供水、排洪和商业服务等设施趋于完善。建设了一批公园和公共活动场地。1985年人均年生活用水达73.1吨,比1980年增长28%;载客汽车达10445辆,平均每68人拥有一辆;特区每百人拥有电话2.16部。总之,“六五”期间特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人民安居乐业。

二、人民生活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

“六五”期间,人民生活虽然有很大提高,但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工资分配制度不够合理
工资改革后,大的“大锅饭”被打破了,小的“大锅饭”仍然存在,工资最高与最低级差还没有完全拉开,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还未建立。从全社会来看,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工资收入不合理,流通部门高于生产部门、生产部门高于管理部门,体力劳动高于脑力劳动,工资与物价还没有很好地挂钩,工资的鼓励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二)用于房租、医疗费用补贴过多
房租价格不尽合理,既影响住宅商品化,又拉大了职工生活水平的差距。

(三)文教、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偏低
对此类设施的建设缺乏全面地照顾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高档多,中低档少。

(四)文化娱乐、体育项目结构不够合理
营业性的多,普及性的少。
 
第二节  “七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七五”期间,随着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人民收入

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必须遵循以下三项原则:(1)职工的收入要大低于香港,略高于内地;(2)要兼顾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3)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关系。按照以上三项原则,根据深圳“七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即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7%,国民生产总值递增13%,国民收入递增14%,财政收入递增12.5%,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递增8.9%,计划特区内职工实际平均工资递增4.5%,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逐步达到145元,农民平均收入递增7%。我们认为,确定这样的增长速度,是既考虑了现有职工的工资基数和居民收入状况,又考虑了生产的发展,以及和内地的关系,是比较适宜的。

二、继续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城市交通、电信等各项事业

“七五”期间要继续改善居住条件,重点解决缺房户和困难户问题。要大力发展市内交通,公共汽车逐步达到每万人拥有8.13辆。加快市内电话建设,使电话总数达12万部,特区内平均5人拥有一部电话。进一步改善城市供水条件,使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逐步达到每年110吨。要搞好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生态环境。

三、继续发展文教、卫生、体育事业
 
“七五”期间,要进一步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条件,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要继续提高特区教育水平,全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升学率要逐步达到75%以上,特区内普及高中教育。卫生事业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全市免疫接种率;加强重点医院的建设,逐步达到每万人口(含暂住)拥有医院病床43张,特区内50张;每万人口拥有专业卫生工作人员81人,特区内105人。同时,要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发展中医事业。进一步加强体育队伍的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着重抓好中小学体育运动工作,适当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配套。

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坚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71持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理为主;广开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秩序。
 
第三节  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产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还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控制特区人口

在国民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是与人口的多少成反比的。因此,一定要控制特区人口,并注意人口素质的提高。“七五”期间,特区内常住人口控制在40万人以内,暂住人口控制在20万人以内。因此,“七五”期间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对调入特区的职工要严格控制,清理和控制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
 
在前几年工资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要继续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具体办法是:
第一,精兵简政,搞好定编、定员、定位,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
第二,打破“大锅饭”和职务终身制,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
第三,要逐步解决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的问题,消除流通部门高于生产部门、生产部门高于管理部门、体力劳动高于脑力劳动的不正常现象。
第四,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企业的工资要体现能力和技术上的差距,要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挂钩。

三、逐步实现住宅商品化

随着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要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实现住宅商品化好处很多,既可调整消费结构,有利于稳定物价,又可扩大住宅的再生产,有利于改变国家包住房和低房租、高补贴的不合理状况。实现住宅商品化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现行的住宅投资体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住宅投资结构和相对稳定、合理的住宅建设基金,包括银行低息贷款、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住宅储蓄等。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在条件成熟时,采取由各部门、各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办法筹集住宅建设基金。
2.改革住宅租金,住宅租金应按折旧、维修、管理、保险4项因素计租,基本实现住宅的简单再生产。改革的办法是把国家和企业用于住宅的“暗贴”部分改为“明贴”,直接转到工资中去。
3.改革住宅管理体制,抓好住房建设的立法、执法工作,改变住房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开辟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市场,搞活房地产经营业务。

四、要贯彻“先特区内、后特区外,先市内、后市外”的招工原则,妥善安排好劳动就业

五、积极扩大劳务消费领域
 
劳务消费与实物消费同样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努力开发特区的劳务消费,发展家庭服务事业,组织家庭劳务介绍所,担负长期的、短期的家庭劳务服务等,以免除部分家庭的后顾之忧,解决老弱病残所需的劳务服务问题。

 
第八章  科技发展问题
 
“七五”期间,深圳特区要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把发展科学技术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切实抓好。
 
第一节  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73为目标,大力引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有外向能力、效益好、见效快的科学技术成果,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到1990年,重点行业应普遍应用世界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逐步形成先进的产业体系,成为科技水平较高、应变能力较强的特区,为外向型经济向高级阶段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力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移植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特区毗邻港澳、与国内外交往方便、信息灵敏的优势,使特区成为“技术、知识”的窗口,成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快特区科技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强科技领域的外引内联,扩大国际的科技合作,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充分依靠内地的科技力量,逐步建立一批专业研究所和技术开发机构,造就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骨干队伍。同时,努力改善特区科学创造和技术交流的条件,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环境,使特区逐步成为我国接受和发展世界新技术的桥梁。

二、科技人才培养
 
随着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到1990年,市属科技人员预计发展到3.7万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为1.5万人,并使各类专业人才配套。对现有中、高级科技人员,为了更新知识和技术,每年应有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要采取各种形式,每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干部2000名;每年为乡镇企业、区办企业培训人员500名。
 
三、开展社会科学研究
 
要建立起特区自己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特区经济的研究,解决开放与改革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二节  科技发展策略

一、抓好科技研究开发工作

科技研究开发工作,应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软课题研究为主,主要抓好用于改造传统产业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抓好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提高工作。

努力跟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动向,加快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改善高科技投资环境。

重点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抓好微型计算机及其软件、集成电路、激光技术、现代通信设备、传感器智能机械、应用生物工程、新型食品工业、新型材料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形成有发展前途的高科技的“龙头”。

二、健全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开发力量
 
要加强电子、激光技术、建材、食品、农业等科研所的工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重点支持,使之形成研究能力较强、设备先进的骨干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内地雄厚的科技力量,加强科技领域的外引内联和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科研—教育—生产联合开发体系;进一步密切同香港的技术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过程中,要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在消化国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并体现在产品上。

四、加强科技经济情报和信息搜集、分析研究工作
 
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科技信息中心、科技情报网以及国内外联机检索终端和科技信息库,分析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研究对策,迅速反馈,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

五、大力开拓技术市场,加速技术商品化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充分利用特区的地理优势,要把国外先进而又适用的科技成果和内地先进的、可以打入国际市场的科技成果引到特区来,使特区形成一个国内外先进技术交换、流通的汇合点,并向国内外辐射,发挥特区的“技术窗口”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75六、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采用政府投资、企业自筹、社会集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筹集,在财政安排上,适当增加科研拨款。
 
第三节  科技发展重点

一、加快引进步伐,提高引进质量
 
科技引进的重点是技术、知识密集型,生产创汇型的技术项目;要多引进关键设备的技术资料、工艺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特别要加强技术专利、技术诀窍和软件的引进,尽量减少引进成套设备。
 
二、大力开展对引进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和转移推广工作
 
“七五”期间要重点安排一批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项目。

三、大搞技术升级
 
各行业要选择在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的产品为“龙头”,组织攻关,生产一大批技术先进、价廉物美的拳头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四、积极推行“星火计划”
 
抓好一批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的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重点引进国内外一批科技成果,在特区开发创新,出口创汇;
狠抓工业设备生产配套,为乡镇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机械设备,支援乡镇企业的发展;
抓好对来料加工企业原有产品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升级换代的研究开发工作;
发展农、林、牧、渔的优良品种,发展高产技术、深度加工技术;
发展反季节的瓜、菜、花、果的种植和保鲜、包装、储存技术。
 
第四节  科技发展措施

一、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的管理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宏观管理,搞好技术引进的统筹规划和立法工作。建立和健全技术论证、合同审批、注册登记等制度。建立“技术引进咨询评议委员会”,发挥科技情报、专利、环保、标准、计量、银行、财税、海关等部门的横向监督作用。
 
要把消化、吸收措施作为审查申报引进技术内容之一,对引进的技术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制定和完善一套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的优惠办法和措施。消化吸收所需资金,要积极安排。消化吸收项目,可实行招标承包制,鼓励企业开展横向联系、合作开发。加强信息工作,定期发布达到国际水平、国产化产品目录,避免重复引进和开发。
 
二、加强外引内联,提高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横向联合是深圳朝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并发展高科技项目,努力扩大和加强与内地科技部门的合作,制定有力措施,充分依靠内地的科技力量,提高科技开发能力。欢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我市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抓紧制定工业园的投资办法和优惠政策,提高对国内外高科技的吸引力,尽快把科技工业园办成特区科研、生产、教育三结合的基地,成为高科技研究、新产品开发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中心。
 
根据“星火计划”的精神,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运用国内外科学技术成果推动和引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三、发挥“技术窗口”作用,开拓技术市场
 
大力开拓技术市场,积极鼓励内地和特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特区内从事技术商品经营。要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尽快制定技术市场管理条例,设立协调的管理机构,保证技术贸易买、卖和中介人三方的合法权益。对技术经营,银行、工商、税务和海关等部门要给予优惠措施,扶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77持其发展。
 
四、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经费的拨款制度
 
建立和健全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制度、科研试验和开发合同制、科研成果有偿转让制,以及专利法等制度。对重大科技项目和新技术应试行向社会公开招标。有关科研计划、实施、鉴定、推广应由科技发展中心归口管理,组织协调、综合平衡。
 
改革科研经费的拨款制度。实行科技经费的分类管理,逐步推行科技经费有偿使用制、合同制和基金制,建立市、集团公司和行业公司以及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科技发展基金和发展科技信贷、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对科研经费,市财政要按合理比例拨给,所需外汇指标也应给予支持。
 
五、重视科技人才投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发展特区的科技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才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科技人才投资,努力造就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科技队伍。为适应特区人才发展的需求,有计划地从国内外引进急需人才。“七五”期间要抓好中级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工作,在培训时间、经费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建议创办业余科技大学(或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工作环境,争取内地和国外有更多的专家到特区工作或进行技术交流。
 
要继续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搞好人事制度的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专业技术职称的聘任制,解决科研机构的经费、设备,科技人员的图书资料、住房、福利等问题,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人员必要的出港出国考察、学习,应优先安排;认真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保障科技人员的合理报酬,贯彻科技成果奖励制,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允许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注意充分发挥中年科技人员承前启后的骨干作用,要重视专家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在特区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
 
六、加强深港科技合作
 
加强深港两地的科技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不断促进两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同香港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技术引进的科技咨询、科技经济信息交流、学术交流、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第九章  社会发展问题

“七五”期间,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社会发展问题,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一节  人口发展问题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对深圳特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圳特区人口的发展,应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控制人口规模
 
特区建立以来,人口增长很快,常住人口由1980年的8.4万人增至1985年底23.19万人,根据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1990年底计划为40万人。要实现“七五”期间人口发展计划,深圳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特别是常住人口的规模,控制常住人口的核心是控制其机械增长。深圳特区是新兴城市,机械增长在人口增长中占的比重很大。如1985年比1984年,特区常住人口增加了4.05万人,其中机械增长38214人,占增长人口的94%,自然增长2286人,占5.6%。如按此速度增长,“七五”末期常住人口就要超过40万人。今后5年,对于特区常住人口规模,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计划,不得突破。“七五”期间,暂住人口应控制在20万人左右,大体为常住人口的1/2。为适应特区发展的需要,也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在特区工作年限较长、符合条件的暂住职工户口转为常住户口,并相应减少调入特区人口的数量。此外,对特区职工的家属及其在内地离、退休的父母,内联单位常住人员的家属,在特区购买商品房人员的亲属以及农业婚迁等人数,也要严格控制。

特区在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同时,也要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近年来调入的大批职工中,年轻人比重很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七五”期间进入婚龄、育龄期。所以,特区必须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少生、晚生、优生,特别要抓好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堵塞漏洞,力争把特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之内。

二、提高人口素质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提高人们的思想素养

通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技术素质;通过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为提高人口素质,对迁入人口要进行筛选,严格把好调入干部、职工的质量关。
 
第二节  人才问题
 
特区经济模式的创新和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七五”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持久繁荣,关键在于人才。特区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的作用,需要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通晓经济,又懂外语的当代企业家以及外经人才;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文化工作者和德才兼备的政法、政工干部及高中级的技术工人等。

6年来,为适应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全国各地延揽了一大批人才,使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到1985年底,特区干部队伍达到34075人,其中专业人员占50%;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2.53%,中专占24.27%,高中占21.56%。

但是,特区的干部队伍仍然与经济迅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尤其是不能满足“七五”期间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人才队伍主要
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现有专业人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都还很不够。
第二,引进人才的结构不够合理,某些专门人才如高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法律人才等严重不足。据1985年底统计,专门人才中有高级职称的仅占0.55%,经济管理人才(包括统计、会计人员)也只占14.16%。
第三,在现有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人才分布不合理,有些部门人才不足,有些部门又闲置不用,人才不能进行合理流动;二是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三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在劳动报酬上存在着脑力劳动低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低于简单劳动的情况。

“七五”期间解决特区人才问题,要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做到以自身培养为主,并合理使用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大力培养人才。要进一步办好深圳大学、师专和各类中等专科学校,高质量地培养各类人才,预计“七五”期间大专毕业生达2700人,中专毕业生达3000人;通过业余教育(各类业余大学、培训班)和自学成才的道路,培养一批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专业人才;通过全面轮训特区干部,使大部分的企业经理、厂长达到大专文化水平;还要培养一大批中高级技术工人。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外经、管理、政法和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对急需的高级人才,应适当放宽年龄限制;要有选择地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国外、港澳专家和内地离退休的专家任职或当顾问;争取中央和本省给特区多分配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和研究生。

第三,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必须尽可能解决人才学非所用和闲置不用的问题,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专长。为此,要进一步为特区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对行之有效的人才交流会等措施应坚持下去,并研究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改变劳动报酬的不合理现象,注意解决其住房等实际问题。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特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特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决定了特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一起抓。

特区地处复杂环境,毗邻港澳,对外交往频繁,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总会渗透进来,也决定了特区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不断地对全体人民进行革命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特区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七五”期间,人们的思想将随着特区建立新的经济模式,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而变革,必须树立现代化价值观念,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逐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创造一个有崭新的社会风貌和良好社会秩序的投资环境,才能保证“七五”计划和长远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81二、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把特区人民逐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七五”期间,特区干部要努力达到“有特别高的觉悟、特别好的作风、特别严的纪律、特别高的工作效率”。特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二是思想建设。
 
(一)文化建设
 
特区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它是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特区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它包括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体育本身的发展。“七五”期间,除了搞好八大文化设施的配套工程,注意发挥这些设施和其他现有文化场所的作用外,还要兴建一批中小型、普及性的文化娱乐设施,并注意合理布局,有条件的企业应设立自己的职工文化娱乐场所。“七五”期间,特区文化工作要贯彻注重社会效益和“排污不排外”的原则,努力创作一批反映特区沸腾生活和崭新风貌的、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精神食粮,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中外文化体育交流,吸取、借鉴国外和港澳地区进步、健康的文化形式和作品,努力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同时要抵制和取缔黄色下流及其他有害的文化。
 
加强环境保护和搞好城市绿化,既是城市规划问题,也是建设精神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七五”期间,要继续注意防止环境污染,搞好废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的处理。城市绿化工作,特别是工厂区的绿化要进一步抓好。提倡讲究卫生、爱护绿化的新风尚,组织好植树种草活动,搞好家庭花卉盆栽,努力在“七五”期间把特区初步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
 
(二)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重点是:
第一,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这是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区处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汇点,彼此互相影响、渗透,只有用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下,在对外交往和错综复杂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拒腐蚀、永不沾”,保持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理想和情操。
 
第二,加强革命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觉悟,进一步发扬“拓荒牛”的精神。搞好革命传统教育,以及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民族自尊心。不断地对全市人民进行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党的开放、改革和有关特区方针、政策的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把本职工作与建设特区、振兴中华联系起来,树立“全国支援特区、特区服务全国”的思想,努力开创特区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要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使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诚实谦恭、团结友爱、尊老敬幼等美德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建立特区新的价值观念,以适应进一步开放和改革的需要,使勇于开拓、忠于职守;文明经商、严守信誉;珍惜时间、讲究效率;追求知识、重视信息等观念在特区传播、扎根,推动特区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和宣传这是特区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础工作,必须区别不同对象,以不同方式进行。采取培训、函授、自学等形式组织好干部的理论学习。开展群众性的“振兴中华”的业余读书活动,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发展史。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按不同学年安排不同的内容。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重点是开展对特区经济的研究,努力解决特区在开放和改革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二)开展讲文明、讲礼貌,做“四有”一代新人的活动,大力表彰英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些都是为群众所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必须持久扎实地坚持下去。积极开展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单位”“文明企业”“文明楼院”“五好家庭”等活动。
 
(三)加强领导,加速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和文化队伍的建设,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领导,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并根据新时期特区的特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树立优良作风,广大党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以党风的根本好转带动民风的根本好转。要健全政治工作机构,加强、充实政治工作队伍,壮大和提高文化、艺术、体育工作者的队伍。精神文明建深圳经济特区“七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83设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只有全社会动员,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不断取得成效。
 
第四节  民主与法制问题

民主与法制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没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不能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就不能充分激发人们在建设特区中的积极进取和首创精神;缺乏健全的法制,内外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就没有行为的准则,就不能有效地反对种种违法行为,打击一切犯罪活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因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又是增强特区吸引力,搞好外引内联,办好特区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包括政治民主、文化民主等。“七五”期间,应尽快筹备成立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特区的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人员的组成等应有自己的特色。要使市长接待日等直接的民主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社会文化团体在特区决策、管理和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要加强统战工作。

“七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如企业领导选举聘用合同制、职工代表大会等。各部门、各企业要继续探索民主管理的好途径、好方法,以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特区电视、广播、报刊和文化艺术部门,不仅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党的开放、改革政策,还要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科学文化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七五”期间,要逐渐完善特区立法,要使特区的涉外经济法规基本配套,还要制定颁布其他经济法规和行政、劳动、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有关法规。同时,要大力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使特区人民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各种法规、带头守法。进一步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健全司法机构,提高司法人员的思想、业务水平以及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