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光明区音乐学科发展报告

作者:杨洪波 来源:光明区教育发展报告(2021) 责任编辑:manman 2023-11-15 人已围观

音乐既是一门听觉艺术,又是一门时间艺术。它用声音中感性的力量,来唤醒和释放人内心的感知和情绪。音乐这一感性门类,已成为人们最佳生活方式之一。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强调要“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2020 年 10 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2 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还强调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综上所述,表明国家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音乐学科开始步入转型阶段,以期能够借此契机让音乐教育打开新局面,从而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音乐教育专业解析

音乐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声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自弹自唱等。最终获得的能力必须是“一专多能”,即有自己的专业,同时在音乐的其他方面也要有所涉猎。除掌握好自己本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会弹、会唱、会跳、会鉴、会编的能力,这是音乐教育专业和其他音乐类专业的显著区别。

(一)即兴伴奏能力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演唱和乐曲欣赏占比最大。特别是歌曲演唱教学是音乐课堂中的重中之重。在学唱新歌的过程中,学生的演唱即兴伴奏是必不可缺的。学生对歌曲熟练程度和演唱能力不同,即兴伴奏的速度、调式调性、和声织体也不尽相同。从而也极大地考验了我们教师的即兴伴奏的能力水平。
 
(二)声乐演唱能力
在中小学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审美享受。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学唱教材新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舞蹈表演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互动。这就使得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就如何营造轻松、活泼、快乐的氛围多下功夫。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课堂氛围和师生互动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音乐鉴赏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音乐作品高产的时代,同时也是音乐作品鱼龙混杂的时代。除被审教材以外的各类音乐作品中精华与糟粕并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感悟和理解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体验音乐作品真正的内涵,领悟音乐作品的精神真谛,理解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引导学生选择阳光、正能量的音乐来欣赏,不被网络淫秽、暴力歌曲所误导。
 
(五)音乐创编能力
2022 年 4 月 21 日发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将“创意实践”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是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音乐学科课程内容中设置“创造”类艺术实践,包括声音与音乐探索、即兴表演、音乐编创三项学习内容。这是《课标》中的学生学习内容,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建议包括:指导学生“开展编创活动”和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音乐创编与展示(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高中学生需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中获得 3 个学分(54 课时)。获得 3 个学分的四种选课方式:
1. 2(必修)+1(选择性必修)
2. 2(必修)+1(必修)
3. 1(必修)+1(必修)+1(必修)
4. 1(必修)+1(必修)+1(选择性必修)
必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2 学时),歌唱、演奏、音乐创编、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各 1 学时)六个模块。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六个模块。其中,音乐鉴赏和音乐创编都属于必修课程之列,是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素质。

二、目前区域优势及不足

(一)调研背景
1. 调研主题与调研目的。
这次调研是对整个光明区中小学校音乐舞蹈学科教育教学进行的一次全面摸底调查,主要从音乐舞蹈学科教学和师资情况进行调研,借此了解全区情况,从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各校教育教学。
 
2. 调研对象。
调研范围包括光明区所有中小学校,共计 43 所。调研内容为中小学音乐舞蹈学科,其中既包括教学设备和场所,也包括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3. 调研方法。
主要依据区艺术素质测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也有视导记录、座谈会记录等描述性资料。采用的方法包括:座谈调查、资料整理、现场观测、集体研讨等。

(二)小学阶段的调研情况
光明区目前公办民办小学共 38 所,其中民办 13 所。
1. 教龄情况:从专职教师的教龄情况来看,教龄三年以下的新手教师共 39人,占比 28.47%。教龄在 3~10 年的熟手教师共 71 人,占比 51.82%,教龄在10 年以上的熟手教师共 27 人,占比 19.71%。从教龄结构来看,各年龄段教师分布较为均衡,有利于学科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学历构成:取得硕士学位的有 17 人,学士学位的有 120 人。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高,这与深圳市一线城市的地位基本匹配,也是音乐舞蹈学科未来发展的趋势。学历水平高意味着个人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更多的音乐学科专家型教师。
3. 职称结构:专职教师中,高级教师 2 人,一级教师 28 人,二级教师 40 人,其余 67 人刚入教学岗位不久,暂未定级。从职称结构来看,我区未评职称的青年教师居多,未来的职称评定竞争会比较激烈,职称评定的压力有利于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也会督促青年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光明区小学阶段专职音乐舞蹈教师队伍具有年轻化、学历层次高、专业性强、学习劲头足等优势,为我区小学音乐舞蹈学科队伍完善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名师的引领,逐步形成以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学教研团队,否则一个学校仅靠一两名教师“单打独斗”,是不足以落实考试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要求。
 
(三)初中阶段的调研情况
光明区目前公办民办初中共 29 所,从对初中音乐舞蹈学科教师的调研统计情况来看,我区初中共有 34 名专职音乐舞蹈教师,整体上三年以内的新教师较多,缺乏教学经验,同时中坚力量不足,各年龄段教师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学科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教龄情况:从专职教师的教龄情况来看,教龄三年以下的新手教师共 11人,占比 32.35%。教龄在 3~ 10 年的熟手教师共 14 人,占比为 41.18%,教龄在 10 年以上的熟手教师共 9 人,占比为 26.47%。从教龄结构来看,我区中青年教师偏少,尤其是教龄十年以上的熟手教师占比较小。随着各新学校的建设,新手教师的比例会逐步上升。未来,随着更多新建学校选址落户光明,我区初中会有更多的新手教师涌入,这将给我区音乐舞蹈教师队伍注入新鲜活力,所以我们要加速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新教师加快职业成长步伐,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尽快步入正轨。
 
2. 学历构成:取得硕士学位的有 7 人,取得学士学位的有 27 人。我区初中教师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学历水平高意味着个人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可以通过教科院组织更多研训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更多的音乐学科专家型教师。

3. 职称结构:专职教师中,高级教师 1 人,一级教师 9 人,二级教师 13 人,其余 11 人刚入教学岗位不久,暂未定级。从职称结构来看,我区初中学校各职称教师分布较为均衡,这有利于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高效完成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

(四)高中阶段的调研情况
光明区目前公办民办高中共 4 所,其中有 3 所公办高中(其中一所公办学校为新建学校,今年首批招生)。从对高中音乐学科教师的调研统计情况来看,我区高中共有 11 名专职音乐教师。其中光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均有艺术高考,两所学校的艺考专职教师专业水平高,有多年的高考教学经验。但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这类教师的常规音乐的教育教学,加强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 2020 年修订)的学习。这些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不能只服务于音乐舞蹈高考生,更要走进常规班级,上好常规音乐鉴赏课、歌唱演奏课、音乐创作课、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课。
 
(五)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在各高校整体生源扩招的情况下,音乐学科同样出现大量的扩招现象,直接导致招生院校难以在众多考生里优中选优,考生水平较之前有大幅度下降,素质和能力方面也随之受到影响。部分中考边缘学生借“特长生”步入高中。再加上部分高中学校过度追求高考升学率,促使很多学生选择了艺术类高考,导致很多没有艺术天分的孩子“曲线高考”步入了大学。正当这种“死循环”愈演愈烈的时候,2021 年 9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扭转了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时“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六)教师继续教育落实不够
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音乐教师对继续教育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上音乐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继续教育期间缺课、旷课、冒名顶替等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部分音乐教师工作负荷较重,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同时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继续教育的授课对中小学教师的提升作用不大等。
第三,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未形成统一体系,监管部门没有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继续教育水平,逐一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音乐课堂情况分析及行动规划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培养当代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审美情趣、艺术气质已经是当下美育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审美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更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识谱能力,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以取代三维目标。审美感知排在首位,因为它是一切音乐活动存在的意义之本。
 
经过多次集体视导,深入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笔者发现我区部分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的灌输结合技能技巧的训练、识谱训练、节奏训练还较为普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单调、厌烦,不喜欢目前这种模式的音乐课时有存在。我们的音乐课堂只有在教学中将音乐知识形象化、技能技巧趣味性、愉快性相结合,才能唤起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才能达到有效课堂的效果。
 
很多中小学并未提高对音乐学科的重视程度,尤其在“双减”背景下,音乐学科基本没有任何作业,包含课后技能练习的作业。但目前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监测包含了音乐学科,音乐学科拟定为深圳市的中考科目,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中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如何在音乐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目前情况,我区音乐课堂教学将发挥教研员引领作用,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拟组建由区音乐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区名师及各校科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教研共同体领导团队。教研员负责教研共同体总体策划;兼职教研员负责各学段各区域教研活动组织;区名师协助教研员日常工作,常态化深入基层学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各校科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本校备课组常规教研工作。区级教研团队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保证教研区域整体及学校教研共同体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行动: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其审美能力
黑格尔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即在审美中实现自由。为什么在审美中能实现自由呢?因为审美总是面对一定的客观对象,而体会到的却是超越了这种个别性的普遍的美感。所以,要消除社会中负面影响对人们的渗透,最好的方式和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来解决。在社会发展中,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1. 从欣赏出发,培养学生的感受与欣赏能力。
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情感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特别快,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音乐信息远比课堂里多得多。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等等铺天盖地,良莠不齐,美丑难辨。教师只有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外的音乐加以教育和指导,才能促进学生的感受与欣赏水平的提高,从而逐步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2. 从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能听辨乐器的音色以及音乐的表演形式。能够听辨音乐的力度、节奏、速度、节拍的变化,能听辨人声的类别等。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同时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二)加强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学生的情感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利用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培养审美情趣。

2. 运用文字表述法。
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学生聆听完音乐作品后,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音乐作品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巧设悬疑。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异的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可以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完音乐作品后,不告诉学生曲名,让学生猜曲名并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情境的创设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视觉、听觉、动画的直观的效果,对学生理解和体验音乐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整合教材,扩大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的有效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美的探索欲望,给学生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

四、音乐学科未来发展行动目标

(一)提升教师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是一群拥有共同兴趣和目标,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人。一个团队就像一首和谐美妙的音乐。虽然在音高、强度、音色和长度上都有差异,但是协调和组织在一起是令人愉快的。我们提倡教师的团队精神,可以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但在团队之中,仍然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才能形成合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核之一。
 
(二)提升音乐教师专业基本功
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单一的专业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乐教师除了上好第一课堂的音乐课外,还需上好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课。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音乐教师的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表演能力,是音乐教育中需具备的辅助能力。音乐教学中可通过老师的示范表演,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形象,通过老师对音乐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揭示动作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去表演。老师掌握了表演这一基本技能,能在教学中用优美的动作打动和感染学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提升音乐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地将教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整合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应该培养问题意识,要培养音乐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只是教学进度的总体把握,具体到每节课的时间分配,很多时候是随意和缺少计划的。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反复实验,设计了一套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教学基本程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音乐教师要善于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够明确研究方向,在教科研的过程中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第二,注意引导音乐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自觉性。毋庸置疑,广大处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是繁重的,超负荷的。日常教学使得教师或是满足于经验型的教学失掉了教科研的动力,或是认为教科研是高深莫测的工作而敬而远之,或是简单认为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教科研。种种心理,使得音乐教师失掉了主动从事教科研工作的热情。
 
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研究、生成和创造。如果没有教科研的自觉性,缺乏研究热情,就会故步自封,照搬老方法,不注意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对音乐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是不利的,对新课程的实施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全新意识: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分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科研不是合格的新课程音乐教师。
 
(四)积极发展我区优势艺术门类,带动弱势门类赶超奔跑
根据目前的调研,我区的优势艺术门类是舞蹈和器乐两大专业。可依托区教师舞蹈团的平台,辐射全区各校的社团课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舞蹈学科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再成立教师器乐团,带动全区中小学的器乐社团的发展。纵观全市,我区的弱势专业即合唱等声乐专业。下一步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优势,依托声乐专家的资源,大力提升我区教师合唱团的水平。努力赶超奔跑,争取在省市合唱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音乐对一个人的成长、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音乐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音乐学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进行课程改革,体现学科前沿性和实用性,使音乐学科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工作者,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