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作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8 人已围观
(2011~2015)
(2011年1月1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前 言
深圳经济特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的历史时期,中央赋予深圳努力争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发展质量,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任务和必然选择。《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订〈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是编制和实施各区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深圳经济特区新30年开局的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城市发展新标杆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一、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在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了重大步伐。经济总量连续实现5个千亿元大跨越。2010年本市生产总值达到9511亿元,比2005年的4951亿元增长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7亿元,比2005年的412亿元增长169%。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042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5亿美元增长101%,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4%,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二、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自主创新的优势更加突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4%,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超过60%。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每平方千米产出4.7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和0.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为0.51吨标准煤和20.3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下降14%和4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加快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万元,比2005年提高1.07万元。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户数保持动态归零。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三大体系基本建立。连续4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层次继续提升,基础教育均衡化取得进步,完成原特区外96所村办小学改扩建工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272万人次,每年解决约50万非深户籍学生的就学问题。市第三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17个重大卫生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全市医疗机构总数增长68.8%。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社工和义工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应急、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工作不断加强。
三、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艺精品集中涌现。中心书城、音乐厅、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使用,市属公益文化场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新增公共图书馆(室)45个。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崛起。设立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博会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与“市民文化大讲堂”获国家“文化创新奖”。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取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办权,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四、城市发展再上新水平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资源、能源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一横八纵”城市高快速公路网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5千米,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顺利开通,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深圳段、深圳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如期推进。油、电、水、气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广东大鹏LNG一期工程、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深圳段工程、东部电厂和前湾电厂等天然气发电厂建成投产,“西气东输二线”深港支线工程有序开展,东部供水二期、北线引水工程等一批水源工程竣工使用。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城中村综合整治和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成效明显。数字化城管系统覆盖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从传统的治污保洁向推动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46%提升到81%,污水再生利用率从不足1%上升为27.1%,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深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前海、光明、坪山等新型功能区管理新模式初步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率先进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年累计达到194亿美元。“走出去”战略实施迈出坚实步伐,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形成全球发展布局。深港合作更加紧密,深澳、深台合作加强。“双转移”“双到”工作扎实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全面启动,出色完成支援四川、甘肃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对口帮扶和援疆工作成效显著。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从国际看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各种保护主义抬头,外需增长受限趋势可能长期化,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具挑战。同时,世界科技孕育着新的突破,新兴技术、新兴市场、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并保持较快增长,亚洲国家和地区投资与贸易持续扩张,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步伐加快。深圳必须坚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寻求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从国内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成为衡量城市和地区发展的新坐标。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向纵深发展,全国快速交通体系、高速信息网络日趋完善,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和要素配置提供了现实可能,为深圳经济特区等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展了广阔空间。同时,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各地依托比较优势推进快速发展,区域间相互赶超的格局正在形成。深圳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增强发展紧迫感,树立发展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能力,提升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从深圳看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体制优势、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深港澳台更加紧密合作的区位优势,有能力、有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矛盾交织、两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刚性约束强化,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并一如既往地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深圳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地以深圳质量作为发展的新导向、新标杆,以创造深圳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新的活力、创造新的空间。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圳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需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注重质量和民生,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为新的30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节 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更加奋发有为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二、基本要求
按照指导思想的要求,将深圳质量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经济发展质量,坚持“好”字优先,“快”在其中,把深圳速度优势转化为深圳质量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社会发展质量,努力满足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进民生福祉,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幸福。创造城市发展质量,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海滨城市特色,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
(一)坚持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源头创新,完善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产业发展纵向集成创新,融合商业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领域的横向集成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突出人才战略,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打造载体、强化服务为重点,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坚持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内生增长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着力培育发展增量、调整优化存量,推动经济增长向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77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延伸,提升产业质量,促进第二产业不断向第三产业演进。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着力培育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坚持社会和谐,更加注重民生优先成果共享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治安等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完善涉及民生的制度安排,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四)坚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整体推进功能提升以政策法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以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创新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新型功能区,打造更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更优的城市品质。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低碳发展生态文明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勇于在重大举措、制度设计、体制机制、重要事项等领域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扩大开放合作领域、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加快推动由出口大市向出口强市转变,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推进与全省和全国各地的密切合作,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自主创新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区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全体市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取得进展,努力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先行市。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本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达到1.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00亿元。
(二)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经济增长实现内外需协调拉动的良好态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三)自主创新优势更加突出
在关键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每万人口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到12项。
(四)社会建设全面加快
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到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到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万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五)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低碳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7吨标准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21%、22%、4%、3.5%。
▲深圳市“十二五”规划调控指标体系
第二章 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五大工程,强化人才、科研、产业、企业等创新载体建设,广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基础创新能力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组织实施基础创新工程,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完善高水平、研究型高等院校布局,着力提高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科研水平,新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加快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热带亚热带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等快速发展,组建20家左右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等国家工程实验室、化学基因组学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医用诊断仪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创新能力。深入开展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以及国内其他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全面合作,推动院市、校市共建研究机构。
二、推进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着力增强源头创新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组织实施科技登峰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技术攻关,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基因工程、干细胞、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参与国家重大自主创新计划,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成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强深圳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以西丽大学城、深圳湾高新区和大沙河创新走廊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建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工程,支持重大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十二五”期间,建设100~15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00~300个市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第二节 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研发服务延伸。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进入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实现从模仿跟随到超越引领的战略转变。鼓励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成果,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群,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专业分工方式进行模块化创新,形成集聚集群创新优势。
二、广聚优质创新资源
在更广范围、更大空间集聚配置优质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国际创新中心。大力推进深港和国际科技合作,支持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加大招研引智力度,吸引跨国公司来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主动与国家创新体系衔接,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布局深圳。加强与著名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支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共建产学研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力争到2015年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家,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200家以上。
三、全面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越的自主创新生态环境。落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继续实施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33条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制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健全标准化战略实施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重大发明专利的奖励制度。打造一批知名的自主创新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落实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制度,培育和扩大市场需求。优化创新创业融资环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推进深圳新科技馆及各类科普设施建设,办好自主创新大讲堂,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第三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一、建设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集聚国内国际创新人才资源,建设人才宜聚城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组织实施国内人才引进培育扶持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项目,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吸引和集聚院士、优秀青年科学家、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重大前沿核心技术技能掌握者等创新人才。落实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创新海外引智工作机制,统筹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加强与跨国公司、一流科研机构和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招贤纳才。“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和1万名以上国内高层次人才。
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营造公开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打造深圳引才、育才、用才新优势。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留学生创业园的支撑作用,提高高等院校和各类研究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出入境和子女入学等服务水平,完善人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等资助制度,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建立人才发现、使用、评价机制,建设按国际惯例运作的人才市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杰出城市
持续塑造敢闯敢试、多元包容的移民城市文化品格,营造激发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的社会氛围,提升全社会创新、创意与创业动力,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吸引自主创新先锋人才聚集的创新、创业杰出城市的国际声誉。
专栏2:自主创新五大工程
基础创新工程:建设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中航工业深圳研究院、北航深圳创新研究院、联想研究院深圳分院、微软深圳研究院、深圳北理工创新中心、北邮深圳通信研究院,组建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产业创新工程:围绕重点优势产业领域,新建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1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研发中心,新建200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高技术产业化工程:组织实施100~15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200~300个市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支持重大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登峰计划实施工程: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基因工程、干细胞、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技术攻关。
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实施国内人才引进培育扶持计划,引进1万名以上国内高层次人才。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设立海外人才联络处,引进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
第三章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与提升外需并重,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适应国内居民消费升级的阶段性特征,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坚持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12个基地,着力打造电子信息6个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高、新、软、优”产业特色,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 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一、强化消费需求支撑作用
以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完善鼓励消费的长效机制。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培育居民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等热点,引导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消费环境,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商业网点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促进实体商业和网络商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消费层级,集聚全球知名品牌,吸引国内外高端消费群体,以建设罗湖国际消费中心城区为重点,打造辐射全国、亚太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完善与提升华强电子产品指数和深圳农产品价格指数的编制水平及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力。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00亿元。
二、保持投资需求合理增长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社会投资,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政策,推进实施社会投资重点项目计划。加大对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特区一体化、新型功能区、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
三、促进国内国际市场协调发展
着力加大国内市场拓展力度,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优化外贸出口结构,继续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稳步提高一般贸易出口比重,鼓励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积极开拓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出口市场。加大对企业参加国内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展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内销产品研发、创建内销品牌和建立内销网络,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内销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
第二节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发展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等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产业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完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布局建设12个服务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产业链关联效应明显的集聚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扶持资金累计超过100亿元,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二、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一)生物产业
加快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产业发展,推进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组织工程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着力培育生物育种及海洋生物产业,增强新型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优势,建设坪山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等基地。到2015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二)新能源产业
巩固核能开发、太阳能电池、风电设备、储能电站等领域技术优势,推进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领域技术突破。优先发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服务等产业,推广新能源产品应用,扩大新能源供应规模。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龙岗核电产业等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三)互联网产业
发挥互联网产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助推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发展和特色应用服务。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抢先布局移动互联网,支持腾讯等互联网综合运营服务商做大做强,建设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基地。到2015年,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四)文化创意产业
以“文化+科技”“文化+时尚”为特色,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数字出版、新媒体、文化旅游、影视演艺、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行业。加快建设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等集聚区,打造特色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
(五)新材料产业
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产业领域关键支撑材料,做大做强无机非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加快发展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稀土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积极开展纳米及超导材料应用技术研发,建设光明电子信息材料、坪山动力电池材料产业等集聚区。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应用。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制订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力争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领域实现突破,建设华为科技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巩固和扩大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竞争优势。
专栏3: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与集聚区
12个产业基地:大沙河创新走廊研发及总部基地、深圳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留仙洞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坝光新兴产业基地、华为科技城新一代通信产业基地、光明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深圳软件产业基地、坪山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基地、龙岗核电产业基地、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产业集聚区:罗湖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盐田大梅沙成坑基因产业集聚区、光明太阳能产业集聚区、南山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福田国际电子商务集聚区、光明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聚区、坪山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集聚区、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大芬村油画集聚区、深圳创意信息港、深圳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等。
第三节 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着力打造通信、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计算机、半导体照明、软件等六大产业链。依托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强化通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通信产业链。以芯片设计水平提升和生产技术突破为重点,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华星光电高世代TFT-LCD液晶面板生产线为龙头,形成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以发展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产品为重点,形成计算机产业链。巩固下游封装及应用领域领先地位,形成从外延、芯片、封装到应用较为完整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支持高性能计算软件研发与应用,实施高端软件专项,形成以大型应用软件、电子信息产品嵌入式软件等为重点的软件产业链,打造国家重要软件产业基地。提高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工艺与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支持整机生产与芯片设计、显示模组的纵向整合,促进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服务融合发展。
专栏4:电子信息六大产业链
通信产业链:重点发展宽带无线接入、全光通信网络、智能交换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设备及系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从芯片到整机、从终端到系统的完整通信产业链。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大8英寸以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引进力度。重点发展通用电路类和专用电路类芯片,建立集成电路设计支撑技术体系,完善系统级芯片设计环境,发展系统级封装、芯片级封装与测试设备。
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加快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玻璃基板生产线项目建设。重点提升高世代液晶面板关键原辅材料及生产检测设备的配套能力,促进AMOLED、电子纸和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化。
计算机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新型移动存储产品、高性能彩色平板显示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特种计算机、高性能打印设备、笔记本电脑等产品。
半导体照明产业链:重点发展GaN基蓝绿光、InGaAlP红黄光、GaA s外延片与芯片,中高端封装产品,以及全彩显示屏、彩屏幕墙、太阳能LED、室内外LED照明、特种照明、全彩背光源、大尺寸LCD背光源等中高端应用产品。
软件产业链: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大型应用软件、嵌入式开发平台与应用软件、信息化应用软件,提高行业软件集成技术。
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着力拓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前沿领域,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坚定不移地推动从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转变,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与模组件的研发、制造、出口基地和服务中心。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支持发展以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为主体、以自动化成套设备为特征的数字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和数字化检测设备等领域。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支持比亚迪等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提高整车设计研发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等。发展数字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办公设备以及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专栏5:先进制造业30个重点项目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华星光电高世代液晶面板制造、旭硝子玻璃基板制造、盛波光电TFT-LCD偏光片生产、研祥智能生产基地、国人通信科技园、奥特迅电源设备产能扩大、雷柏科技无线电脑外设制造、怡化电脑金融自助设备制造等8个项目。
汽车及汽车电子制造:长安标致汽车制造、比亚迪汽车生产基地二期、五洲龙新能源汽车二期、陆地方舟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比亚迪坪山汽车二厂零部件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
数字化装备制造:信立泰生物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开立科技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系统制造、宝昌胜群高压超高压电器制造、理邦精密仪器生产基地、科陆电子智能电网研发生产基地、讯美科技红外非制冷热像仪生产、华北工控生产基地等7个项目。
基础装备及新型装备制造:能源集团环保装备生产基地、震雄大型注塑机生产基地二期、大族激光全球生产基地、格兰达半导体装备制造、中集天达空港装备产业基地、华意隆节能型数字逆变焊机生产、银星智能电器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繁兴科技AIC烹饪机器人研发生产、安托山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制造、航天东方红海特微小卫星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
三、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升级
坚持集约化、品牌化、国际化导向,增强优势传统产业自主研发和创意设计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向先进技术制造、低碳制造、绿色制造转变。优化传统产业区域布局和组织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传统企业开展供应链整合,促进传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若干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增强品牌战略意识,以品牌建设赋予优势传统产品独特文化价值,促进高档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着力打造一批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化品牌。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建设全国金融中心
加快建设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深圳金融市场能级和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打造罗湖蔡屋围、福田中央商务区和南山前海三大金融集聚区,建设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国金融中心。支持深交所做大做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优化主板市场,扩大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加快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展;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境内外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培育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平安集团、招商银行等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增强金融机构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继续推进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金融发展的人才支持体系,支持中国资本市场学院建设,加大金融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培育和引进力度。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财经专业媒体。支持金融监管机构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安全区。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
二、构建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
依托海陆空铁的综合运输优势,促进东西港区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业态融合、信息化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定增长为基础,提高港口物流集聚区的收益水平。大力提升深圳机场国际与国内货运枢纽地位,建设平湖公铁联运物流集聚区。大力发展国际采购、中转、分拨以及配送业务,加快形成以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企业群。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打造南方信息交换中枢。扶持顺丰、怡亚通等物流供应链管理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转运中心或分拨中心。到2015年,物流业及物流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
三、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优化服务外包结构,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产品与技术研发、工业及创意设计等技术高端型服务外包业务。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和开拓国际市场,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外包业人才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体系,积极承接离岸外包。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到2015年,服务外包营业总额达到500亿元。
四、发展商贸会展业
提升商贸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水平,促进品牌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加快商贸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涵盖口岸货物集散、大宗商品交易与定价、国际会展与跨国采购、国内市场流通、国际消费购物等功能的现代商贸业体系。扩大高交会、文博会等展会国际影响力,扶持打造电子、通信设备、珠宝、家具、服装、游艇等专业会展品牌。到2015年,年展会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
五、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充分发掘优质旅游资源,突出海滨旅游和国际商务旅游特色,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信息化建设,推动旅游业由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型。发展邮轮游艇等海洋旅游业,培育在线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景点和线路规划,构建东部海滨旅游圈、中部都市旅游圈、西部沿海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力发展旅游中介服务,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和港澳的旅游业合作水平,共同构筑珠三角都市旅游圈。到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
六、培育发展专业服务业
大力发展法律、会计、设计、咨询、公共关系、经纪与人才猎头等专业服务业。建立健全“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制度,构建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技术服务机构来深设立分支机构,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
专栏6: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金融业:深圳市金融产业服务基地、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太平金融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建设银行大厦、中信银行大厦、生命保险大厦、深圳中国人寿大厦、鼎和大厦、国信证券大厦、招商证券大厦、南方博时基金大厦、中国资本市场学院等项目。
物流业:长城国际物流中心、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二期、深圳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顺丰集团总部大厦、西部第三方物流基地等项目。
旅游业:欢乐海岸、大鹏半岛下沙休闲度假旅游区、大鹏观光农业基地等项目。
商贸业:中航城、中华宝玉石精品博览交易中心、百丽国际广场等项目。
第五节 优化产业组织形态
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
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建立健全总部企业引进、支持和服务体系。实施总部企业引进计划,着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在深圳设立中国业务总部、国内大型企业在深圳设立国际业务总部,培育发展本土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整合总部经济发展资源,统筹企业总部和研发基地的规划布局,保障总部建设用地,加快推进总部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地区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国际总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部等总部企业40至50家,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发展集聚地。
二、强化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行业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级品牌的大企业。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创新协作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
发和创新,带动中小型企业配套创新,提升产业整体创新活力。到2015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30~35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3~5家,形成千亿元企业、百亿元企业、十亿元企业与小型专业化创新协作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合理分布。
三、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融资计划、产业链配套计划、人才与创新支持和市场开拓5个专项计划,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快速成长的能力。继续完善上市培育联动工作机制,加大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200家中小企业在海内外上市。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规划建设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总部基地,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空间保障。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