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体制改革 >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扫码关注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作者: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深圳市历次五年规划汇编 责任编辑:manman 2023-01-18 人已围观

(1991~1995,展望到2000年)
一九九〇年八月
 
第一章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深圳市从1979年建立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努力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获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深圳由一个落后荒凉的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格局,逐步发挥了“窗口”“基地”和“排头兵”的作用,率先实现了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即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实践证明中央举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第一节  创造了深圳速度,增强了经济实力
 
10年来,深圳的国民经济出现了高速、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局面。198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97.8亿元,比建特区前的1979年(下同)增长50.5倍,年递增48.3%;社会总产值214.5亿元,增长72.9倍,年递增53.7%;国民收入72亿元,增长44倍,年递增46.3%。工农业生产获得高速发展,开发和建设了上步等10多个工业区或保税工业区,建成工业厂房近600万平方米,工业企业达2470家,形成了电子、纺织、食品饮料、机械、石化、建材等支柱行业,自产产品达1150多种。工业总产值1989年达116.5亿元,增长193.2倍,年递增69.2%。农业蓬勃发展,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已建成了规模较大、商品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出口比例较大的蔬菜、禽畜、水产和水果四大鲜活商品生产基地100多个。农业总产值1989年达2.4亿元,增长1.3倍,年递增8.7%。
 
第二节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经过10年的发展和调整,深圳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初步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内地,又不同于国外的崭新产业结构。以1989年与1979年相比,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2%下降到7%;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20.4%上升到48.4%;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42.3%上升到44.6%,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居全国首位。工业主导地位已经确立,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10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产值、净产值和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1989年与1979年比较,每一劳动者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4726元增加到20273元;国民收入由3980元增加到14938元;外汇收入由1800美元增加到5700美元。预算内财政收入由1721万元增加到18.7亿元,增长109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8190元增加到3.1万元,增长2.8倍。
 
第三节  外引内联成绩显著,“窗口”“基地”作用不断发挥

10年来,深圳外引内联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89年底止,全市共与外商签订各种协议合同6922项,协议投资55.9亿美元、实际投资27.9亿美元,兴办三资企业近3000家;还吸引了25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或办事处。同时,同中央40个部委(总公司)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内联项目6000多项。兴办内联企业3900多家,实际投入内联资金达30多亿元。向内地转移技术和产品共59项,其中有8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代理进口总值达10亿多美元。
 
第四节  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向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1989年出口总值达21.7亿美元,增长232.2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1989年占工业总值的比重达58.4%。农业出口1.37亿美元,增长23.5倍。出口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300多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40多家;直接远洋贸易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89年达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0%,产品远销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并分别在美洲、欧洲、澳洲、中东等地区建立了100多个海外贸易网点和生产企业。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外汇收入获得大幅增长,由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25.2亿美元,增长9.3倍,年递增26.4%。同时,国际旅游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技术出口和劳务出口也正在起步,发展势头很好。
 
第五节  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投资环境日趋完善

经过10年的建设,深圳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并逐步完善配套。10年来累计完成全民基本建设投资182亿元,建成各类房屋面积2206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固定资产117.4亿元,形成了200亿元的工业生产能力。开发新城区61平方千米,已建成8个工业区、1个科技工业园、7个港区。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27万门,电话机总数11.85万门,开通了国际156个、国内550个城市直拨电话,新增日供水能力57万吨,年供电量27.7亿度,城市道路257千米,液化石油气普及率达80%,新增住宅936万平方米。还建成了70万千瓦电厂、公路立交桥、广深铁路复线、铁路高架桥及其路网工程、梧桐山公路隧道、水质净化厂、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大亚湾核电站、火车站改造、广深珠高速公路、惠深汽车专用公路、妈湾和盐田深水港及配套铁路支线、深圳国际机场等大型能源交通项目正加紧兴建。

在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方面,除“硬件”外,还注意到“软件”的配套。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公布或草拟了23个法律、法规、规章,由深圳市政府制定公布了410个规范性文件,加强了特区法制建设,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0年来,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获得了同步发展。从1979年至1989年,财政用于科教文卫系统的基建投资达9.9亿元,占深圳地方财政用于基建投资总额的42.1%。1989年,在教育方面,学校总数达321所,在校生15.69万人。在文化宣传方面,建成了深圳特区报社、深圳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台、海天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创办了17种报刊,国内驻深圳的新闻机构达33个;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在体育方面,成立了田径、乒乓球等15个协会,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第七节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979年的769元增加到1989年的3840元,增长4倍。农民人均年分配收入由1979年的152.2元增加到1989年的1622元,增长9.5倍。人均居住面积从2.74平方米提高到10.35平方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1989年的消费结构中,食品占54.2%、衣着商品占9.1%、日用品占11.7%、娱乐用品占4.7%、非商品支出占20.3%。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深圳在1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前进中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水、电供应紧张,严重制约了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二是产业、产品、技术、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三是企业管理比较薄弱,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四是宏观调控机制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五是物价上涨幅度较大,10年物价指数上升近300个百分点。
 

第二章  “八五”及2000年发展规划
 
第一节  战略任务

深圳是建立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在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深圳发展的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深圳本身的经济社会建设,更重要的是在全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基地”和“排头兵”的作用。
 
如果前10年是打基础、上水平,那么从“八五”规划开始到2000年的10年,将是特区外向型经济继续发展、提高和完善的10年,也是特区进一步发挥“窗口”“基地”和“排头兵”作用,对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10年。根据中央举办特区的战略意图和特区的功能,依据深圳经济发展现状和态势,深圳“八五”及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国特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优化经济结构,在保持“深圳速度”的同时创造“深圳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争取在20世纪末把深圳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特区。据此,“八五”和2000年深圳发展的战略任务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要努力创造“深圳效益”
“八五”前期,要继续坚持治理整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压缩社会总需求,调整投资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八五”和“九五”期间,根据深圳经济发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89展实际,在保持“深圳速度”的同时创造“深圳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争取在20世纪末把深圳建设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特区。

据此,“八五”和“九五”期间,根据深圳经济发展实际,保持比全国平均速度高一点的、适度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保持“深圳速度”的同时,创造“深圳效益”。

二、要继续发挥“排头兵”和“试验场”的作用,成为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地区
深圳的改革要在全国继续先走一步,围绕创造“深圳效益”,积极探索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根据深圳的实际,借鉴香港及国外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法规,逐步形成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系统、清晰完备的法律体系、功能健全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起按国际惯例运作的、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与计划经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市场调节的范围更大一些、方法更灵活一些、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一些。

三、要率先实现我国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奋斗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要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在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多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

四、要成为我国科学技术比较先进、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的地区
到2000年,要使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主导,使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应发展第一产业,使工业、贸易、金融等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使深圳的产业结构体现以出口为主的外向性,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自我调整的适应性,有别于内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比例的特殊性,使经济发展逐步实现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形成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低消耗的良性循环。

五、要成为我国的重要出口创汇基地
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发展一批重点的名优出口工业产品和出口鲜活农副产品,同时为内地出口企业在原材料供应、技术加工、资金融通、交通运输、销售渠道等方面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促进内地产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使深圳成为全国人均出口创汇最高的地区之一,争取2000年人均出口达2600美元。

六、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地区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特区精神,使深圳人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深圳成为具有文明的社会秩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特区。

七、要成为在我国实现“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区
不断加强深港两地在生产、科技、贸易、金融、交通、信息、旅游、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巩固和发展互为补充、互利互惠、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关系,缩小经济发展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1997年香港回归的平稳过渡和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运转做好准备,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  发展规划目标和速度

根据深圳“八五”及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结合深圳经济实际,并采用计算机仿真运算,提出几十个经济发展目标和速度的规划方案,从中初步选出7个,经过反复比较,优选了如下方案:

一、“八五”期间到1995年发展目标
社会总产值500亿元,年递增15%;
国内生产总值250亿元,年递增15%;
国民收入180亿元,年递增14.3%;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91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递增1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年递增11%;
出口总值50亿美元,年递增12.3%;
农业总产值4亿元,年递增8.3%;
年末总人口250万人,年递增4.5%,其中:常住人口93万人,年递增6.2%,暂住人口157万人,年递增3.6%,专业人才8.8万人,年递增7.8%;
财政收入30亿元,年递增10.7%;
净产值率由目前的33%提高到36%;
工业百元资金利税率由目前的13%提高到18%;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5.6万元/人,年递增10.3%;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万元,年递增9.7%;
人均出口总值2000美元,年递增7.4%。

二、“九五”期间到2000年发展目标
社会总产值800亿元,年递增14%;
国民生产总值450亿元,年递增13.5%;
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年递增1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年递增10%;
出口总值80亿元,年递增13%;
农业总产值6亿元,年递增8.8%;
财政收入60亿元,年递增12.5%;
年末总人口300万人,年递增4%,其中:常住人口115万人,年递增5.4%,暂住人口185万人,年递增3.5%,专业人才13.8万人,年递增8.5%;
净产值率达到40%;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8.3万元/人,年递增9.3%;
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10%以内;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5万元,年递增9%;
人均出口总值2600美元,年递增6.4%。
以上方案考虑了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也考虑了不利因素的制约作用,经过努力是可能实现的。
 
第三节  发展重点

围绕创造“深圳效益”这个中心,必须明确“八五”“九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

“八五”期间,要以保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为主线。继续调整结构,集中力量抓好机场、港口、火车站、水、电和邮电、彩管、玻壳、石化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市场覆盖率大、附加价值高、耗电耗水少、污染小的出口工业。在坚持“轻、小、精、新”的前提下,主要发展电子、石化两个战略行业;配套发展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工业行业;相应发展高科技项目和技术、劳动双密型项目,逐步实现工业技术结构由“宝塔形”向“橄榄形”转变,提高工业的加工深度和最终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强第二产业的基础实力。同时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金融、商业、贸易、科技、教育、旅游和信息等产业。促使第一、第三产业适应外向型发展的需要。

“九五”期间,以加快科技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搞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在“八五”期间大力发展适用先进技术、提高消化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快科研和生产一体化机制的建立。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高新电子产品、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生物工程、新兴材料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力争完成工业产品结构和工业行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促进以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向外延与内涵并重的扩大再生产转变,实现由物质投入主导型向科技进步主导型的转变;还要形成以发展出口鲜活产品和工厂化、适度规模集约经营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形成畅通便捷、服务水准较高、海陆空相互配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及电信网络;建立转口贸易与直接远洋贸易并重、信息较灵、效益较高的对外贸易渠道;形成万商云集、汇集国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形成具有民族和现代化特色、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我国又一旅游热点;形成以雄厚的第二产业为主体、以发达的第三产业为依托、以出口创汇的第一产业为补充的合理的产业结构。
 
第四节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深圳效益”的实现,都有赖于产业结构的最佳构成和合理的转换。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较好地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向,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深圳2000年的产业结构大体为:
 
一、三次产业的结构关系
1995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5%,第二产业为47%,第三产业为48%;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4%,第二产业为45%,第三产业为51%;形成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第一产业:绝对量将保持适度增长,相对量将相应下降。其产值将从1990年的7.6亿元增至1995年的13亿元,2000年增至21亿元,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相对比重将从1990年的7.3%降至1995年的5%,2000年降至4%。
第二产业:绝对量将迅速增长,相对量也有一定调整。其产值从1990年的51亿元增至1995年的119亿元,2000年的214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从1990年的49%调整为1995年的47%,2000年调整为45%。
第三产业:绝对量不断增长,相对量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产值从1990年的45.4亿元增至1995年的118亿元,2000年的215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43.7%调整为1995年的48%,2000年上升为51%。

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都将继续发展,绝对值都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蔬菜、水果、水产、畜牧、花卉等五大重点行业产值约占第一产业的75%。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的项目是出口创汇的高档蔬菜、海鲜、花卉和优质水果,建立规模与特区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菜篮子”基地。
第二产业:工业绝对量因相对量的上升而有所下降。同时,工业内部结构也不断进行调整,到2000年,电子、石化、纺织、食品饮料、建材、高新技术产业等将成为工业的支柱行业,中高档家用电器、微电脑、通信设备、精密模具、自动控制仪器仪表、石油及精细化工产品、丝绸色布、高级时装、各种饮料、方便食品、医药制品、中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永磁材料、光纤光缆、生物工程产品、微电子及软件开发产品等将成为工业的拳头产品或主要产品。支柱行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使适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生产的工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工业出口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
第三产业:交通、电信、商业贸易、金融、旅游和信息、咨询业将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产值占第三产业的70%以上,发展的重点是运输、商业贸易和金融信息,特别是金融信息产业要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并使之达到相当的国际化程度和较高的服务水准。总的来说,第三产业不仅要有较快的或一定的超前发展,而且业务质量、服务水准达到较高水平,使之能够适应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1997年与香港对接的需要。
 
第五节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经济发展目标、自然地理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条件,城市发展规划以特区为中心,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开拓。全市城区开发利用面积由61平方千米扩大到100平方千米以上。
 
特区:以发展高科技工业、贸易、金融、文化教育为主,保持良好的环境,其中福田区将成为全市的行政、金融、信息、通信中心。
西区:以发展无污染的双密型工业为主,同时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要保护好城市水源。
西北区:重点发展菜、牧、渔、果等创汇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中区:以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为主,辅之以发展水果、畜牧、蔬菜等农业。
东北区:重点发展油、牧、渔、果业和禽类、油料加工业。
东区:重点发展林、果、渔业,西涌发展大型工业,要保持大鹏湾的良好环境,防止污染。
实现以上目标,到2000年深圳市将建成为以先进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特区,成为经济实力雄厚、交通畅通无阻、工商各业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产业结构合理、管理体制完善、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富裕、文明新风遍布、社会秩序井然的现代化都市,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三章  内外部环境
 
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从滞胀开始,以低通胀的持续增长结束。90年代国际政治总的趋势将进一步走向缓和,走向对话。超级大国裁军将可能取得新的进展。这不仅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也使更多的资源、资金转向经济开发。从世界经济本身来说,它将继续朝着80年代已出现的国际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各国经济将进一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将是主要的关系,但竞争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加剧。所以,90年代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也将进一步发展,解决贸易不平衡和摩擦的条件将有所好转,80年代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转移将会继续进行或加速。
 
与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香港地区经济,80年代在多元化、国际化和产品高增值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90年代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欧洲经济继续发展将有助于香港保持这一势态;香港开始进行机场、集装箱码头、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内部需求和刺激因素;“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以及香港与内地间互补互利关系的发展,有助于香港的和平过渡和90年代经济的稳定繁荣。香港经济保持繁荣,将使香港的资金、产业继续向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深圳转移。
 
总之,世界经济的继续增长和香港经济保持繁荣,产业转移的继续和贸易的发展,这都为深圳特区继续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也存在不少不可预测的因素。90年代世界经济的继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使竞争日益激烈,“亚洲四小龙”和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小龙的日益崛起,两个德国的统一,苏联、东欧的变化,欧洲的一体化趋势,中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以及中东等局部地区争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给深圳特区引进外资、商品出口等方面增加新的难度。同时,1997年前后,香港经济有可能受到港人信心因素的冲击,深圳亦可能多少受到一些影响。
 
第二节  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深圳特区的后盾—我国广大内地的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将充满希望。80年代,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奋斗目标;1988年后经济出现的过热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治理整顿,在调整产品结构、遏制通货膨胀、实现供求平衡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正在走向稳定、协调发展轨道,这为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的政治、社会将继续稳定,各族人民倍加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必将保证我国90年代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再一方面,1990年在深圳召开了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中央重申了特区要特,要继续办好特区和沿海开放区,中央决定深圳逐步放开一线、管好二线,进一步发挥“窗口”“基地”和“排头兵”的作用,这为深圳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特区政策的继续贯彻,无疑为深圳实现“八五”和2000年规划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当然,从根本上缓解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进而解决投资膨胀、基础设施不足、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还需要时间和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些对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浦东地区更进一步的开放,预示着我国90年代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将在80年代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就,使深圳增加了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紧迫感。
 
第三节  深圳自身政治经济环境

从深圳自身环境看,有利因素更是主要的。第一,毗邻香港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中央赋予深圳的特殊政策,使深圳能充分利用香港的交通、信息、金融、贸易渠道等便利条件发展外向型经济。第二,深圳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发展的经济实力,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技相结合、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的经济格局。这为实现“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三,深圳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使国民经济有了较强的活力,为深圳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四,深圳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和开拓性的建设,改变了传统观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众多人才,这为90年代深圳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五,随着正在进行的机场、盐田港、皇岗口岸、火车站改造等九大基础设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97施建设的顺利进展,特区将对外商更具吸引力。深圳实现“八五”和2000年发展规划的自身有利因素,从总的来说有上述5个方面。但为达到发展目标,还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相关因素,特别是电、水、运输能力、资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要千方百计解决这些困难,才能保证实现经济发展。

一、供电方面
按消耗系数测算,到2000年,工业用电需求为70亿~80亿度,全市总用电量需求为120亿~140亿度。目前,沙角电站B厂按70%计算,可供电30亿度,正在建的南头沙头角、华能等几个小型电厂可供电16亿度;核电站按10%计算,可供电10亿度;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70万千瓦电厂,可供电40亿度,以上总供电量约达100亿度。“九五”期间,争取再建成一个35万千瓦或70万千瓦新电厂,供电20亿~40亿度,再加上争取省电网多供电,向香港、广西和云南买电等其他方面的努力,我市电力供求可基本平衡。

二、供水方面
到2000年,全市年需水量为9.06亿立方米(不含2.6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其中特区内需水量为5.8亿立方米。全市现有水源能力为6.18亿立方米,其中特区内为1.8亿立方米。从以上预测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将成为制约特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荒迫在眉睫,必须三管齐下缓解水荒危机:一要节水;二要限制用工多和耗水多的工业项目的发展;三要加紧开发新的水源,把水源开发摆在首位。

三、运输能力方面
以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货运量21.4吨测算,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450亿元,货运量约为9630万吨,而全市对外运输量随着港口、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和扩建,运输能力将不断增加,预计将达9720万吨,其中铁路1800万吨,公路(包括口岸出入境货运量)为3200万吨,水运为4700万吨,其他为20万吨。

四、资金方面
信贷资金需求总量到2000年将达到290亿元,其中“八五”期间为136亿元。流动资金贷款2000年需求总量将达245亿元,“八五”期间达113亿元,按照每百元工业产值需增23元的流动资金投入数据测算,到2000年需增工业贷款95亿元,其中“八五”期间增38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按百元工业总产值需40元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到2000年,工业约需投资250亿元,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35%计算,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为700亿元,平均年需70亿元,相应地需投入固定资产贷款110亿元。信贷资金来源,到2000年增加300亿元,其中各项存款增加270亿元。“八五”期间,信贷资金增加125亿元,各项存款增加110亿元,资金供求缺口较大,未来10年,固定资产贷款供求缺口为50多亿元,流动资金供求缺口40多亿元。到2000年当年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其资金来源为:国家投资1.6亿元,占2%;市区财政投资8亿元,占10%;企业自筹16亿元,占20%;银行贷款14.4亿元,占18%;内联投资6.4亿元,占8%;利用外资20亿元,占25%;其他13.6亿元,占17%。

综上所述,我市实现“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的国际、国内和自身的环境,有利因素是主要的,但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全市人民发扬特区精神,努力奋斗,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四章  实现发展规划目标的对策

实现“八五”及2000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继续深化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加快建立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是实现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造“深圳效益”的关键。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经济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各种经济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行政手段,强化间接控制体系,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以直接控制为主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促进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更好地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99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积极推动各种中间组织的成长,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协调经济活动、衔接政企关系的机制,形成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特区市场逐步成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枢纽,使投资者能够按国际惯例在特区经营企业。完善企业经营责任制和推进股份制改革,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破产和强制产权转让。完善生产资料市场、证券市场、建筑市场等。建立自我保障和社会共济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对经济部门的责任考核,从而健全经济运行的新秩序。同时要加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外向型商品经济发展的新体制。
 
第二节  加强企业管理,创造“深圳效益”
 
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中心任务。今后的经济工作要在抓好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内涵扩大再生产,把工作重点真正转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在保持“深圳速度”的前提下,创造出“深圳效益”。为此,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企业要借鉴国内外的科学方法,不断总结其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切实改进经营管理,下大力气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和新产品开发,改进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从节约中求增产,从经营管理中要效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值利润和销售利润率,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变速度效益为结构效益、管理效益。

不仅要加强企业管理,而且要加强对人口发展、市政规划、环保绿化、城市交通、市场物价、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秩序。
 
第三节  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对外开放

优化投资环境是扩大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为了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强对内对外的吸引力,必须继续完善投资环境,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好九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机场、盐田港、高速公路、火车站、邮政电信、电厂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投资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大胆利用外资,办几个产值高、出口创汇多的大项目,并且努力办好沙头角、福田等保税工业区和生产生活资料免税市场。除了在“硬件”方面继续努力外,更要花大力气搞好软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经济法规,落实优
惠政策,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管理协调机构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层次,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深入贯彻“依靠全国,服务全国”的方针。全国的支持、中央的特殊政策,是特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最重要条件。深圳创办特区以来,中央、国务院赋予许多特殊政策和较大的自主权,使深圳特区迅速发展壮大。全国支持特区,特区服务全国。现在,特区仍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同样需要中央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为此,要求中央进一步明确深圳经济特区的法律地位,尽快建立能确保国家利益,又适应特区改革开放需要的领导体制,赋予深圳特区在项目审批、固定资产投资、外汇使用、商品出口、海外投资与设立机构、人员赴港
出国等经济活动方面更大的自主权;逐步放开一线,进一步管好二线,并实行一些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赋予深圳特区制定特区法规和规章权力,以使深圳有条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制度创新和其他改革试验。
 
第四节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技术进步

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和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条件。要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放在发展战略的首位;要增加科技教育投资,制定综合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与加强研究开发新体系,充实和完善科研测试手段和科技信息网络,大力培养、引进和吸收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开发能力;要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搞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步伐,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企业要将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或利润)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政府要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减免税,保证科技投资在财政投资中的比重,且要略有超前,设立科技开发贷款,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制定科技奖励政策;要联合内地科技力量,尽快形成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机制,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的进程。要加强智力开发,继续巩固和普及9年义务教育,到2000
年特区内普及12学年教育,大力发展全日制职业教育和在职成人教育,鼓励民间集资办学,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和引进两种途径,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能适应外向型经济需要的职工队伍。
 
第五节  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和实施产业倾斜政策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发挥地区优势,保证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前提。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根据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深圳本身的实际,制定和实施具有深圳特点的产业倾斜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了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必须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深圳市近期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根据加强基础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对能源、交通、重点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统一规划,重点支持,并在投资审批、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劳动用工、进出口管理和外汇分配使用等方面,对不同行业、产品的生产建设区别对待,以鼓励急需发展的产业,限制控制发展的产业,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
 
第六节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适度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是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鉴于我市人口发展的严峻形势,各有关部门应对控制人口增长予以高度重视。对人口要坚决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不管是常住户口还是暂住户口,不管是正式调动或临时雇请、聘用的职工,都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常住人口的增长,是人口计划管理的重点,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得突破。对暂住人口要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保持适量的增长,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要限制来料加工和一般加工工业的发展,对于私招滥
雇的单位,一定要严肃处理。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农转非”人口的增长,并加强人口特别是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为了更好贯彻执行市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克服多头审批”的管理原则,建厂或办公司、土地使用与迁入户口的审批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继续贯彻“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方针,针对我市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的特点,搞好人才的合理配置,降低非劳动力人口迁入的比例,争取人口的增长、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协调,促进社会的繁荣。
 
第七节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实现本世纪战略目标,如何筹措资金至关重要。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挖掘财力,充分运用自身财政积累,用好用活财政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投向交通、电信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特区金融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制,积极发展区域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拓金融市场,特别是完善和搞活证券市场及外汇调剂市场,为筹措和融通资金提供更多的渠道,继续发挥银行为特区建设筹集资金的骨干作用。要积极引进外资,把利用外资作为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通过
合资、合作、三来一补、租赁等形式吸引外资投向长线项目,要特别注意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软贷款。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合作,积极引进各省市的建设资金。对于一些重点项目,要积极同中央各部门衔接,争取多一些国家投资。
 
第八节  有计划地开展横向经济联合

深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内地的横向联合。深圳要充分利用内地的物资、资金、技术、人才,同内地建立起以出口为导向、以内地为后盾、以深圳为桥头,有总体规划、有组织协调,产业关联、生产配套的“科研—开发—生产—出口”一体化的紧密经济联合。为此,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深圳经济特区关于进一步推动对内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内地到深圳兴办技术先进、替代进口或以出口为主、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企业;要广泛开展物资协作和物资串换,增加特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要大力发展中外
合资的工业项目,利用内地的原材料、技术和名优产品的工艺在深圳建立出口生产基地;要加快进料加工等“三头在外”项目的发展,充分利用深圳的信息、销售渠道和内地的生产能力,扩大外贸出口;鼓励特区企业到内地开发原材
料、半成品基地和设立销售网点,加强跨省区的经济联合;加强与边境省份的工贸合作,通过边贸或借助边境省份的信息渠道,扩大深圳对苏联、东欧、中东的出口;要加强与内地驻深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沟通信息,提供服务。
 
第九节  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努力扩大深港两地合作
发挥地理优势,扩大深港合作,是特区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特区要充分运用香港在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信息、旅游中的中心地位,努力把外资、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引进来,并大胆走出去,到国外去投资办实业,在重要的国际市场设立贸易机构,建立信息、推销和服务网络。特区在海外的工商企业,机构要优化,人员要精干,切实为特区引进外资、拓展渠道、传递信息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把目前以间接购销为主改变为以直接购销为主。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要充分承担起为企业服务的职能,积极支持特区企业在世界各地举办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等,扩大特区的知名度,使更多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发展特区与香港和世界各地多元化的、广泛的贸易关系。

深圳要联合内地和香港的有关研究力量,加强对香港的研究和了解,加快借鉴香港经济法规和管理体制的步伐;要进一步扩大与香港政府、工商界和驻港中资机构之间的联系渠道,建立相应协调组织或联络机构,积极开展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加强和发展双方在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关系,促进深港两地的经济发展。
 
第十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政治优势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强调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和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工青妇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纪律和清正廉明教育,继续倡导“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特区精神,树立“建设特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遵纪守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自觉性,保持党政机关廉洁,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要努力发展特区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扫除淫、拐、赌、毒、黄、黑、封“七害”,积极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要在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济法规和管理体制的同时,有目的、有选择、有步骤地借鉴香港及国外思想文化的管理经验,建设有特区特色,能适应国际交流和竞争需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