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晚清时期的深圳地区:文化教育-中西文化交流
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深圳通史(近代卷)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7-10 人已围观
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教士在中国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开设医院、创办学校、著书出版等,直接参与了当地的文化事业发展,对中国文化从传统进入近代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传教士也热衷于学习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中西之间的文化和人才交流日益频繁。
天主教会在深圳地区传道的同时,也兴办了一些育婴堂、教会医院和教会学校等慈善机构。1905 年,意大利嘉诺撒女修会在深圳南头城内兴建了一座育婴堂,收养新安、东莞、惠阳一带的弃婴,最多时有 100 多人,这是天主教会在广东省内开办的最早的慈善机构。在清代后期的深圳地区,由于当地的贫困和落后,弃婴现象颇为频繁,被遗弃的婴儿大多为残疾儿童和女婴,往往被弃于育婴堂门外。弃婴孱弱的身体通常经受不住折磨,导致大部分夭折。部分幸运的弃婴则被育婴堂收养,他们的父母或亲戚可以每天来育婴堂探望两次,甚至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把他们接回家去。在育婴堂的孤儿可以得到较好的调教,他们可以学到裁缝、刺绣、熨衣等手工艺。育婴堂有一位中国籍的圣保禄修女负责教这些孩子读书、写字,并有华籍神父为孩子们传授天主教义。在育婴堂长大的女孩子,一般到了 20 岁左右多由神父介绍与本教区的天主教徒结婚。此外,布吉李朗有一所颇具规模的神学院,龙华浪口还有一间虔贞女校,传教士企图通过教会学校以培养具有基督教精神的人物,从而实现影响世人的目的。
人才是文化的载体,人才和文化的流动总是相互进行的。在西方传教士向深圳地区输出宗教文化的同时,西方先进的工业文化也受到了当地富绅的青睐,他们大力延揽通晓西方实用技术文化的专业人才,致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1908 年,新安县富绅郑莫为发掘当地阳台山金矿,特意聘请专业的西矿师担任该矿矿师。《并州官报》以“实业:广东请开新安金矿”为题刊登了这则消息,指出新安富绅有意聘请西矿师担任开发当地金矿的矿师:“新安县富绅郑莫现集股二十万,拟开办该县阳台山下金矿。已延聘西矿师勃君为开办该矿矿师。昨已由张安帅咨请农工商部查核允否开办矣。”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