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2 人已围观

1978年4月,习仲勋被中央委以重任,主政广东。他曾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十年之久,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被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这个任命传递出来的政治信息不言自明:党中央寄希望于习仲勋同志,命他“把守南大门”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路。
 
1978年7月上旬,习仲勋到宝安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陪同考察的南方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汉青回忆说,当时宝安这边“四季常青,没有菜吃。靠着江河湖海,没有鱼吃。那确实那边(香港)建得很繁华,我们呢,很荒凉,冷冷清清……所以习(仲勋)书记看了以后很难受”。
 
当习仲勋在沙头角中英街看到几块石头把一条窄窄的街道一分为二,两边却贫富悬殊时,对时任宝安县委书记方苞说:“沙头角怎么搞上去,你们要优先考虑。一条街两个世界,他们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很荒凉,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一定要想办法把沙头角发展起来。当然,全县其他地方也要加快发展、促进平衡,但是要优先考虑沙头角。”
 
陈开枝日后回忆说:“宝安和香港一河之隔,相去甚远。当时流传四句话:青年跑光,土地丢荒,干部难当,老年心慌。深圳罗芳村一年平均收入134块钱,新界罗芳村一年平均收入13000港元。习仲勋看了很难受,受到很大的触动,促使他思考怎么搞经济。他同意我们的分析,赞同我们放宽边境政策的建议。香港缺乏劳动力,那就把加工工业引过来,但是需要中央放权。”
 
方苞回忆说:“他作风踏实,不做表面文章,刚到就说:‘我不要听汇报,下去看。’三天看了社办企业,也看了刚引进的‘三来一补’企业,到农村基层干部家家访,还与偷渡人员交谈。在去沙头角的路上,他看到公路旁两个农民被铐住。他问我,为什么把人家抓起来?我说是边防部队抓的。从沙头角回来已是晚上7点多,天已黑了,还没吃饭。他坚持找到那两个偷渡者了解情况。偷渡者说:‘肚子吃不饱,分配收入低,听说香港一个月可以赚几百块钱,我想到香港去。’”
 
“习书记事后跟我们说,只要有港澳这种特殊地区存在,而我国‘四化’又未实现,就会有外逃问题。他同意我们提出的恢复边界农民民间小额贸易、扩大过境耕作、调整数万亩水稻田改种蔬菜出口、改进国营外贸公司经营出口若干弊病等建议,并要求我们‘说办就办,不要等’。”
 
这不容置否的七个字,一下子打开了宝安县委一班人纠结经年的心防。
 
1978年4月,受国务院委派,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组成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会同广东省有关部门到香港、澳门调研,并形成《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报告》提出: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广东省宝安县、珠海县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同时,《报告》认为,依托港澳发展经济需要宝安和珠海有适应的行政体制,建议把两县“改成两个省辖市(相当于地级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