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深度合作,前海开篇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14 人已围观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号”中国航船正式远航。此时此际,香港地区经济社会第二次重大转型 正如火如荼,亚洲地区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的定位正在锚定。
 
内地改革开放大业需要借力香港,香港制造业“外溢”势在必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机缘,有命数偶合的因素,更是顶层设计的伟力,让深圳河这条无中生有的“界河”,悄然化身为内地与香港合作的通途。
 
无数港资和借道香港这块特殊跳板的外资跨过罗湖桥,北上,北上,北上。
 
北上第一站当然是一衣带水、同源同根的深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深圳这座城,本就是共和国合为时、合为事而创造的作品。深港合作,理所当然成了粤港澳合作、内地与香港联动的主战场。
 
以1997年、2007年这两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为界,以10年为期,可以梳理出深港合作40多年的脉络所在。
 
1997年之前,深港合作的重心在于“产业合作”,大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跨越深圳河北上。大量“三来一补”“三资”企业如同冷夜里的一束强光,照亮了深圳工业化、城市化的前程。
 
1997年至2007年,围绕当时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及相关创新科技产业,“创新协作”成为深港合作的新亮点。早在1990年代初,香港就未雨绸缪,成立了本地第三所研究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加强香港在未来竞争中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1998年,呼啸而来、席卷而去的亚洲金融危机重创香港,促使香港特区政府深刻反思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这一年的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明确提出,“设法使香港成为亚太区的互联网枢纽”,“以50亿港元设立创新及技术基金,提供资助给对本港工商界善用创新科技有帮助的计划”。
 
也是在这一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产业转型,进军高新技术产业,其标志性举措就是将传统展会“荔枝节”,升级为更具科技创新前瞻意义的“高交会”。
 
1990年代末的一天,时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后任深圳市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敲开位于香港清水湾半岛香港科技大学下属的很多重点实验室的大门。
 
此时的深圳,急于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却苦于本地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院所,只能祭出“借鸡生蛋”的一招:登门求教一河之隔的香港研究型大学的专家教授,延请他们空降深圳,和本地企业一起进行产学研合作,期望最终跑出一两匹科创黑马。
 
谁也没有想到,刘应力一行这次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敲门,真的成就了一桩深港两地“创新协作”的美谈。
 
当刘应力一行敲开香港科技大学3126实验室大门时,前来开门的是不会讲粤语、操着一口浓浓湖南口音普通话的李泽湘教授。
 
李泽湘正是深圳市梦寐以求的那个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