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物遗迹 文物遗迹
-
兰所陈公祠
古代遗址兰所陈公祠为南山村陈氏七房中的兰所公所建,始建于明代。该房是陈氏中较兴旺的一支,故在陈氏宗祠外又另建一祠。
2023-04-23
阅读更多 -
陈氏宗祠
近代文物陈氏宗祠是南山村村民祭拜祖先和维系宗亲侨胞亲情之地。1987年由旅港南山同乡会牵头捐修。
2023-04-23
阅读更多 -
春牛堂(南山天后新庙)
古代遗址春牛堂又称南山天后新庙。古庙背靠大南山,现存前殿遗址、围墙、后殿及古井等。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载:“立春前期一日,有司以土牛、芒神,迎于南山下,次早鞭春。”因而有“春牛堂”之称,是明清时期深港地区重要的仪典旧址之一。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04-23
阅读更多 -
月亮湾新石器遗址
古代遗址月亮湾新石器遗址位于南山村月亮湾荔枝林内,现建设成南山月亮湾公园。遗址东隔冲沟遥望大南山,西接前海路,北通过冲沟直接通往蛇口,南至月亮湾花园。遗址长160米、宽150米,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遗址为深圳市文管办和南山区文管办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期发现,具体时间为1999年9月。在深港地区,考古学家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数以百计。在月亮
2023-04-23
阅读更多 -
涌下村郑氏宗祠
古代遗址涌下村郑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为三开间、三进深、两廊、两天井的宗祠结构,进深32米,面宽11.2米,坐东向西,建筑本体保留有石刻、木雕、壁画等。由于距离原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不足100米,且结构特征十分相似,仅在大小上有所区别,为了让后人记住第一届宝安县委和宝安县农民自卫军模范训练班成立这段历史,南山区人民政府公布涌下村郑氏宗祠为文物保护单位。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关口玄武古庙
古代遗址关口玄武古庙为单开间三进寺庙建筑,以花岗岩石条为基础,青砖为墙,呈南北布局。门额有石匾,上刻“玄武古庙”四字。建筑物包括前院、山门、两廊和正殿,面宽5.8米,进深24.45米,保留尚好,内嵌石4块,即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玄武坊古庙碑》和咸丰二年(1852)《玄武坊重修三圣宫古庙碑》。
2023-04-19
阅读更多 -
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
古代遗址关口郑氏五大房宗祠为当时宝安、香港、东莞、中山等地郑氏家族的总祠堂,因大门前有一对3米多高的石狮子,民间俗称“石狮子祠堂”。宗祠规模宏大,为五开间五进回廊天井格局,面宽约18米,进深约80米,门前还有20多米宽的广场。
2023-04-18
阅读更多 -
华光古庙
古代遗址华光古庙始建于明朝。供奉之神为“华光大帝”,又称马元帅,乃道教四大护法之一,所谓“马王爷三只眼”说的正是这位神灵。据传华光为南方火神,也是旧时粤剧团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粤剧艺人都会举行隆重的拜祭华光帝仪式,以祈福避灾,俗称“华光诞”。
2023-04-18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关帝庙
古代遗址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于1997年。供奉关公像。砖木石结构,坐北向南,面阔29.8米,进深16.5米,由前殿、后殿组成。前殿、后殿均为面阔七开间,木构梁架,硬山顶,博古脊。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载:“关帝庙……在南门外教场演武厅之左,万历四十年参将张万纪建。”民国时该庙曾作为“宝安县议会”所在地,现为村民祭拜关帝的活动场所。
2023-04-11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古代遗址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头古城九街村旁的中山公园内。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最早在1950年由130师390团为纪念解放内伶仃岛牺牲的革命烈士所立。1950年4月18日发生的内伶仃岛之战,是当时深圳实现彻底解放的最后一战。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390团16位战士牺牲。1995年8月,纪念碑被迁至南头中山公园内,并由南山区政府拨款重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古城报德祠
古代遗址报德祠,深圳市第一批公布的历史建筑。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始建于明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修,后多次重修,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两进布局,包括前殿、后殿、左右廊庑等。面宽9.45米,进深18.9米。据嘉庆年间的《新安县志·建制略·庙坛记》载:“报德祠,在县治前聚秀街中,祀天后。凡知县有功德于民者,其禄位牌悉祀于此。乾隆四十二年重修。”前殿左墙壁上镶嵌两块碑刻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育婴堂
古代遗址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建成于1913年,混凝土石木结构,欧洲建筑风格。面阔40米,进深30米。有一大门和一小门,现小门已封堵。大门呈长方形,顶上两边有三条竖线花纹,两侧各有一根圆柱,圆柱间有一拱门。曾一度作为中共宝安县委机关。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古迹遗存:东莞会馆
古代遗址东莞会馆,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及现代进行过多次修缮,砖木石结构,坐西朝东,三开间二进,面阔11米,进深24.5米。现前堂仅存一开间平房建筑,宽4.3米,进深12.3米;前堂门额有匾额“东莞会馆”,落款“同治戊辰孟冬”;封檐板浮雕花草,彩绘花草壁画;灰筒子瓦面,勾头滴水,硬山顶,博古脊;后堂为三开间,面阔11米,进深9.04米,内有修建宝安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遗址:信国公文氏祠
古代遗址信国公文氏祠,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南头古城内。“信国公”是文天祥的封号。信国公文氏祠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1995年再次重修。该祠是南头古城内明清历史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三开间三进,面宽11米,进深30多米,砖木石结构,由前堂、中堂、后堂及厢廊组成,硬山顶,博古脊。正门门额有石匾,刻“信国公文氏祠”。两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头古城垣
古代遗址南头古城垣,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古城南门为砖石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13.35米,进深10.94米;城门楼为歇山顶,灰塑浮雕瑞兽脊饰,勾头滴水,檐下有木质斗拱;门额书“宁南”,门楼匾额书“岭南重镇”。历代多次维修。
2023-04-10
阅读更多 -
龙岗鹤湖新居
古代遗址鹤湖新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是深圳现存客家围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它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广东客家人开发深圳东部地区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深圳历史、民俗和建筑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于1997年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年间,今梅州市梅县、五华、兴宁等客家地区的贫苦农民被清政府“招垦”,陆陆续续
2023-03-27
阅读更多 -
“将军村”:大鹏所城
古代遗址大鹏所城位于大鹏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代大鹏所城有武略将军刘钟、徐勋,清代大鹏所城有赖氏三代五将、刘氏父子将军等明清两代十几位将军,所城因之享有“将军村”之美誉。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南中国海防要塞。
2023-03-27
阅读更多 -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古代遗址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其出土文物距今7000年到6000年,考古学分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是深圳乃至环珠江口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也是深圳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被考古界称为“咸头岭文化”。
咸头岭遗址1981年被发现,深圳市博物馆考古队曾在1985年、1989年、1997年、2004年、2006年进行5次考古发掘,发现有墓葬、房基柱洞、2023-03-27
阅读更多 -
屋背岭商代遗址
古代遗址屋背岭商代遗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水库,于1999年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屋背岭海拔高度61米,相对高度30多米,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马鞍形山岗。其西北面分布有众多的低岗,东侧有大沙河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大海,南面距深圳湾8公里。该遗址是一处较大规模的墓地,年代可能早于粤东的浮滨文化或与之相当。2001年4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深圳
2022-12-30
阅读更多 -
大鹏湾畔咸头岭遗址
古代遗址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叠福社区,遗址就在咸头岭村的海边沙堤上,西南至东北长120米,西北至东南长110米,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深圳博物馆在1981年的考古调查中发现。考古队从1981年至2006年对咸头岭遗址共进行了5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如彩陶、白陶、夹砂陶片,还有石器,发现了房屋、灶台等遗迹。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较
2022-12-30
阅读更多 -
报德祠
古代遗址葆有饮水思源、感恩报德传统的新安人民,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王来任、周有德的感激之情。在当时,建祠供奉是民间感激恩人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安复县后,“展界复县之初,哀鸿未集”,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西乡为纪念王来任而建“王大中丞祠”、沙头角建“王巡抚祠”、香港锦田建“周王二公书院”。
2022-12-21
阅读更多 -
福田区名胜古迹
古代遗址本文介绍了位于福田区的名胜古迹,包括皇岗村牌坊、皇岗村锦绣园、皇岗村博物馆、皇岗公园等。
2022-12-13
阅读更多 -
麒麟山烈士纪念碑
近代文物位于南山区深南大道 9037 号的世界之窗旅游景区,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步入景区西侧的麒麟山上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墓前立一座高 3.8 米的纪念碑,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 个大字在红色五角星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2022-03-29
阅读更多 -
虔贞女校:黑暗夜空中的一道光
古代遗址1856 年,深圳发生了一件新鲜事,李朗出现了一所女校。女校由黎力基牧师创办,这不仅是深圳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或许也是广东最早的乡村教会女子学校。深圳首所女校的出现,无疑似一声惊雷响彻夜空。
2022-03-25
阅读更多 -
九广铁路:穿越深圳大地
古代遗址1905 年,中国自主设计和修建的京张铁路在詹天佑领导下开工,标志一个新时代开始了;1906 年,九广铁路九龙到深圳段开始兴建。
2022-03-25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