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物遗迹 文物遗迹

  • 赤湾村:赤湾天后宫

    古代遗址赤湾村: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与宋少帝陵相隔不远,面朝大海,始建年代不详。关于赤湾天后宫的历史,以现有的史料只能追溯至明初。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敕封天后志》载:“明永乐元年,差太监郑和等往暹罗国,至广州大星洋(即赤湾附近海域)遭风。舟将覆,舟工请祷于神。和祝曰:‘和奉命出使外邦,忽遭风涛危险,自固不足惜,恐无以报天子,且数百人之命悬于呼吸。望神妃救之。’俄闻喧然鼓吹声

    2023-07-21

    阅读更多
  • 笋岗有座明代开国"元勋围"

    古代遗址笋岗有座明代开国"元勋围"

    在罗湖区车水马龙的笋岗物流区里,“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元勋旧址”寨子,寨子的奠基人是岭南名贤何真,早年他携母拖儿带女从东莞茶园落脚泥冈,后在附近的笋岗立村建寨。此寨为何称“元勋旧址”、何真何以称“开国元勋”?这,得追溯到600多年前元末明初的那些事儿。

    2023-06-16

    阅读更多
  • 南宋小皇帝新安遗迹

    古代遗址南宋小皇帝新安遗迹

    宋朝最后两个少帝,一路颠沛南逃,从景炎元年(1276)五月入粤,至景炎三年(1279)年二月初八的新会跳崖,在广东足有两年零九个月,其中在新安县(香港、深圳)停留时间最长,遗迹多处。

    2023-06-16

    阅读更多
  • 广九线上罗湖桥

    近代文物广九线上罗湖桥

    罗湖桥,横跨在窄窄的深圳河上,连接着香港和深圳;它不长,也不险峻,更不雄伟,但名气不小。许多伟人、政要曾经罗湖桥出入境,也有不少的名人如华罗庚、钱学森、李四光等踏上罗湖桥回国,美国乒乓球队也是从罗湖桥入境,从而开启了中美外交新的一页。

    2023-06-16

    阅读更多
  • 宋少帝陵

    古代遗址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位于小南山山脚,是广东唯一的皇帝陵寝,隐埋着一段南宋挽歌。
     

    2023-06-14

    阅读更多
  • 赤湾村遗址

    古代遗址赤湾村遗址

    赤湾村遗址位于赤湾村西面沙丘,背依马鞍山,东靠大南山,西临小南山,南朝伶仃洋。出土文物丰富,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并延续至殷商时期。尤为珍贵的是在该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陶炉箅9件,共4种样式:网状、叶脉状、平行条状、梅花状。陶炉箅的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深港地区仅在香港屯门涌浪出土过炉箅的残片。

    2023-06-14

    阅读更多
  • 湾厦村刘氏宗祠

    近代文物湾厦村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刘姓族人每年清明、重阳在此祭祖。
     

    2023-06-07

    阅读更多
  • 湾厦村樊氏宗祠

    古代遗址湾厦村樊氏宗祠

    樊氏宗祠始建于明末,后经历代重修,现今为湾厦、海湾两村及周边樊姓后人举行祭祖活动之地。

    2023-06-07

    阅读更多
  • 茶光遗址

    古代遗址茶光遗址

    茶光遗址,位于茶光村西侧,为临河岗地,中部隆起,四周渐缓,东部及北部已被推为平地,形成6—7米高的断崖。根据采集的标本特征分析,将该遗址定为夏至商早期,为屋背岭商时期遗址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3-05-24

    阅读更多
  • 茶光村叠石山遗址

    古代遗址茶光村叠石山遗址

    叠石山遗址,位于茶光村南面,大沙河中游西岸,海拔约为50米,附近均为丘陵山地。遗址分布于叠石山的东坡和北坡,东坡延至大沙河河沿,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7年4月,在配合广深高速公路基建施工的考古调查中发现此遗址,同年10月由深圳市博物馆发掘。发掘地点集中在叠石山北坡,共开探方(沟)14条,总揭露面积为330平方米。

    2023-05-24

    阅读更多
  • 永安楼、永乐楼

    近代文物永安楼、永乐楼

    永安楼、永乐楼两座碉楼均为土木石结构。永安楼坐东南朝西北,三合土夯筑墙体,天台四面居中铳斗,女儿墙外有蓝带,长方竖形射击孔,锦鲤吐珠排水口。永乐楼坐东北朝西南,其结构与用材同永安楼类似。

    2023-05-23

    阅读更多
  • 张氏宗祠

    近代文物张氏宗祠

    白芒村张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三开间二进布局,由前堂、廊房、后堂组成。前堂前有檐廊、塾台,木浮雕花草封檐板,前檐廊雕刻人物故事,檐下有彩绘壁画,硬山顶,博古脊;后堂木构梁架,硬山顶,博古脊;卷棚顶廊房。每逢清明、岁末年初,张姓村民在此祭祖。
     

    2023-05-23

    阅读更多
  • 刘氏宗祠

    近代文物刘氏宗祠

    新围村刘氏宗祠始建于清咸丰年间,重建于民国。砖木结构,坐西向东,呈长方形,三开间二进布局,由前堂、后堂及廊房组成。宗祠内保存有清咸丰四年(1854)的《昭兹来许》碑记,记述先祖刘原广立村新围,数代单传,“至七世祖彦礼公,克承先业,五桂联芳,勤俭持家,创有尝产,一时营建宗祠,承先启后,风淳俗美,班班可考”。

    2023-05-23

    阅读更多
  • 丁头村:叶氏宗祠

    古代遗址丁头村: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位于丁头村,为两开间二进一天井建筑结构。此外,向南村现存古迹遗存尚有大板桥、逢源书室。

    2023-05-23

    阅读更多
  • 向南郑氏宗祠

    古代遗址向南郑氏宗祠

    向南郑氏宗祠位于向南村西街,始建于明中叶,历代均有修缮。建筑坐北朝南,祠堂前原有一大水池,1999年修桂庙路时被填。因郑氏一脉源自河南荥阳,故堂号“荥阳堂”。1949年之前祠堂作为族中子弟的私塾,后曾作为小学使用,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05-22

    阅读更多
  • 侯王古庙

    古代遗址侯王古庙

    侯王古庙坐落在向南村西与大板桥交会处,过去庙前曾是一片大海(即前海),现在周围楼宇林立。

    2023-05-22

    阅读更多
  • 向南村商时期遗址

    古代遗址向南村商时期遗址

    向南村商时期遗址位于向南村的古沙堤上,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1996年深圳市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约1030平方米。

    2023-05-22

    阅读更多
  • 叶氏宗祠

    近代文物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位于桂庙新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砖木石结构,三开间二进,面阔12.18米,进深17.41米,由门厅、正厅及廊房组成,门厅前有檐廊、鼓台,硬山顶,博古脊;正厅木构梁架,硬山顶,博古脊;卷棚顶廊房。

    2023-05-22

    阅读更多
  • 凤孙吴公祠

    古代遗址凤孙吴公祠

    凤孙吴公祠位于南光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2007年重建,为三开间二进的建筑结构,左右为厢房。祠堂大门上刻:“勃海跃横龙直向禹门及浪,延陵鸣瑞鸟久纵圣世来仪。”

    2023-05-22

    阅读更多
  • 桂庙窑址

    古代遗址桂庙窑址

    桂庙窑址为宋代砖瓦窑遗迹,1981年由深圳市经济特区博物馆发现并发掘。

    2023-05-22

    阅读更多
  • 镇国将军祠

    古代遗址镇国将军祠

    镇国将军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镇国将军吴应雷,名玉泉,广东增城雅瑶乡人,是南园村吴姓祖先之一。宋哲宗年间,因求雨有功而出仕做官,后被皇帝追封为镇国将军。1985年,南园村于其址建成“南园纪念堂”。20世纪90年代,香港同乡会发起捐款,重建镇国将军祠,于2000年建成。

    2023-05-10

    阅读更多
  • 解元祠

    古代遗址解元祠

    明万历七年(1579),南园村孤儿吴国光中解元,南园村父老出资兴建“解元祠”以示纪念,后为历代南园乡庠,“文化大革命”时期为南园小学所在地,得以保留至今。尽管主体保留完好,但年久失修,已显圮态。2003年,被南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其进行全面保护性修缮。

    2023-05-10

    阅读更多
  • 吴氏宗祠

    古代遗址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始建于元代,后历经修复,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设计宏伟,卓然可观,结构古朴,其木器雕刻艺术甚为精美。祠堂正门两边石柱刻有对联:“起家同炎宋自延陵肇基东粤,聚族分卅里由石滩流派南园。”

    2023-05-10

    阅读更多
  • 鹦歌山遗址

    古代遗址鹦歌山遗址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头古城西北面的鹦歌山上,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56年8月中山大学历史系调查发现。该遗址出土大量陶片和少量石器。夹砂粗黑陶的纹饰有绳纹、条纹。泥质灰陶的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叶脉纹。石器有石 锛、石斧、砺石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2023-04-2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郁故居

    近代文物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郁故居

    陈郁故居位于南山村西巷,是一栋三开间砖木结构平房,前有小院,建于道光年间。1984年9月,陈郁故居被列为深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0月起对外开放,以陈郁一生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为展览主线。

    2023-04-23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