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
百年客家凉帽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 责任编辑:Gangan 2022-01-05 人已围观
深圳地区自古流行一种造型轻巧、帽檐飘着布帘的客家凉帽。这种凉帽,本是客家女人戴的,后来罗湖、福田和新界的“围头村”讲粤语的女人也戴上了。因为是女人凉帽,所以男人是不戴的。凉帽由竹篾织成,它区别于其他竹笠的是帽檐垂下一圈的17厘米长的布帘。随风飘逸的布帘,可遮挡直射双眼的阳光,同时又遮掩半截脸面,这与古时女人用头帕包住半边脸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帽的顶端,开了个直径15厘米的圆孔,这样既可让凉帽戴稳,又让头顶通风透气。所以客家凉帽凉爽、轻便、美观和实用,深受深圳市和周边的惠州、东莞、港澳地区乃至东南亚、欧美一些国家的客家妇女们喜爱。
深圳客家凉帽按地域分有甘坑凉帽和大鹏凉帽。甘坑凉帽帽帘为黑布,帽箔(顶)是竹的原色。大鹏凉帽帽帘为蓝布,帽箔(顶)漆成红色。据传明清时期,大鹏的水师为“守御千户所”屯守要塞,蓝色的帽帘布是当时军服的颜色,也就是现在的深色海军蓝;帽顶红色是因为清朝军帽的顶部是红色的,大鹏城人都是该城寨世袭军士的后裔,红顶凉帽就这样相传下来。
戴客家凉帽,配上客家“围身”(围裙),系上自己织的丝带;戴凉帽,除了用丝带系紧下巴外,还有两条垂在帽檐两侧装饰性的穗带。按当地风俗,帽穗带的颜色有“讲究”,它可以区分佩带者是未婚还是已婚。未婚女孩的凉帽穗带的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穗花带的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间杂色。女孩子出门、下地、赶集,都是拿白色穗带的凉帽,绝不拿其他颜色的,哪怕是临时戴一下,也不敢随便。
笔者小时候就见闻过一则真实的趣事:乡下墟镇正逢墟期集市,有一位农村嫂子和未婚的小姑结伴“投墟”(赶集),嫂子逛了一会墟市后碰上内急,她上茅厕时把戴着的凉帽摘下,交给小姑拿着。这时有几个农村青年趁赶墟集时找对象,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相中这位漂亮的小姑,暗中跟了几条街。转悠着时跟丢了,当重新发现了她,青年鼓足勇气凑上前,欲借故搭讪,蓦然发现小姑手里拿了顶红色花穗的凉帽,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人家是结了婚的少妇。他收紧张开了的嘴巴,装作若无其事地擦肩而过。这一误会,可能令双方错过了一段姻缘。
这是有趣的风俗。如今没有那么讲究了,甚至许多人也少戴花穗这一装饰,因为没人织,也没有人织来卖。原来只有客家女人戴的凉帽,后来靠近客家的广府村落,像公明、松岗、沙井、西乡、南头、蛇口等镇以及大涌、沙头、皇岗、水围、蔡屋围、罗湖、笋岗、向西、湖贝、黄贝岭等讲“广州话”的村子的女人们都喜欢戴凉帽了。
深圳客家凉帽古称“凉笠”,清代黄钊著《石窟一征》记载:“妇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为之;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目。”深圳客家妇女戴凉帽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缘,雅称“苏公笠”。《惠州志·艺文卷》清代张心泰记述曰:“惠州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绸帛,名苏公笠,盖眉山遗制也。”《潮州志·丛谈志》又道:“……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一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弄草,为不让爱妾遭受日晒之苦,请人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中开一空(孔)”为的是适应王朝云头上的发髻向上通过不受障碍。后人在帽檐上缝上帽裙,遮阳、扇风,美观、大方,大受客家妇女欢迎。
深圳客家凉帽制作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镇甘坑村。张挥公的第158代后人张锦超,约在清嘉庆年间从甘坑村老围搬出离村旁两里地的山坑居住,拜师张太婆学习她祖传下来的一门织凉帽手艺。张太婆逝世后,张锦超利用这满山遍野的箪竹林,把织凉帽的手艺传给子子孙孙。
甘坑凉帽村,200多年来发展为全村家家户户以织凉帽为生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后,甘坑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以一种工艺品命名一个村庄,在全国并不多见。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考察省内其他做凉帽的地方,最后将甘坑村定为全省唯一凉帽外贸生产基地,当时甘坑村办起1000多平方米的凉帽工厂,锦超公的第5代传人张庆浩当厂长,生产规模达历史最高峰。每月生产凉帽4500多顶,其中一半出口港澳、东南亚地区和英美等国家的唐人街,当地深圳的客家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农村城市化,农民变社区居民,戴凉帽的人不多了;加上市场上各色旅游帽冲击,织凉帽的人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甘坑凉帽村只剩张正保几户人家织凉帽卖,每顶 25元,一家人每月做30顶左右,全村每月共做100来顶零星售卖。2007年后,甘坑凉帽工艺相继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村里建起凉帽陈列馆,积极发展特色旅游。
深圳客家凉帽按地域分有甘坑凉帽和大鹏凉帽。甘坑凉帽帽帘为黑布,帽箔(顶)是竹的原色。大鹏凉帽帽帘为蓝布,帽箔(顶)漆成红色。据传明清时期,大鹏的水师为“守御千户所”屯守要塞,蓝色的帽帘布是当时军服的颜色,也就是现在的深色海军蓝;帽顶红色是因为清朝军帽的顶部是红色的,大鹏城人都是该城寨世袭军士的后裔,红顶凉帽就这样相传下来。
戴客家凉帽,配上客家“围身”(围裙),系上自己织的丝带;戴凉帽,除了用丝带系紧下巴外,还有两条垂在帽檐两侧装饰性的穗带。按当地风俗,帽穗带的颜色有“讲究”,它可以区分佩带者是未婚还是已婚。未婚女孩的凉帽穗带的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妇穗花带的花穗是红色,中老年妇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间杂色。女孩子出门、下地、赶集,都是拿白色穗带的凉帽,绝不拿其他颜色的,哪怕是临时戴一下,也不敢随便。
笔者小时候就见闻过一则真实的趣事:乡下墟镇正逢墟期集市,有一位农村嫂子和未婚的小姑结伴“投墟”(赶集),嫂子逛了一会墟市后碰上内急,她上茅厕时把戴着的凉帽摘下,交给小姑拿着。这时有几个农村青年趁赶墟集时找对象,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相中这位漂亮的小姑,暗中跟了几条街。转悠着时跟丢了,当重新发现了她,青年鼓足勇气凑上前,欲借故搭讪,蓦然发现小姑手里拿了顶红色花穗的凉帽,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人家是结了婚的少妇。他收紧张开了的嘴巴,装作若无其事地擦肩而过。这一误会,可能令双方错过了一段姻缘。
这是有趣的风俗。如今没有那么讲究了,甚至许多人也少戴花穗这一装饰,因为没人织,也没有人织来卖。原来只有客家女人戴的凉帽,后来靠近客家的广府村落,像公明、松岗、沙井、西乡、南头、蛇口等镇以及大涌、沙头、皇岗、水围、蔡屋围、罗湖、笋岗、向西、湖贝、黄贝岭等讲“广州话”的村子的女人们都喜欢戴凉帽了。
深圳客家凉帽古称“凉笠”,清代黄钊著《石窟一征》记载:“妇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为之;暑天田功樵采,则戴凉笠,以竹为之,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可以障目。”深圳客家妇女戴凉帽的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与大文豪苏东坡有缘,雅称“苏公笠”。《惠州志·艺文卷》清代张心泰记述曰:“惠州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绸帛,名苏公笠,盖眉山遗制也。”《潮州志·丛谈志》又道:“……名曰凉帽,又曰苏公笠。”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一日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弄草,为不让爱妾遭受日晒之苦,请人特制“中开一空(孔)”的竹笠给她用,“中开一空(孔)”为的是适应王朝云头上的发髻向上通过不受障碍。后人在帽檐上缝上帽裙,遮阳、扇风,美观、大方,大受客家妇女欢迎。
深圳客家凉帽制作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镇甘坑村。张挥公的第158代后人张锦超,约在清嘉庆年间从甘坑村老围搬出离村旁两里地的山坑居住,拜师张太婆学习她祖传下来的一门织凉帽手艺。张太婆逝世后,张锦超利用这满山遍野的箪竹林,把织凉帽的手艺传给子子孙孙。
甘坑凉帽村,200多年来发展为全村家家户户以织凉帽为生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后,甘坑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以一种工艺品命名一个村庄,在全国并不多见。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广东省分公司考察省内其他做凉帽的地方,最后将甘坑村定为全省唯一凉帽外贸生产基地,当时甘坑村办起1000多平方米的凉帽工厂,锦超公的第5代传人张庆浩当厂长,生产规模达历史最高峰。每月生产凉帽4500多顶,其中一半出口港澳、东南亚地区和英美等国家的唐人街,当地深圳的客家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墙上装饰,聊解乡愁。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农村城市化,农民变社区居民,戴凉帽的人不多了;加上市场上各色旅游帽冲击,织凉帽的人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甘坑凉帽村只剩张正保几户人家织凉帽卖,每顶 25元,一家人每月做30顶左右,全村每月共做100来顶零星售卖。2007年后,甘坑凉帽工艺相继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村里建起凉帽陈列馆,积极发展特色旅游。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