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综合 经济综合

扫码关注

大学与学科体系完善

作者:王京生 来源:《创新市场论》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12 人已围观

1.试行“教—研”学科分类双轨制
我国学科划分综合性水平较国外低。目前,我国大学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分为13个学科,包括110个一级学科和392个二级学科。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中,有2382个三级学科。同样,从科学基金局的项目申请代码来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申请代码不到500,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在2018年的申请代码为2111。划分过细的申请代码不利于学科交叉,成为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


试行教育与研究学科分类的双轨制。加快与国际基础研究学科分类接轨,简化基础研究学科分类,提高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完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把交叉学科列为一级学科,研究制定和设立交叉学科划分体系。支持基础研究的交叉合作,增设学科中的其他学科分类,例如:人文学科方面的其他学科、有关工学方面的其他学科、理学方面的其他学科、农业方面的其他学科等。

运用知识体系的逻辑和结构来优化基础学科财政拨款。各学科知识常有交叉的部分,极易导致财政对于不同学科的相同研究目的的重复财政拨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拔款领导部门应根据知识体系的逻辑和结构,充分考虑三个方面——分科知识、共性原理和应用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和组织科学研究,解决重复拔款的问题,同时解决研究内容重复、学科相互隔离.最终实现知识与应用的融通。

2.鼓励企业联办研究型企业大学
大力兴办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全球500强企业中七成拥有企业大学,而且企业大学的发展正在从商科学院向理工学院和综合学院转变。通用电气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企业大学,从培训开始,发展成为管理学理论的重要研发地。2018年,由施一公等知名教育家牵头、马化腾等知名企业家捐赠的西湖大学在杭州成立。支持中国500强企业联合设立研究型企业大学,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联合设立研究院。针对企业建设大学的捐赠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加快出台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成立指南,并给予立法和法律保障。完善《高等教育法》关于“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赋予新型管理模式的法律地位,探索民办高校的发展新路径。

创新管理模式:采取校董会管理模式,校董会拥有对学校发展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赋予校董会明确的法人地位,明确界定与校长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院系专业设置: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及科学发展计划,设立生物医学、大数据、新材料等交叉融合学科及特色鲜明的学科群。

科研平台建设:与捐赠高校的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人才培养:全球招聘教职工,设立面向企业科学家的流动岗位。探索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逐步向硕士研究生层面拓展;采取与国际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3.鼓励中国高校建立海外分校
发展跨境高等教育,依托海外分校建设加强国际基础研究合作。早在2011年苏州大学就在老挝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境外高校,开创了中国高校赴国外办学的先河。2014年,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校区,并逐步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体系。此后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等高校在海外设立分校或校区。

办学制度: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办学制度,形成“一校两制”的办学新模式。

经费来源:部分资金来自政府(尤其是中外联合研发的经费),支持学校与跨国公司共建海外校区,设立海外校区基金会,为海外高校的运维提供资金支持。

教育内容:先期以暑期课程、短学期、短期语言培训等为主,逐步开设海外学期、海外学年等学制。重点设立与国家支持的交叉研究领域一致的新兴学科。

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中国企业依托海外大学,与当地的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形成中外联合创新的海外载体。在当地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