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 > 近现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张之杨——局内:我在时空里种房子
作者:杨移贻 来源:《创新报告 : 起源于深大的 40 位创新榜样》 责任编辑:chen 2023-09-28 人已围观
人物小传
张之杨,1983年随父母来到深圳,1988年考入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2000年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获建筑学硕士。2003—2005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2000年加入加拿大皇家建筑师学会。2008年当选深圳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会主席。还入选深港双城双年展策展学术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坪山智库委员。
自2008年至今,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深圳大学从事设计教学工作,被聘为客座教授。还曾执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伦敦AA设计学院、韩国首尔大学。多次在《南方周刊》《深圳商报》《深圳特区报》《里外》《360度SPAN》《住区》《城市建筑》《安家》等报刊发表作品。
2007年创立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深圳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
2007年8月,大西洋的风带来丰润的水汽,鹿特丹夏季清凉宜人,特别适合思考。此时的张之杨已入职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与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雷姆·库哈斯共事一年零两个月。他曾在哈佛大学跟随库哈斯学习2年,毕业后留在美国易道工作,未承想库哈斯突然邀请他来OMA一起做项目。当时,OMA中标深圳的证券交易大厦。从概念、方案到施工图,再到各个专业模块之间的配合,张之杨与导师库哈斯、整个团队一同出色完成了。
库哈斯显然很满意张之杨的表现,有一天找到他,说OMA准备在深圳或香港设立一家分公司,深圳证券交易大厦项目需要一个全权的负责人,觉得他很适合。
那一年,张之杨37岁,正值人生最精力充沛、最充满想象力的年纪。他一直想出来自己做点事儿,但与库哈斯一同共事是场体验奇妙的经历,OMA又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平台。选择去留十分艰难。
沐浴于大西洋的湿润海风下,张之杨思考良久。他想到了太平洋沿岸的中国,想到了深圳,也想起了母校深圳大学,突然心头一热,选择回国做事。
原点:我是一个“深圳制造”
张之杨曾戏称,自己的童年是从荒野走向文明。他在陕西那片一望无际的油菜地的陪伴下,自由自在地生长,没有航标,亦没有边缘。那个时期的张之杨就像一只没有被任何现代思想和秩序干预过的野生动物。
父母是传统知识分子,有古板的一面,却送了一份让张之杨受用终身的珍贵礼物:真诚。对人要真,对己要诚。若行撒谎欺骗之事,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1983年春,张之杨跟随父母来到深圳,先短暂就读于福田中学,后入读深圳中学,并考入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系。这几乎是人生中最宝贵、最富有可能性的10年,也是深圳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10年,张之杨伴随深圳这座年轻城市一同生长,与之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个活脱脱的“深圳制造”。
他自小不喜死记硬背,喜欢思考,总是刨根问底。奈何中学生活循规蹈矩,是一种“被安排的生活”,不存在任何主动思考的空间。他那个时期的画作隐藏着一种不安分的躁动,后来才明白是一种无意识的青春期冲动,包含对既有生活状态的反叛,对已有社会秩序的怀疑与质疑。
高考前夕,很多高校来深圳中学进行专业宣传,其中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系的宣传视频颇具特色。视频中学生外出写生、用木板做模型的画面,打动了张之杨。如果说画家以彩笔在纸面上作画,那么建筑师就是用砖石在自然界“作画”,两者联系甚密却又截然不同。很显然,后者具有难以名状的美,让他心生向往。
最终,张之杨决定选择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系,正式踏上想象之路。
深大:我与世界之间的“时差”
深圳被誉为“窗口”城市,取放眼看世界之意。作为这座城市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自诞生以来就与众不同,具有内地其他高校不曾具备的优势,一是师资,二是地理位置。按当时政策,清北援助深大学科建设,北大援建文科专业,清华则是理工科专业,师资力量都是一等一的。同时,深大位于深圳,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学术上、思想上更为自由、开放,这是地理位置与高校身份共同带来的优势。
张之杨先选择深大,又相继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便是“放眼看世界”这一思想的延续。
当他回忆深大学习生涯时,虽时隔20载,但依旧心潮澎湃,足见深大建筑设计系对他的深刻影响。他尝试概括深大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设计院,二是世界范围内顶级的期刊,三是放眼看世界的条件与意识。
设计院全称是建筑设计研究院,1984年创建,属企业性质,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产物,如今依然是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企业。它的出现,直接在建筑设计系师生与市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不仅创造经济效益,而且便于师生了解市场、深入市场,掌握最切实、最广泛的需求。
诚然,创建设计院的初衷并非为了挣钱。当设计院持续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时,罗征启教授把钱留在建筑设计系,用于购买世界范围内顶级的建筑设计期刊!美国、日本、荷兰等建筑设计大国的顶级期刊,仅需一个多月,就可以通过国际快递纷纷来到深大建筑设计系阅览室,这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就连清北也做不到!与世界最新资讯之间仅存在一个多月的“时差”,便是深圳大学最得天独厚的学科基础。
▲ 1992 年,张之杨(右一)在深圳大学
张之杨1988年上大学的那个年代资讯相对闭塞,学习外语的条件也相当简陋。但较之内地其他高校,深大因毗邻香港,张之杨可以收看到香港的电视节目,获取资讯、学习外语,两得之举!
竞赛:回归设计本身
从深大毕业后,先是留校,随后尝试了几个工作,也在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张之杨曾戏称自己“辗转蹉跎了几年”。
他1997年考了托福,翌年前往加拿大多伦多这座气候温和的城市,成为多伦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多伦多工作3年,又于2003年入读美国哈佛大学。2005年毕业后入职美国易道,成为城市设计部门的负责人。易道是商业性集团公司,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出色的设计师,这段工作经验非常宝贵。在易道工作一年多,张之杨的导师库哈斯邀请他加入OMA,之后参与深圳证券交易大厦项目。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曲折而艰难的。2007年,张之杨的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充满了挑战,他却获得了满足与喜乐。他在深圳南山区的一个住宅楼里租了一间120平方米的办公室,把隔墙砸了之后,成立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了打开市场,他决定从竞赛做起。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为“局内”打响名声,还赚到第一桶金,可谓双喜临门。
有必要解释一下“竞赛”。此竞赛非彼竞赛,是竞标的一种,最初出现于深圳。政府部门向社会购买专业类服务,期待能科学、专业、高质地完成建设任务。与之相配套的是,政府部门还找来专业评审团评估参赛的中外团体。最重要的是,参赛时只需提供纸面材料,如创意概述、大概方案等,无须做模型,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参赛的成本。入围之后,才需要提供模型等其他材料,无论最后是否胜出,都有一笔参赛补贴,又称“保底费”。后来,深圳市政府出台新的竞赛规则:当一项优秀设计创意中标后,市政府会在项目落地时搭建相应平台,提供施工、建筑等专业团队予以支持。
张之杨既是竞赛参与者,又是完善竞赛规则的建设者。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规则愈发完善,受益的将是更多的建筑设计同行。很快,深圳建筑设计竞赛的规则与经验辐射到周边城市和更远的其他地方。
张之杨刚成立“局内”时,业务短缺,名声未起,想借助竞赛打开困顿的局面。刚开始颇不顺利,几次都没有中标,但金子总会发光的。2008年初,市规划局组织了一个南油购物中心的项目,张之杨的设计方案(现在新加坡莱福士)脱颖而出,最终获得“最佳创意奖”!
▲南油购物广场(新加坡莱福士)竞赛方案
这个方案充满了未来感,但走得太前沿了,开发商不愿意完全实施,所以并未最终中标。根据竞赛议程,“局内”将拿到40万元的奖金,这无疑给张之杨以鼓舞,让他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赛后,主办方来电邀请他与评委们一同用餐,算是在国内建筑大师圈里“露脸”。如果将来写“局内”的传记,那顿晚饭应该是“局内”正式进入深圳建筑界腾飞的起点。张之杨非常享受竞赛。自2008年成立“局内”至今,他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个竞赛,几乎每年都会参赛,收获颇丰。坚持参加竞赛的原因有三:一是了解市场需求,二是与优秀同行多交流,三是可以回归设计本身。
于他而言,竞赛最终是资本、审美、需求三者相互博弈的结果,参赛者可以切身体验到暗流涌动。无论参赛者,还是评委团,都是业内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参赛本身具有学习交流的重要作用,于己百益!但张之杨享受并热衷于竞赛的最根本原因是,他可以有一段时间完全沉浸在设计之中,无须考虑资本意见,亦可远离市场需求,单纯而纯粹地回归设计本身!
当然,回归设计本身并非没有代价。张之杨最喜欢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未中标的项目,虽遗憾但并不后悔。他曾表示,参与竞赛前,首先会确立态度和立场,不仅仅为了中标去创作;其次是希望能够忠于设计本身,不刻意迎合甲方意图,提高中标概率,即便未赢得竞赛,还是希望给自己留下满意的作品。
局内: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场景
那么,回归设计本身与满足市场需求两者是否相互矛盾?
答案是否定的。
还是以南油购物广场设计方案为例。该项目方案的诞生过程是非常纯粹的智力活动,又要将市场需求考虑其间。在一次讲演中,张之杨对这组矛盾关系做了具象的解释: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思考了关于公园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常规的公园有管理、有界线、有栏杆,是封闭式的,使公园与城市之间存在割裂性质。我们对于南油购物广场的思考是希望它具有开放性,并且服务多元,希望它可以成为依托城市生活的比较好的场所。为了实现这一畅想,我们在遵守城市设计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抛弃常规的垂直分离设计,提出三维融合的新概念,尝试建立建筑与公园的新关系,让两者之间更加融合自然,使公园与商业共生互哺。通过增加混凝土球面网架结构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公园采光与管理的问题。
可见,所谓“回归设计本身”指“在地性”,要考虑建筑本身所在的地域,以及该地域的人。一份优秀的设计,绝不会是旁观者做出来的,更不是脱离实际需求的。
在设计方案中,张之杨放弃了传统封闭式的设计,使之具有开放性,并且服务丰富,成为城市生活较好的场所,使公园与商业共生互哺。
除此之外,“城市蚁族”“天空城寨”都是非常成功的实践。
2017年12月15日,“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主展场及各分展场正式拉开帷幕,“城市共生”“城中村”成为建筑设计师、市民热烈探讨的话题。
在此双城双年展上,张之杨带来了“城市蚁族”“天空城寨”两个重要项目。
目前,深港双城由于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出现地下、地面、空中共存的建筑群,称作“垂直城市”。张之杨以及“局内”一直在积极探索既满足高密度需求,又能尺度宜人的步行街区,提供更有效的公共空间,满足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
深圳许多城中村,房价租金相对低廉,人口众多,市井生活繁荣,是许多低收入人群的落脚地。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许多城中村更新迭代,先被夷为平地,再种出一栋栋超高层楼房或富丽堂皇的购物中心。原住户们不得不移居城市边缘,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通勤时间被数倍拉长,进而使城市交通拥堵不堪、超负荷运行。
“城市蚁族”项目便是诞生于此背景下。张之杨带团队实地调查了地铁站周边,寻找闲置的空地或者公共绿地,设计出通过集装箱搭建的临时居住社区。
“城市蚁族”只是由集装箱临时搭建,并没有彻底解决高密度居住的问题,张之杨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出“空中城寨”项目。一般,建筑可拆分成两部分,一是建筑框架,二是空间模块。通俗解释就是,先一次性建成永久性的高密度结构骨架,配有电梯及消防楼梯、水电等设施;再将该建筑划分成一个个10米×10米×10米的空间单元。张之杨特意为这些空间单元起了个名字,叫magicbox(魔术盒)。客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空间。例如,你要开一个发廊,那么建筑师以及施工队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将它分割成一座三层的小楼。若干年后,发廊不开了,新的用户要把它变成幼儿园或民宿,所有的物料可拆掉重新回收利用。这个低碳设计方案与传统住房不同,将框架与内容分离,而不是先有内容功能,依照属性盖房子。
张之杨读大学时,经常与伙伴去罗湖的蔡屋围村,在那里流连忘返,吃饭、宵夜。那段青春岁月赋予了蔡屋围村建筑特殊的意义,在他记忆中永不褪色。但2005年蔡屋围旧村拆除,京基100和KKMall拔地而起,张之杨重返故地时,那段记忆就消亡了。
▲ “城市蚁族”设计方案
▲ “空中城寨”设计方案
城市是要发展的,但是真的不能跟自身的记忆和平共存吗?我们要发展,真的要抹去我们对城市的记忆吗?一个好消息是,自2019年始,市政府宣布城市更新政策暂缓执行。同时,在市政府主导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记忆的保存工作,建筑设计师们探索可行方案,可以将资源聚集起来,迅速实现密度需求,又能够包容自下而上的个性化生长。
“天空城寨”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方案。简而言之,便是保留原来的建筑,在它的上空建造新的房子。巨大的承重柱如同树干一般,支撑起空中的城寨!
可以想象的是,“天空城寨”实现的那一天,充满烟火气、精神图腾的城中村记忆将得以保存,它的上空“开枝散叶”,出现办公区、观景廊、餐饮店、田园花圃,多种功能被一一实现,令人叹为观止。
张之杨的建筑理想国里,一栋栋房子被“种”出来啦!
很赞哦! ( )
上一篇:孙伟东——隐形的翅膀
下一篇:王欢——把第二志愿,拼成第一精彩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