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深圳文化现代化发展建议

作者:高志忠 等 来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特区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16 人已围观


三、科技创新牵引下的“内容活化”模式,创新“文化型科技产品”
 
“内容活化”模式是指在科技创新的牵引下,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了科技特征,从而提高文化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的一种模式。在这种融合创新模式中,文化内容是内涵,而科技手段是表现,以科技的形式表现文化内涵是“内容活化”模式的精髓。在这种模式中,科技的创新运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的内容或是形成一种完全原创的文化产品。
 
“活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容的“继承活化”,其作用是将优秀的文化内容通过技术手段继续保存和传承下去(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等);二是内容的“形态活化”,主要是通过科技的运用,改变了文化内容的外在形态,使之活泼、生动并具有“能量”,如数字影像、声光电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现实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在北京故宫让文物“活”起来活动中,北京故宫的形象因各类活泼的文创产品、《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影视作品、微博微信上轻松活泼的运营语言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对深圳市而言,除了创作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外,结合深圳“设计之都”的优势,政府部门可收集整理深圳传统文化资料,开放文化设计元素,创作更“接地气”的文创产品。为深圳富有特色、观赏性强的传统文化设计Logo、制作吉祥物,以文化性、可记忆性、吸引人为核心。借助现代传播途径,如直播等展示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也是活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2018年的深圳文博会上华强方特专设两种特种电影体验项目—国内首创大型巨幕4D电影《九州神韵》与无轨寻迹式360度立体环幕电影《魅力戏曲》,通过科技赋予活力,激活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然而在文化内容活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速度远远大于文化创新的速度,内容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即便电影技术差别很大,经典的黑白胶片电影在视觉冲击感极强的IMAX(巨幕电影)面前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表现力。印刷行业的佼佼者雅昌的高仿字画再真实,在真迹面前也失去魅力。因此,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容活化”模式更加强调内容的原创力和“讲故事”的能力。在建设“内容活化”模式的过程中须避免一味追求科技的外在表现,导致失去内容创造,失去活力。
 
科技创新下的内容活化模式衍生出“文化型科技产品”。从科技产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又可以分为“软件文化产品形态”和“硬件文化产品形态”。一是基于软件技术的“软件文化产品形态”,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主要是将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或其他软件技术与文化内容进行融合,形成新的软件创意产品。突出表现为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影像、语音呈现以及互动体验,主要用以激活传统文化产品形态、展现历史人文风貌、保护与传承历史遗产。
 
二是基于硬件技术的“硬件文化产品形态”。基于硬件技术的文化产品强调将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等硬件技术与文化融合,形成具有科技特征的文化产品。比如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可能对于保护传承“固态”文化历史遗产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创意驱动下的“技术嫁接”模式,创新“文化型科技产品”
 
“技术嫁接”是指在文化创意的驱动下,注重知识性和功能性的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动通过增加文化内涵,从而使产品兼具人文性和科技性的一种融合模式。技术赋予了产品身躯,文化创意则是该产品的灵魂。
 
“技术嫁接”模式呈现为两种形态,包括有形的“文化型科技产品”形态和无形的“文化型科技服务”形态。“文化型科技产品”从本质来说是科技产品,呈现为将文化创意融入科技产品的设计研发中,以形成兼具文化内涵和实用功能的科技产品形态;更是直接表现文化内容的科技产品,科技充当外壳与载体。在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产品中,文化创意附着在产品设计外形上。无形的“文化型科技服务”是为增强文化娱乐体验而研发的科技服务。例如“全息投影”是以增强现实感为目的的虚拟技术,通过电脑生成真人般的影像,将已故的文化名人“重现”于舞台,创造一种全新的演绎内容。另一种则是处理文化内容的软件服务产品。以APP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产品则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五、推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文化战略联盟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突破主体间的壁垒来实现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汇聚和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是指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推进下,企业、政府、中介、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通过多方位交流协作,实现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有效汇聚和互动,逐渐突破彼此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深度合作。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创新,也不仅是科技产业的创新。创新已经逐步从分散、封闭的独立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
 
李凤亮教授根据实现的途径不同,把“协同创新”模式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是产业组织本身的主动创新,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表现为企业通过自主融合文化与科技要素,在产品层面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较于“内部协同”的高度自主化创新,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外部协同”则提供给多元主体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外部协同”创新是产业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从政府层面上来说,政府与企业之间在应对文物、民俗、典籍、宗教等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以及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的数字化问题上需要强强联手,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从企业的层面上说,企业为突破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可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甚至共同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深圳文化企业、传统文化研究院与深圳高校形成“战略联盟”。在高校建立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借助高校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多领域的科研力量,探寻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可能。将传统文化引入到校园,高校有茶艺社、书画社、汉服社等传统文化类的社团。从高校社团的角度来说,高校社团应该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更加主动联系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意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协同创新”模式也同样可以应用于校内或是跨校间的社团交流上。早在2010年,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及精品校园杂志社共同发起、建立了致力于高校原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各校社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打造新的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台,推动大学生原创作品的市场化进程、产业化进程的“中国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原创联盟”。同样的思维适用于传统文化社团联盟的打造,加强各校传统文化社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此外,鼓励高校学生成立基于本地传统文化的社团,为学生社团争取更多的体验机会与学习资源,如邀请深圳“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举办游园等活动,进一步宣扬深圳的传统文化;每年高校各班级都有团日活动,活动内容多为参观博物馆、企业等,可建立高校学生与深圳传统手艺人交流的信息渠道,组织走近“非遗”传承人的团日活动;创新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授学形式,深圳大学有“聚徒教学”项目,“聚徒教学”是一种以探究性教学为基础的,小范围、近距离、课堂外的精英教育模式。导师在课外专门组织部分学生形成学术团体,开展以专业能力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在传统文化领域,故宫“聚徒教学”项目组织学生与导师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故宫发展模式。可分类组建多个深圳传统文化聚徒小组,了解其历史、技艺,探究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剧本创作、旅游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可能性。高校学生具备不同的专业文化视野,也了解年轻一代的消费文化心理,其朋友圈更是上佳的宣传平台。在此基础上,举办面向高校的传统文化创新创业大赛,发挥大学生“活”的特性,孵化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创业公司。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