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深圳文化现代化发展建议

作者:高志忠 等 来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特区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16 人已围观


六、推行“文化资助+文化众筹”模式
 
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的滋生与成长,离不开金融资本助力。为促进文化企业成功对接资本市场,2018年深圳文博会期间,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文化产业专项债券及产业基金融资对接交流活动”吸引政府、券商、银行、投资机构代表以及文化企业代表参与,“文化+金融”领域的“抓手”日益增加,将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深圳市罗湖区的文创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创新性地提出“文化+金融+科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海南三亚玫瑰谷众筹项目大获成功,传统文化项目众筹可成为政府文化产业的常规体制,按照政府文化资助一定比例资金,项目方可众筹且至多不超过一定比例金额的模式,让政府的文化发展专项基金覆及更大范围、更多项目。文化众筹除获得社会资金支持外,存在引发更多人关注的意义,参与众筹者将在选择众筹项目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更加关注自己所资助的文化项目。获助项目方赠予资助者文化项目视频、电子相册、文化小礼物等作为回报,增加互动。公众对文化项目的众筹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是否予以政府文化资助的参考。
 
七、搭建文化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
 
建立和完善深圳市文化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资源的共享共建和有效利用。深化文化产业“互联网+”,推动、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建设创新与创业结合、孵化与投资结合、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文化产业双创服务平台。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创新深圳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传播模式。
 
八、发掘集传统文化内涵挖掘、视频记录、文学创作、动画改编于一体的产业链
 
利用深圳市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传统文化服务平台,直播传统手工艺的操作过程。艺人不直接销售传统手工艺产品,而经由服务平台的人进行统筹安排,甚至可以将几件相关文化手工艺品组合成一套礼品进行销售,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深圳市可以不定期地通过服务平台聚集手工艺者,举办传统手工艺展示大赛,通过直播与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并评选“十大最具人气作品”来进行大力推广。将传统文化录制成影像保存,可供研究与再创造,择有代表性的拍成纪录片,如2018年播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广受好评。
 
组织作家进行深圳传统文化采风,创作这方面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剧本等,最好是能创作出类似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样能反映一座城市个性的短篇文学作品。深圳市有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基础,如深圳作家南翔曾采访过十几位各行业的手工艺人,进行文学创作;深圳睦邻社区围绕“深圳”进行全民文学写作活动。对作家的作品进行改编,拍成多集短动漫。效仿腾讯NEXTIDEA大赛,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围绕深圳的历史故事、特色建筑、非遗文化等素材,举办深圳文化创意大赛,面向全球征集文学故事、漫画等作品,以之为文化创新驱动点。
 
九、打造“线上传统文化社区+基层民俗馆+民俗地图”的全方位文化覆盖空间
 
效仿深圳市文学“以睦邻社区(线上)为交流中心,以街道办文学内刊为文化覆盖点,以作家等文化人士为文化志愿者开展社区活动”的发展模式,打造集文化传承人交流、制作手艺视频展示、活动预告、手工艺品销售于一体的线上空间,统计深圳各街道的传统文化技艺及所在位置,绘制“深圳传统文化分布地图”,电子版地图在线上社区上传,电子地图的各个传统文化点旁附上小程序,可点击查看传统文化详情。各街道办建立民俗馆或小的民俗工作室,为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人提供一定补贴,可提供展览、进中小学课堂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企业团建手工艺学习班等服务。与城市志愿者U站合作,在U站摆放纸质版“深圳传统文化分布地图”,不定期在U站举办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丰富城市U站的活动。在部分街区设置传统食品与手工艺自助机,自助机上可播放潮俗皮影戏、万丰粤剧、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等录制视频,自助机提供传统食品与小型手工艺品的售卖服务及传统文化类图书的借阅服务。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