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图书馆无特区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侧记(一)

作者:余子牛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09 人已围观

◎余子牛:深圳南山区图书馆研究馆员
 
2003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民众陷入恐慌之中。而此时,一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讨论正牵动着每个深圳人敏感的神经。事情要追溯到2002年末。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被贴上“深圳热线”网站,立即引起网友们的热烈反响。短短数天,点击量达到数万次。文中提出了“深圳特区还特不特”的发人深省的问题。
 
2003年1月,正在广州参加广东省人代会的深圳市长专程来到南方都市报社,与文章作者“我为伊狂”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对话。市长坚信,深圳仍然是特区,还将继续“特”下去。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的文化主管部门正在酝酿推出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建设规划—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方案。今天,当我们回首当年,重新审视这一举措的时候,却发现,图书馆之城的建设与当时那场牵动人心的争论中的焦点似乎有着某种不谋而合:这也是一个“特区特不特”的命题,但它的终极目标却是图书馆无特区。2003年9月,市政府正式推出《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3—2005)三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三年实施方案》)。宣示着这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文化工程,开始付诸行动。

受众无特区:人人享受平等服务

回望1986年,深圳市图书馆建成开放。
 
这座建在市中心荔枝公园旁的图书馆,以其中西合璧的造型,与公园的水榭亭台相映成趣。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的公园已经免费向游人开放,深圳图书馆也破天荒地引入公园式服务:免证进馆和全方位开架。这一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其结果是:读者如潮,门庭若市,且长盛不衰。“深图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却并未过多地引发人们对于效益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
 
1997年3月,深圳南山区图书馆开馆。它以164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当时被媒体尊为全国最大的区级图书馆。此时,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正进入转型期,安适如常的图书馆已开始萌动着理念和服务的创新,收费与免费正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南山区图书馆却在敞开大门的第一天高擎免费与开放的旗帜,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创特色、创一流”的建馆思想,推行公益、平等、开放的办馆理念,实行多功能、全开放、虚实结合的办馆模式,公开宣称让所有人都能公平享有服务。“没有种族、国籍、年龄、性别、语言的差异,不受宗教信仰、经济能力、就业状况、教育程度的限制,无需任何证件,所有人皆可自由入馆阅览;任何民众,不受地域、职业限制,皆能办理借书证”,这如同面向新世纪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大江南北图书馆人的目光,一时间参观者络绎不绝,相关报道屡见报端。在那个西方超市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年代,媒体竟把人气鼎沸的南山区图书馆比作一公里以外的“家乐福”:“今日南山何处最火爆?知情者会说,一个是法国商人经营的‘家乐福’,一个是中国人管理的南山区图书馆。”
 
多年以后,南山区图书馆首任馆长程亚男女士在其《道器之辩—也谈公共图书馆精神》一文中写道:“图书馆精神以伦理价值、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为目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和公开应该是图书馆一切政策的主导,凭证与免证、收费与免费、权力与权利,一字之差的背后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
 
公共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精神皆是西风东渐的产物。荆楚大地诞生了华夏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精神却率先在南海之滨的特区萌芽。改革的特区,催生了改革的观念;开放的特区,孕育了开放的图书馆。
 
2003年的深圳,公益、平等免费的服务理念早已成为政府和图书馆人的共识。《三年实施方案》中,对此并无过多叙述。政府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大投入、改革体制上。
 
由于多年来“以文养文”的政策导向,深圳与全国各图书馆一样,仍然依赖有偿服务为员工解决福利待遇。为此,市政府和各区政府逐年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并在全市各区逐步实行财政统一发放津贴制度。对业务辅助项目的收入(如图书延误费等),实行“收支两条线”,逐步杜绝了收费现象。2005年,市图书馆全面清理了所有的有偿服务项目,部分需要保留的也统一上缴财政,不再和职工奖金福利挂钩。由于财政得到保障,原有的收费项目,也渐渐退出图书馆服务台。办证费、注册费在各馆逐步取消。南山区图书馆2004年6月1日起,率先实行免费上网服务。随后,各馆纷纷把上网、看碟等创收主打项目变成“免费的午餐”。不可否认,在事业单位减免行政收费、取消创收项目的过程中,政府起了关键性作用。一项统计显示,2002年政府对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的总经费投入为8147.52万元,2009年猛增至24695.902万元,增幅为203%。
 
2006年4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资7.78亿元、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的深圳图书馆新馆竣工落成。这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图书馆,不仅在建筑设计和技术应用方面登上了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制高点,更是确立了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范式:“全面开放、免证进馆、分层管理、一卡通行”。读者免证入馆,参加各种讲座、报告会、展览及其他形式的读者活动;免费办证、验证、借阅、上机、存包,享受文献传递、文献检索、网上参考咨询等数字资源服务。馆长吴晞先生曾公开向媒体表示:“深图向所有读者敞开大门,免费提供服务。无论你的身份、地位如何,有没有工作、户口、住房,衣着是否鲜亮,囊中是否羞涩,既然来到图书馆,就是渴求知识,拥抱文明,都会受到一视同仁的热情接待。”在吴先生眼中,公共图书馆实为天下之公器:“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当为典型之天下公器或社会公器。以‘天下之公器’来形容、描述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之精髓,虽未必全面精当,亦不失其要矣。”吴氏“公器理论”无疑是对现代图书馆精神最为形象的诠释。
 
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2005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当年深圳的实际人口超过1200万,其中暂住人口1035万,户籍人口171万,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80%以上。在我国国内各大城市中,深圳算得上是暂住人口规模最大、密度最高、流动最频繁的城市。这些外来人员多数聚居在工业区或城市边缘。这“边鄙之地”成了游离于图书馆服务区之外的特区。
 
遵循普惠的理念,深圳图书馆人努力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这些区域。早在1997年,特区关外的宝安区推出了“千村书库”的建设计划,由各级政府出资,在偏远的村镇和工业区建立图书馆,将该地区民众纳入图书馆服务范围。2005年,南山区在西丽街道红花岭工业区建立第一家外来工图书馆,2007年又在同富裕工业区建立第二家分馆,并正式命名为“外来工图书馆”。随后,深圳市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龙岗区图书馆也相继在偏僻的关外工业区建立多家劳务工图书馆。据2009年统计,全市已建劳务工图书馆85家。
 
同时,各图书馆也积极开展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如南山区图书馆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办图书馆,并出资为学校设计和实施读书活动,为外来工举办专场招调工、法律维权咨询活动等。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曾经感叹:到深圳来,总是会感觉到在深圳的上空飘扬着一面旗帜,你不得不驻足、注目和致敬,这面旗帜上只有两个字——公共。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