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建设的宝安表达——加强“文化钟点工”建设刍论
作者:刘明军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20 人已围观
三、加强“文化钟点工”建设,发挥“文化钟点工”的志愿者作用,弘扬义工精神,提升文化正能量
梦想是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人生是船,梦想如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任何一个民族,同样也有自己的梦想。打造深圳“三城一都”,一直是深圳人孜孜不倦追求着的深圳梦,也是深圳人的中国梦。所谓“三城一都”,即打造深圳成为“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志愿者之城”和“设计之都”。现在数百万名遍布全深圳每一个角落的“红马甲”“蓝马甲”,正让深圳的“志愿者之城”成为现实,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口号,也成了当代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十大观念之一。“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实践内容,是最普通的群众路线教育,也是最普通的心灵教育和灵魂洗礼。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魅力指数,展示着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礼教传承。
宝安的“文化钟点工”们自愿贡献个人宝贵的休息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不言苦,不言累,为满足宝安人民的业余文化娱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而提供无偿服务,日复一日,除非台风暴雨、阴雨雾霾等特殊情况,几乎从不间断。
在宝安区新安街道、石岩街道、西乡街道、沙井街道、福永街道、松岗街道的120多个“文化钟点工”活动点,每天都有人跳广东排舞和佳木斯有氧健身操,居民踊跃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这种“点对点”“面对面”的弹性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开了群众文化创新服务的先河,2013年7月,深圳市基层文化工作现场会议放在诞生第一个“文化钟点工”的宝安海滨广场举行。
凡·高曾说“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宝安区“文化钟点工”们在志愿服务活动的日子里,付出了精力和汗水,也收获了快乐,分享了幸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现在宝安区共有120个点开展了文化钟点工服务,每个点每晚平均300人次,一个晚上至少36000人次参加了健康快乐的文体活动。如果将来能铺设400个点,一天将有12万人次参加文体活动,一年将可以达到4500万人次。这是何等的文化力量。
宝安区的“文化钟点工”志愿者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宣传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提升文化的正能量,为建设志愿者之城,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广东省文化志愿者示范项目”申报中,宝安的“文化钟点工”项目以第一名高分昂首通过,并成为文化部评选出的“全国文化志愿者先进示范项目”。
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群众文化的镜面反射出社会繁荣程度,群众文化的这朵奇葩需要我们精心地培育,不断地开拓。
从“送戏下乡”升华为“播种文化”,从“选贤任能”转变成“毛遂自荐”,从“社区广场”延伸到“工厂企业”,“文化钟点工”的服务不断强化,将大大推动宝安区群文工作的开展,而文化钟点工也将从盆景到风景,从一小片的“文化植被”成长为郁郁葱葱的茂密的“文化森林”。
可以说,“文化钟点工”实践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宝安表达。文化钟点工服务模式的实践,是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重视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全体群文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结晶,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宝安自觉和宝安表达。
参考文献
[1]刘启达,刘利城,李文.广场领舞者成了“文化钟点工”[N].深圳特区报,2012.
[2]广东省文化厅.广东文化艺术论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方晓达.文化钟点工:教授广场舞取代打麻将[N].南方日报,2013.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