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全民阅读的碎片化和整体化趋势

作者:聂震宁 来源: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与时代变革 责任编辑:kysia 2023-04-20 人已围观

阅读的碎片化趋势大家都已经知道。之前已经有过不少对碎片化阅读的批评甚至是贬斥,为此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善待碎片化阅读》,主要是谈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不主张简单地批评乃至贬斥它。无论如何,碎片化阅读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再怎么百般批评它,它也回不去了。数亿部手机90% 在移动互联网上阅读,不是一番批评甚至贬斥就能使它停止下来的。手机已经是解决我们生活很多问题的主要途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途径,是主要途径。碎片化的阅读已经弥漫着我们的生活。我本人也进行碎片化阅读。我原来不用微博,觉得微博挺闹心。后来听说微信不错,用了微信,发现果然不错。是不是读微信、微博后人就会变白痴呢?这还真不好说。微信还真有许多有质量的好文章,读了是有所得的。我觉得我不仅不白痴,反过来还好像跟上时代了。

回到阅读的传统来看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只是人类阅读传统中的一种状态,早在孔子时期、柏拉图时期就已出现。《论语》毫无疑问是碎片化的,是孔子学生后来编纂起来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一段一段警句式的文章,而不是完整的论著,后来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才开始撰写带有完整研究性的东西。而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更是不主张文章写作,他和我们的孔子一样主张述而不作,那简直是碎片化到家了。我还想过,我国清朝晚期开始出现报纸,不知道那时有没有批评碎片化阅读。报纸大多数文章难道不是碎片化吗?一份报纸,一会儿东边一个县下冰雹,西边一个县杀人放火,南边一个村出了个感天动地的孝子,不是全都放在一张报纸里面吗?从文章形态看,都是碎片,虽然有编纂者的主导思想,有价值的灌输,但是毫无疑问阅读对象是碎片的。

在数字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了十分便捷的阅读新载体,它是电子书或者手机,我们读它的内容,内容好那就好,内容不好那我们就要提出来,出版业还要设法提供好的东西给受众。这才是善待碎片化阅读。我们的出版业、IT 业和通信业,应当善待读者,要提供更好的阅读产品,而不是一味株守着一种纸介质书刊。我在文章中说过,读比不读好。过去大家没有手机阅读,可也并不读书,无非在路上侃大山,在地铁上大声嚷嚷,在公交车上隔着几个人大声说话,现在不少人却是低头看手机,这是不是要比过去大声嚷嚷要好很多。有人说他们不是读书,是看视频、玩游戏。玩游戏又没妨碍别人,更没有耍流氓,总比以前要好吧。调查数据显示,数字阅读使得我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提升很多,这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问题还是有的。浏览式的、肤浅的、随意性的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休闲性阅读、信息化阅读是可以的,可如果在社会上弥漫起来,人人都不读书了,那可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因为过于轻松、肤浅的阅读对一个人智性的发育会带来问题,会造成智力弱化、思维惰性的严重后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肯定需要提倡完整的阅读、深度的思考,通过这些阅读和思考,不断地锻炼人们的思维,提升社会的创新能力。可是当下,人心浮躁,交流肤浅,已经成为时代病。尽管不是我们中国所独有,但是在我们这儿显得更明显。欧美国家的网络阅读大致还停留在博客阶段,我们早就是灵活百倍的微博、微信。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候更需要提出坚持整体化阅读趋势的原因。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推进深刻化教育,互联网时代很容易肤浅化,所以需要深刻化教育。我觉得这种说法非常切中时弊。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尤其要提倡整体化阅读。我们需要更高地提升我们国民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时候,靠只言片语的阅读,靠灵光闪现的片段,完成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一定需要阅读整体的深度的东西。善待碎片化阅读,追求整体化效应,不断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这就是我们积极开放的阅读态度。
2015 年4 月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