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阅读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学养

作者:聂震宁 来源: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与时代变革 责任编辑:kysia 2023-06-13 人已围观

谈到提高阅读力,很容易让人们以为就是要学习具体的阅读方法。一般来说,学习方法是需要的,可是阅读力更多关系到阅读主体 — 人的性情、学养、修为,因此,阅读力的提高,最根本的还是在于阅读人的能力形成。《如何阅读一本书》就重点讲述了基础阅读,强调一个读者要形成阅读的精神基础、思想基础、学习基础。《阅读的力量》更是强调阅读是心灵塑造的过程,讲阅读力首先要讲心灵塑造的过程。斋藤孝还特别强调,最重要的阅读方法是养成阅读的习惯,认为有了阅读习惯就有了最基本的阅读力。关于这一点我是特别赞赏的。千万不要只问方法不问心灵,没有良好的阅读的心灵,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一个读者获得最好的阅读力。譬如《朱子读书法》,其中讲到“熟读精思”,就是强调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其中讲到“虚心涵泳”,不仅要求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更强调了有虚心才可能有涵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要身体力行,也强调要有个人的体察,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强调的是精神状态。“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持志”则是要树立远大志向,且长期坚守。

事实上,对个人阅读力也好,国民整体阅读力也好,在阅读力的养成上,有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家庭阅读、校园阅读、社群阅读对于阅读修养十分重要。时间有限,校园阅读前面已经谈到了一些,社群阅读以后有机会再谈,今天的读书会就是社群阅读的一种形式,现在已经在很多城市社区开展起来。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修养和阅读方法。我和不少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在阅读的效果上,家庭阅读不如校园阅读,家庭阅读也不如社群阅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要更多提倡校园阅读和社群阅读。一个人的素质、习性、品行和学习习惯,与家庭关系极大。我们在孩子人格教育中过于依赖学校,忽略了家长和社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家长。报纸上曾经公布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75% 的受访高中生觉得和自己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初中生与父母的争吵增多,不愿意跟父母交流,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也害怕父母的批评和唠叨。 如果我们要追根溯源的话,可以追溯到孩子的童年。孩子人格构建的最初 6 年,是最关键的 6 年,这 6 年中家长是如何构建和孩子的沟通模式的,家长是如何养育孩子的,这些到了孩子成长的第二阶段——青春期就会显现出来。

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家庭的关系很大。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绘本《和爸爸一起读书》,从一个已经为人母的女儿角度谈她父亲如何带着她一起读书,使得她养成了良好的亲情和阅读习惯。我读了很受感动,很受启发。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在这方面也有很重要的见解。他在《幸福的种子》一书里写道:“我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到他们十岁左右,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从没有间断过。我念的书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图画书和为数众多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可以保证,到目前为止,我没对孩子们说过一句‘看书去’,但孩子们却各自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们经常听我念书,他们似乎逐渐亲身体验到,书是多么有趣的东西。在真正开始‘读书’之前,他们已经彻底地爱上‘书’了。”

一个家庭如果形成了阅读习惯,对于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谓终身受益。在一次座谈会上,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曹景行说他的阅读习惯就是家庭养成的,他认为要养成阅读习惯,不能强摁着小孩的脑袋,而是要用“浸泡”的办法养成他的习惯。我非常赞成他的意见。我本人在童年时期是开窍比较晚的。家里因为突遭变故,举家从南京迁到广西一个小县城投奔外祖母。外祖母家里生活也很艰难,家里一本书都没有。然而,所幸的是我的母亲一直是爱读书的知识女性,她有一张县图书馆的借书证,经常借书回来读,我受到了影响,跟着母亲读起书来,我的读书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

谈提高阅读力,还是要坚持从人们的阅读习惯培养起,从阅读的态度培养起,这是阅读的根本状况,是一个优秀的阅读主体不可缺少的。没有良好的阅读主体,任何具体的方法都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这是阅读学的根本。这就是说,对于阅读的价值观,要不断地说下去,对于阅读的方法论,也要认真地研究和掌握好。抓住事物的根本,再施以科学的方法,我们的阅读力一定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国民阅读状况一定能够逐步地得到改善。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