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艺术深圳”,彼此陪伴与见证的这些年
作者:尹维颖 来源:生活在深圳(南方叙事丛书 第二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6-21 人已围观
以关注人的形式,从不同的个体和视角出发“观看”“艺术深圳”,是我持续六年做的事情,这是私人角度小小的实验项目,被访者包括主办方、大学教授、画廊主、艺术家、媒体人、普通观众,等等。
2021艺术深圳:走进深圳人的生活中去!
2021年9月12日,礼拜天。我独处于自己小小的书房,空气里流淌着《D大调卡农》,眼前是喜欢的蓝色绣球花,三四天过去了,它依然鲜嫩地盛放着。有花有音乐有茶,就是属于我的好时光。
今天是2021艺术深圳的最后一天,我禁不住回望它的时间线。今年是“艺术深圳”走入的第9年,但真正聚焦于当代艺术则始于2016年,所以,我们习惯于把这一年作为“艺术深圳”的第一届。连续六年来,我的公众号“Amelie注目深圳”始终与“艺术深圳”一起成长,我算是见证者与陪伴者—
《2020艺术深圳:久违了,今年首个线下艺博会“小而美”!》《2019艺术深圳:你get到艺术家的生命线了吗?》《2018艺术深圳:国际范越来越足了!》《2017艺术深圳:有点巴塞尔的节奏了》和《通过19双眼睛,打开艺术深圳》《2016年艺术深圳:他们,把时间和爱倾注在艺术里》《2015艺术深圳:为这座城市上了一堂怎样的课?》。你们看,是不是有点像俄罗斯套娃,一环扣一环地穿越时光隧道,一路从自己的私人角度与私人体验看“艺术深圳”走过的路,还是蛮奇妙的对不对?
这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的任性,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没有必须采访与写作的压力,完全是从兴趣出发,保持着对艺术持续学习和观察的姿态,保持着如大学新生的好奇心。所以,这六年来,感觉像读了两个与艺术有关的硕士学位,哈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了艺术家、画廊主、评论家之外,身边的好几位女友,都是艺术专业的硕士或博士,也有大学教师。我有幸与她们同行,简直是一对一的浸泡式的观察、学习和思考,这是何其幸运的事。
2021艺术深圳,我连续两天与艺术家李蕾、蒯连会和艺术评论家向钰在一起,她们中,有两位是湖北美院的硕士,一位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我们一起吃饭、喝茶与酒,一起泡在会展中心6号馆,随性地在喜欢的作品前停留,讨论着不同作品在材质、技法和表达上的创新,我们共同在乎的是,一件作品不仅在视觉上,更重要的是在思考上有情绪,有人味儿,有能够与自己发生关系的连接点,有跟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发生碰撞的那个奇妙的火花。更为重要的是,作品始发于原创而不是模仿,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观察紧密相连。
这一年,我的状态更为放松,不求大而全,只求脚步跟着眼睛,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遇到的一切,自然而然地让它们走进心里。如果有时间,就顺其自然地写下部分冒出来的文字,没有感觉的话,完全不会强求要输出大而全的所谓专业观点,丝毫不给自己这个压力。像学生一样,把自己全身心地投放于这个浓缩的艺术场当中,看展、会友、听何多苓老师的讲座,获得度假般的心境和情意。
六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登场的,包括周力、薛扬、爱美丽、KENNA、蒯连会、张妮等,我们都是一起看着“艺术深圳”如从婴儿到孩童的成长,每一步都在见证与陪伴。基本上每年都会在观展间隙与好友薛扬聊长长的语音微信,我们尤为在乎“艺术深圳”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意义,喜欢看到它持续为深圳的艺术生态注入能量,喜欢看到更多的普通观众渐渐地爱上艺术,并把看展览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我有关“艺术深圳”的文章里,你们会看到“国际化”“巴塞尔”“时间与爱”“小而美”等字句,其实更多的是,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如同家人般,作为深圳艺术圈内的一分子,希望能够对这座城市的艺术博览会给予更多的呵护、鼓励、支持与包容,希望它日渐壮大,想要放大它所有好的部分,把需要改进的部分默默地记住,比如对标香港巴塞尔,我们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好的藏家培育、活动举办需要更为国际化,等等。
2021艺术深圳:走进深圳人的生活中去!
2021年9月12日,礼拜天。我独处于自己小小的书房,空气里流淌着《D大调卡农》,眼前是喜欢的蓝色绣球花,三四天过去了,它依然鲜嫩地盛放着。有花有音乐有茶,就是属于我的好时光。
今天是2021艺术深圳的最后一天,我禁不住回望它的时间线。今年是“艺术深圳”走入的第9年,但真正聚焦于当代艺术则始于2016年,所以,我们习惯于把这一年作为“艺术深圳”的第一届。连续六年来,我的公众号“Amelie注目深圳”始终与“艺术深圳”一起成长,我算是见证者与陪伴者—
《2020艺术深圳:久违了,今年首个线下艺博会“小而美”!》《2019艺术深圳:你get到艺术家的生命线了吗?》《2018艺术深圳:国际范越来越足了!》《2017艺术深圳:有点巴塞尔的节奏了》和《通过19双眼睛,打开艺术深圳》《2016年艺术深圳:他们,把时间和爱倾注在艺术里》《2015艺术深圳:为这座城市上了一堂怎样的课?》。你们看,是不是有点像俄罗斯套娃,一环扣一环地穿越时光隧道,一路从自己的私人角度与私人体验看“艺术深圳”走过的路,还是蛮奇妙的对不对?
这是一位艺术爱好者的任性,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没有必须采访与写作的压力,完全是从兴趣出发,保持着对艺术持续学习和观察的姿态,保持着如大学新生的好奇心。所以,这六年来,感觉像读了两个与艺术有关的硕士学位,哈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了艺术家、画廊主、评论家之外,身边的好几位女友,都是艺术专业的硕士或博士,也有大学教师。我有幸与她们同行,简直是一对一的浸泡式的观察、学习和思考,这是何其幸运的事。
2021艺术深圳,我连续两天与艺术家李蕾、蒯连会和艺术评论家向钰在一起,她们中,有两位是湖北美院的硕士,一位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我们一起吃饭、喝茶与酒,一起泡在会展中心6号馆,随性地在喜欢的作品前停留,讨论着不同作品在材质、技法和表达上的创新,我们共同在乎的是,一件作品不仅在视觉上,更重要的是在思考上有情绪,有人味儿,有能够与自己发生关系的连接点,有跟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发生碰撞的那个奇妙的火花。更为重要的是,作品始发于原创而不是模仿,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观察紧密相连。
这一年,我的状态更为放松,不求大而全,只求脚步跟着眼睛,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遇到的一切,自然而然地让它们走进心里。如果有时间,就顺其自然地写下部分冒出来的文字,没有感觉的话,完全不会强求要输出大而全的所谓专业观点,丝毫不给自己这个压力。像学生一样,把自己全身心地投放于这个浓缩的艺术场当中,看展、会友、听何多苓老师的讲座,获得度假般的心境和情意。
六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登场的,包括周力、薛扬、爱美丽、KENNA、蒯连会、张妮等,我们都是一起看着“艺术深圳”如从婴儿到孩童的成长,每一步都在见证与陪伴。基本上每年都会在观展间隙与好友薛扬聊长长的语音微信,我们尤为在乎“艺术深圳”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意义,喜欢看到它持续为深圳的艺术生态注入能量,喜欢看到更多的普通观众渐渐地爱上艺术,并把看展览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我有关“艺术深圳”的文章里,你们会看到“国际化”“巴塞尔”“时间与爱”“小而美”等字句,其实更多的是,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如同家人般,作为深圳艺术圈内的一分子,希望能够对这座城市的艺术博览会给予更多的呵护、鼓励、支持与包容,希望它日渐壮大,想要放大它所有好的部分,把需要改进的部分默默地记住,比如对标香港巴塞尔,我们需要更加专业的服务、更好的藏家培育、活动举办需要更为国际化,等等。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