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文博会

作者:《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编写组 来源: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大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振兴。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充分展示文化产业发展深厚底蕴与发展潜力是文博会的使命之一。开展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文化演艺与互动体验项目,举办非遗高峰论坛;将以“沉浸式数字文”为主题,呈现“非遗+展演+夜市+剧本娱乐+行业论坛”等多个看点。进行深度场景创作,让人们在体验中感受古墟非遗文化精髓,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国际化。突出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3年设置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文化旅游展区、文化消费展区三大展区。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展区细分为欧洲展区、亚洲展区、中东地区展区、非洲展区、拉美地区展区和文化进口贸易展区。有来自法国、巴西等50个国家和地区、逾 300家海外展商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展,国际参展机构数量创新高。除主会场的国际化程度创新高外,2023年文博会的分会场同期还举办了一系列与国际对接的活动。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分会场坚持面向海外市场,聚焦对外文化贸易议题,积极探讨和开拓国际市场。
 
 
三、文博会未来发展的展望
 
赋予浓厚的数字文化。大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进展会数字化建设。文博会将会继续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展示和推广国家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重大平台、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同时,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的参展,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表明对数字化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无论是企业竞争还是国家产业博弈,得数字化者得天下。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数字文创“小水滴”……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上,数字文旅新业态、新应用、新体验扑面而来。首设“数字中国”展区,以“数字中国——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新成果。其中裸眼3D秀是一大亮点,让观众真切地体验文化数字化的魅力。
 

▲图2 2023年数字中国馆
 
继续加大发展文化产业。2019年的文博会,只有一个文化产业综合馆,2023年新增一个,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和B馆,在数量上占了1/3。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其文化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通通在10%以上,而中国的比重在5%上下,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必须下好的一个棋子。文化产业崛起了,也会对其他产业起到反哺作用。在这方面,深圳是一个很好的榜样。2004年首届文博会举办时,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不足3%,此后的19年中,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2022年规模突破 2600亿元,占深圳全市生产总值的8%。深圳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占人口比例超过5%。深圳还是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设计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数千亿元。深圳的成功经验说明,文化产业可以作为一支强力杠杆,在促进就业、赋能制造业、提高软实力方面可堪大任。
 
 
案例点评
 
回望2004年,深圳文博会已走过近20年征程,以“博览与交易”为永恒主题的深圳文博会,在不断刷新我们对行业发展认知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理念与方式。深圳文博会不断完善质量型、内涵式办展模式,全力打造文化产品与项目的展示和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更多排头兵企业将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知识链接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出版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承办的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每年5月在深圳举行。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衍生出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

很赞哦! ( )

上一篇:爱阅之城

下一篇:中国油画第一村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