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
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
图书联合采编
文化服务全市图书联合采编历经数据分析、规范编制、平台搭建、人员培训、逐馆加入、数据清理、OPAC升级等步骤,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的图书联合采编和联合保障体系。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深圳文献港
文化服务深圳文献港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建设,定位为深圳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不同类型、各具优势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实现文献资源整合,建立起全市多馆联合服务,提供覆盖领域更广、更深入的文献信息服务,提升深圳地区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以及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可
2024-09-03
阅读更多 -
阅读积分
文化服务阅读积分指根据《“图书馆之城”读者阅读积分构建方案》,读者在“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各个服务点,借阅文献、捐赠换书、参与活动和志愿服务所获得的积分。阅读积分旨在激励读者阅读,增强用户黏性,同时基于阅读积分体系,可提供个人阅读积分查询和生成各类排行榜,鼓励读者参与各项阅读活动,支持各馆依据积分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活动。
2024-09-03
阅读更多 -
新书选借
文化服务2014—2022年,统一服务体系各市、区图书馆新书选借累计服务读者23.26万人次,借出图书77.12万册次,人均每年选借新书3.32册。
2024-09-03
阅读更多 -
文献转借
文化服务2017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推出文献转借服务,读者可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和“深圳图书馆|图书馆之城”微信服务号,在“我的图书馆”功能体系中,操作文献转借。
2024-09-03
阅读更多 -
文献预借
文化服务2008年,文献预借依托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网点及其文献配送物流开展服务,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读者欢迎。随着“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的深化,文献预借服务逐渐向多馆多库联合服务方向发展,全市多个市、区图书馆相继加入文献预借服务体系。2017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深圳图书馆推出快递到家服务,将文献预借服务延伸到读者家中。
2024-09-03
阅读更多 -
粤读通
文化服务粤读通是依托广东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广东省身份统一认证平台,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全省21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建设,实现区域内读者用户信息互联、互通、互认,有效促进馆际间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共享,为读者提供全省范围内公共图书馆“一证通”的服务。
2024-08-27
阅读更多 -
虚拟读者证
文化服务虚拟读者证是相对实体读者证卡而言的读者证,一般为二维码形式,可依托移动设备实现认证,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
2024-08-27
阅读更多 -
鹏城励读证
文化服务鹏城励读证是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免押金借阅的读者证。读者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在全市任一公共图书馆人工办理,或持二代身份证在自助办证机、自助图书馆自助办理,或通过市、区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办理。已持证读者可持本人有效证件前往市、区图书馆变更读者证类别为鹏城励读证。
2024-08-27
阅读更多 -
文献传输(轨道小车)系统
文化服务深圳图书馆北馆引进了文献传输(轨道小车)系统,将位于地下负3层至负1层的密集书库和位于地下的大型智能立体书库,与全城预借配送工作站、服务区预借取书服务台、服务区图书调阅服务台串联在一起,帮助馆员高效完成读者文献预借、调阅等服务,优化读者用户体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2024-08-27
阅读更多 -
智能立体书库系统
文化服务深圳图书馆北馆引进存储设备为堆垛机的立体书库,设计存储容量超350万册。南山区图书馆引进存储设备为“机器人+穿梭车”的立体书库,设计存储容量60万册。
2024-08-27
阅读更多 -
图书分拣系统
文化服务图书分拣系统是基于条码或RFID技术,实现图书多维度归类、分箱和配送的专业化系统。图书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识别系统、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等部分组成。
2024-08-27
阅读更多 -
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
文化服务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是专业化的图书馆业务管理辅助工具,应用于图书类资产的清点工作。图书盘点机器人系统通常由盘点机器人、RFID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后台系统几部分组成,可实现全天候、全自动盘点在架图书,可为图书馆提供详细的资产报表,可及时发现盘点区域内图书的在架数量、错架数量、乱序数量等情况,进而生成直观的资产视图,以便馆员进行处理。
2024-08-27
阅读更多 -
智能书架系统
文化服务智能书架系统指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识别技术等智能科技手段,具备对在架文献进行实时精确揭示能力的书架系统。智能书架系统主要由书架、主柜(含查询机)、识别装置、文献指引装置和交互平台组成,具备图书监控、清点、定位查询、错架统计等功能,具有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
2024-08-27
阅读更多 -
自助服务系统
文化服务自助服务系统指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感知识别技术等智能科技手段,自动识别各类读者标识和文献标识,实现自助借还、自助办证等功能的图书馆服务系统。自助服务系统通常由支持标准协议的自助服务设备(客户端)、支持标准协议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后台服务及数据库系统构成。
2024-08-27
阅读更多 -
ULAS-API
文化服务在依托“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LAS)基本实现“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基础上,深圳图书馆为提升平台的开放性,针对各馆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技术支撑,共同构建统一服务体系和技术发展生态,于2015年全面启动了ULAS-API开放平台建设,对外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接口调用服务,涉及认证类、业务类和数据类等。
2024-08-21
阅读更多 -
ULAS-OPAC
文化服务OPAC即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是一种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联机检索系统,用户可以不受空间地点限制而查询各图书馆的资源。ULAS-OPAC是依托“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LAS)构建的全市馆藏资源联机检索系统,是构建全市文献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
2024-08-21
阅读更多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文化服务深圳图书馆自2015年针对门户网站系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2017年又将“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LAS)纳入等级保护工作范畴,并统一定级为二级。截至2022年,已连续七年通过等级保护测评。
2024-08-21
阅读更多 -
RFID
文化服务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2024-08-21
阅读更多 -
ULAS
文化服务ULAS即深圳“图书馆之城”中心管理系统(United Library Automation System),是统一服务技术平台的核心软件系统,其功能覆盖图书馆各个业务领域,适应城市图书馆一体化的多层级、高并发、分布式、多平台应用场景,且持续升级重构,主动拓展新领域,不断整合外部系统。
2024-08-21
阅读更多 -
统一服务技术平台
文化服务统一服务技术平台,又称“统一技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在实施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过程中,整合各馆的读者、书目与馆藏等数据,按照统一模式构建和运行管理的网络化计算机系统,是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与技术保障。
2024-08-21
阅读更多 -
垂直总分馆制
文化服务垂直总分馆制是一项在全国图书馆界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总分馆建设模式,其核心是在总分馆制基础上,实现总馆对人、财、物的一体化垂直管理。
2024-08-16
阅读更多 -
总分馆体系
文化服务深圳较早就提出并开始探索总分馆建设模式,体现了深圳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性思考和战略性选择。2012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印发的《深圳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以城市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读者需求为依据规划建设公共图书馆及其基层延伸服务体系,总分馆图书资源统一采购、统一分配,工作人员统
2024-08-16
阅读更多 -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
文化服务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是由深圳市、区图书馆联合创建,由市文化主管部门主持,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馆长共同参加的工作机制及重大事项议决机制,旨在有效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加强政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沟通协调,协商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024-08-16
阅读更多 -
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
文化服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是基于“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效”原则,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统一部署,面向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统一标准、分级评估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界公认的评价体系和国家级荣誉。
2024-08-16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