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科学 > 科技机构成果 科技机构成果

扫码关注

紧紧抓住研发“牛鼻子 ” 恪守科研机构的边界

作者:王小广主编 杨柳著 来源:源头与活水 :新型科研机构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3-03-24 人已围观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先进院在产业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第 一,聚焦于工业技术开发,尤其是辐射广、包容性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 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开发,较少纯基础研究;第二,定位于公立的研究机 构,不与一般企业争利。前者保证了深圳先进院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专 注于关键技术商业化开发;后者保证了深圳先进院的公益性,当技术开发 成熟能够量产后,给一般企业转让技术成果,而不是全都由自己生产经营。以低成本健康产业为例,最初并没有企业愿意涉足,因为投入太大, 周期很长,收益较低,虽然倡导低成本健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没有企 业愿意做这样的生意,因此,深圳先进院开发出共性技术,培育相关企业,成立产业联盟,一步步催生出一个市场容量超百亿元的低成本健康产业。

同样,深圳先进院超前预见机器人生产,提前行动,说服深圳市政府 发展相关领域。由深圳先进院牵头成立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先进院 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担任协会秘书长,该协会每年发布《深 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相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深圳市机器人企业 的个数从 10 年前不到 100 家,增加到 2018 年的 649 家,机器人工业总 产值增长到 2018 年的 1178 亿元,成为深圳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圳先进院看到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深圳的大学研究 机构和相关企业也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的研究和服务,建立地方学术性组织,与国内外科学领域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资源对接。因此,2018 年 7 月,由深圳先进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深圳市机器 人协会等 8 家单位及 70 多位活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带头人共同申请成立了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2019 年 4 月 9 日,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正式揭牌, 深圳先进院集成所所长李光林担任该学会的理事长,当天还举办了“2019 深圳国际机器人和智能系统院士论坛”,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机构与产业界 的高端学术交流。

▲深圳先进院累计培养了来自15 个国家和地区的735 位博士后、7000 多名研究生
 
樊建平胸有成竹地说:“在新出来的领域、未来的战略性产业领域我们要布局,我们要占领,但是那些正在红火的领域,也就是进入到产业化 高峰的领域,也不能没有我们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合作参股, 但不求控股。我们既然自己起了头,不可能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就撤出去, 保留一点股份在企业里,一方面,可以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地获 得来自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分享企业发展的利益,用来 补充本部对前沿技术研发的经费,形成良性循环。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在 深圳先进院本部做的永远是产业最前沿的技术研发。我们紧紧抓住研发这 个‘牛鼻子’,恪守科研机构的边界。”

深圳先进院的资本板块才起步几年,目前已经形成包括由天使投资、 风险投资组成的资本保障体系,基金实现向深圳先进院内部项目适当倾 斜的市场化运作。未来在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 资)、IPO(首次公开募股)等方面将不断完善,实现专业化、体系化、 市场化,关注新三板和创业板,参与科技金融创新。

由此可见,深圳先进院较好地把握了“产学研”体系的核心环节,牢 牢围绕“科教协同”的核心,产业和资本板块都是为科教核心服务的。正 因为他们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完成其战略使命。这与国 内外很多科研机构界限不清、混业经营、过度商业化、低水平重复研究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