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陈谭清:见证仙湖植物园“茁壮成长”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9 人已围观


 

 
当我在恩施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在南粤大地上吹拂。深圳离我的老家紫金县很近,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憧憬让我十分向往深圳。
 
在特区建设大潮中来到深圳
 
当我在恩施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在南粤大地上吹拂。那时我常常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深圳的新闻,深圳离我的老家紫金县非常近,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憧憬让我十分向往深圳。
 
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正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急需各类人才。当时,恰逢我读高中时的校长在深圳市教育局任职,他推荐我到深圳市园林总公司工作,于是我便申请调来了深圳。
 
到了深圳市园林总公司后,公司总经理给了我两个工作选择:一个是深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城区,条件比较好;另一个是当时正在筹建的仙湖植物园,在山里,条件比较艰苦。
 
筹备之初的仙湖植物园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当时想:反正我都是从山里出来的,在山里工作根本不算什么,况且我也爱做跟植物分类相关的工作。于是在1984年底,我到了仙湖植物园。
 
参与仙湖植物园建设工作
 
早在1983年初,仙湖植物园就成立了筹建办,完成了总体规划示意图。1984年底,园林公路正式破土动工开始建设,与此同时,植物园苗圃场的育苗工作也热火朝天地开展了起来。
 
我刚到仙湖植物园时,植物园的基础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早期的建设者们已经做了很多相当好的基础工作,但建设植物园任务重,仍有大量基建工作和植物引种培育工作需要完成。
 
在荒野山林中开创一片天地,个中艰辛可想而知。那时,为了便于工作,植物园的职工们常常是石头做凳地做桌,干到哪就在哪吃饭。不分男女,不分领导员工,苦活、重活都是齐上阵。
 
基建工作辛苦,植物引种培育工作也是时间紧、任务重。当时,在建设竹区时,我们从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引进了各种竹子,但还缺少一种“人面竹”。为了引进“人面竹”,我们先是到成都竹子种类最繁多的望江公园询问,但是望江公园没有这个竹子品种。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在四川宜宾找到了“人面竹”,最后几经周折才运回来。那时,西双版纳植物园有很多好的竹子品种,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每个植物专类园都有各自的要求,虽然说不用引进全国所有的植物品种,但是主要的植物品种必须引进,一方面是做植物科研,另一方面也是满足市民科普和观赏所需。所以在建设植物专类园的过程中,我们奔波于全国各地,引进了上千种植物。
 
奋斗5年推动植物园开放
 
1988年5月1日,阳光明媚,一大早,仙湖植物园的员工们就聚集在了植物园新建的门楼周围。当天上午10时,我作为仙湖植物园主任宣布:“深圳仙湖植物园正式对外开放了!”为了这一天,所有仙湖人已经艰苦奋斗了整整5年。
 
那时,植物园已建成棕榈区、竹区、百果园和水景园4个植物专类园,引进各类植物近2000种,建成了10多个景点,给市民休闲旅游提供了一个新的去处。
 
但是,按照仙湖植物园的总体规划,植物园拟建15个植物专类园,所以尽管植物园对外开放了,我们却丝毫不敢懈怠,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后续的筹备建设中。
 
湖区和庙区是植物园当时的热门景点,且道路贯通,于是现在“天上人间”景区所在的地点就成了当时植物分类园的首选地点。而我们那时还不清楚该地适合建哪类植物专类园,为了在不破坏该地自然生态的情况下进行调研,我和基建科的同事从侧面斩荆处开辟小路,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深入勘察,最后在此地建设一个阴生植物园的构想逐渐成熟。
 
在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成了阴生植物园,还在其周围建设了珍稀树木园、天池、桫椤湖等,整个区域宛如人间仙境。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