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周创彬:参与并见证核电事业高速发展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记忆:1949—2009》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我喜欢挑战自我也敢于接受重大任务,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才能让自己持续进步。
 
细致入微做好每一项工作
 
我认为,取得操纵员执照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磨练和积累。核电站主控室的操纵员就好比飞行员,责任重大。在担任操纵员期间,我总是细致入微做好每一项工作,曾发现和消除多处设备隐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998年,有一天我上夜班,大亚湾1号机组在逼近临界过程中,遇到化学溶剂控制箱水位出现异常且不断上涨的情况。为防止出现意外,我们暂时把稀释流量从每小时27吨减少到每小时16吨,以稳住溶剂控制箱的水位。但是,这与每小时27吨的最大设计稀释流量偏差很远。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异常情况?职业的敏感性让我对此产生怀疑。向有关人员求证后,了解到以前也曾发生类似状况,但当时认定是一个三通阀有内漏。我心里产生很大怀疑,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内漏,这又是怎样产生的?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我查阅系统流程图并找相关人员分析问题根源,经过仔细研究,我初步判定不是三通阀内漏,而是水通过一个安全阀又进入容积控制箱。现场检查后,果然发现另外一个安全阀不断地在振动,能清晰听到该阀门动作的弹箦声,进一步检查发现是过滤器堵塞所致。这间接验证了我的推断,设备故障顿时消除,核电机组又恢复了正常运行。
 
如果当时错过这个宝贵时机,操纵员很难再有机会捕捉到这个安全隐患。还有一次台山核电站进行冷态功能试验时,我及时发现稳压器安全阀主阀体盲塞密封不能承受一回路抽真空的问题,连设备厂家和供应商都没注意到,这一发现得到法国专家的称赞。
 
攻坚克难,终于填补技术空白
 
2004年,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第一次实施完整的“十年大修”,其中一回路水压试验是特大型核安全相关的高难度试验项目,也是首次在国内核电商运机组进行,实施过程复杂,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极其严格,当时这个重担落到了我的肩上。
 
为顺利完成任务,在短短4个月准备时间内,我不分昼夜为“十年大修”新编了约500页的总体运行程序。不懂法语的我,硬是依靠扎实的技术功底,把一本法语的操作程序啃了下来,之后我们写出《一回路水压试验》总体运行程序,还创造性地将运行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编写到程序中,并对其中多项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指导,填补了国内大型核电机组无水压试验运行程序的空白。
 
印象中我组织编写“十年大修”的专用文件包多达138份,都是总体程序调用的子文件,一共要用12个文件夹才能装完,任务的艰巨性和巨大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这套程序能在保障大修质量的同时大大节约工期,对国内同类核电站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相关成果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敢于迎接挑战接受重大任务
 
紧接着,我在2005年又迎来新的重大挑战。当时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作为中广核CPR1000堆型的示范电站,将用数字化先进主控室取代传统模拟主控室,需要研发全新数字化运行程序,相关尝试在国内是第一次,而且工期紧、难度大。
 
我喜欢挑战自我,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才能让自己持续进步。为了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我带领总体程序数字化小组持续奋战。整个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这个状态持续了一年多,我的头发几乎都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吸收国外核电站的先进理念,我们不仅研究出一套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方法,还在该领域实现多项技术创新,最终攻克核电站数字化运行操作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多项发明专利,相关专利还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更重要的是,科技成果还推广到红沿河、宁德和阳江等核电站,有效解决了我国核电站自主运营的核心关键问题,为核电批量化建设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