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潘昊:在华强北逛了一圈就决定留下来创业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29 人已围观



 
正如“柴火”所寓意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柴火创客空间旨在为创客提供自由开放的协作环境,鼓励跨界交流。
 
发起成立柴火创客空间
 
创业初期,在深圳做创客的并不多。我去过海外的一些创客空间,感觉创客环境很好,中国其实非常需要这样的一片“土壤”。于是在2011年,深圳第一家创客民间组织——柴火创客空间成立,我是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的联合发起人之一。正如“柴火”所寓意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柴火创客空间旨在为创客提供自由开放的协作环境,鼓励跨界交流。
 
创立柴火创客空间的另一个原因是想为一些创业者提供一定的支持。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除了可以从柴火创客空间获得研究场地和设施外,还可以参加由柴火创客空间举办的主题活动,跟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当年的3D打印机就是几个人在创客空间突然心血来潮,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的成果。
 
在柴火创客空间,我还见到了不少潜在的客户,也见证了创客群体的壮大。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对柴火创客空间进行了升级,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能够跟创新资源以及创客产生系统性的持续交流。目前,柴火创客空间拥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会员,空间已落户深圳、东莞、成都和石家庄4座城市,结合不同城市的产业特色,致力于引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城市传统产业升级。
 
引入“制汇节”促进全球创客交流
 
2012年4月,我们向美国MakerMedia杂志社申请,获得了在深圳举办“制汇节”(MakerFaire)的官方授权,创客盛会第一次被引入国内。其实不管是成立柴火创客空间还是引进“制汇节”(MakerFaire),起因都是我们觉得“太寂寞”了。
 
2015年6月19日,由深圳市政府主办的2015国际创客周活动在深圳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深圳“制汇节”是国际创客周的主会场,3天的活动吸引了全球19万人次观展体验。之后每年的6月,深圳都设立国际创客周,吸引全球创客在深圳相聚,推动海内外创新交流。
 
在我看来,深圳本身已经是“创客之都”,这里有完整的电子和制造业产业链,吸引了无数的科技创新者从全球来到深圳,将想法变成商业产品,如今的深圳被称为创客的“好莱坞”。作为一名资深创客和创业者,我由衷感谢深圳为创业者提供的多样化“双创”环境,让每个创新者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
 
10年前,大家也不知道什么叫“创客”。但10年之后,整个社会都十分支持创新创业。在我眼中,创客是一群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愿意把想法付诸实践,并享受制造的过程。这和深圳“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是一致的。深圳是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