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陈焕: 罗湖桥上快门声声见证口岸变迁(一)

作者:陈焕 来源:《难忘那些春天的故事 口述罗湖 1979—2019. 上》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9-26 人已围观

作者简介:陈焕,1948年出生,广东韶关人。1968年入伍到深圳边防检查站工作,在边防保卫岗位19个年头,负责摄影录像、闭路电视监控工程、计算机系统运行和通信等工作。1986年底转业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1997 年因工作需要派驻香港,常年往返深港两地,直至2009年退休。

人车拥堵混行,口岸改造提上日程

1979年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经历了几件难以忘怀的事情。

那年春节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入境人数要比往年多很多。大年二十九这一天,我拍摄了一组旅客入境各个环节的组照。下班时已是大年三十了,回家休息三四个小时又接着上班。上午9点,当时的深圳边防检查站站长卢永基指示我去北京的公安部边防总局领取录像机。自此,我又多了一项工作内容—— 录像。

那时候,从上海、河南、湖北始发的“三趟快车”,满载着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供港鲜活物资,停靠到原深圳北站(今罗湖区笋岗街道的笋岗站),经过重新组编后,由我们的机车拉着送到罗湖口岸,然后交接给香港的机车,保障香港市民的“菜篮子”供应。1979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那天,装有供港物资的火车还没来得及拉走,就堵住了铁路。当时,从香港进来的旅客人山人海,分别要去广州、深圳、汕头、惠阳等地。旅客在检查棚检查完后,被右边装有供港物资的火车堵住了。前面大量旅客挤在候车室,走不动。


▲20世纪80年代初,停靠在原深圳北站(今罗湖笋岗站)的装有供港物资的列车(陈焕 摄影 )

那天11点半,我下班到楼下一看,到处都堵塞。我就跑回办公室把录像机拿上,从拥堵的源头——候车室开始录像,堵到哪我就录到哪。录完后,我准备回办公室,看到天上乌云飘来。很快下起雨来,旅客没办法走,有些蹲在火车车厢底部躲雨。但是火车上装着猪和牛等家畜,哪躲得了雨。猪在雨中动来动去,站在旁边的旅客被猪屎、猪尿弄得脸上、头上到处都是。蹲在车底的旅客被车上流下的水弄得一身脏,臭烘烘的。

旅客无奈的表情,以及小孩哭闹的声音画面,我也录了下来,自己也被淋成“落汤鸡”。当时,我心里十分难受,心想:我可以回家换衣服、吃午饭,而这些旅客还要在雨中等多久?中午饭也吃不下,我就直接回了值班室。当我跨进门时,屋里所有人都惊奇地看着一身湿漉漉很是狼狈的我。我把录像放给大家看,值班室所有人看完都震惊了。正是这件事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促成了后来罗湖口岸的改造。

1979年到1984年间,深圳的口岸不多,罗湖口岸是旅客往来深港唯一的口岸。虽然这期间没有再重现1979年清明节的拥堵场面,但遇到节假日堵塞情况都比较严重,广州、珠海、汕头以及海南岛的秀英、八所边防检查站都派员到罗湖来帮忙。我们全站官兵都在春节停止休假,集中精力保障旅客顺利通关。1985年后,经过改造的罗湖口岸盖起了新联检大楼,从此再也看不到排长队的现象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