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陈焕: 罗湖桥上快门声声见证口岸变迁(二)
作者:陈焕 来源:《难忘那些春天的故事 口述罗湖 1979—2019. 上》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4-09-26 人已围观
1984年前的罗湖口岸,各联检单位的住宿和办公环境都比较差。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慢慢好转,口岸也慢慢有了变化,但改革开放前的改造力度不大,适应不了大量旅客出入境的需要。当时在正常情况下,罗湖口岸上午8点开闸,下午4点关闸。由于场地小、设备落后、出入境手续相对复杂,旅客通关一般要个把小时。鉴于1979年清明节的拥堵情况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同年底,站里考虑安装监控系统,卢永基站长让我开始准备资料。
深圳边检的第一套监控系统在1980年初开始筹划安装。这一年,珠海拱北边检站安装了监控系统,8月前后广东省边防局技术处组织我们去参观学习。回来后,我根据罗湖的实际情况写了第一份报告。11月,报告提交到省边防局,得到批准。1982年1月,我写出第二份报告,即具体的设备数量及款项,也很快得到批准。
罗湖口岸在1982年6月开始安装监控系统,1983年初验收合格并正式启用。这套系统的使用,为边防检查工作解决了不少问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当时国内少有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我与这套系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为我不单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筹划者和具体实施的负责人。从旅客进入罗湖桥到离开查验现场,整个流程都能从监控中看到,为适时调整勤务起到很好的作用,也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多提供了一份保障。
▲1982年,深圳边检第一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图为技术人员在测试设备(陈焕 摄影)
▲在新设备启用前,查验出入境手续需要手写(陈焕 摄影 )
改革开放后,旅客通关查验设施也朝着现代化发展,边检用计算机系统解决了许多通关查验的问题。1983年,我参加了边防总局开的一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共有18个省、市的25人参加,主题是“利用科技加强边防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边防检查现代化”,主要讨论怎么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查验出入境手续需要工作人员手写的麻烦事。
这个会开完以后,罗湖口岸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正式起步。我们边检站派了30个人到中山大学去学电子计算机,还有15个人被送到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学电子技术。后来,又从这批人中选了一些到北京甚至日本再学习,成为骨干。后来,罗湖口岸就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查验的问题,旅客直接拿着卡,通过人脸、指纹识别就可以通关了。
同时,通关环境也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改变。1979年底到1980年,老的罗湖桥东边架了一座人行桥。从那时候开始,人和车分开了。1985年6月14日落成启用的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建筑面积70623平方米,高12层。新大楼建起来,场地大了,设备更新了,彻底改变了大排长龙现象,通关畅通多了。从此,从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通关速度从原来的个把小时变成几分钟。
在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建造的同时,人行桥也新建了。整座桥分成两层,出、入境分开,底下这一层入境,上边这一层出境。2002年,这座人行桥又改成现代化的密封式新桥。
▲2003年9月,百年罗湖桥完成历史使命(陈焕 摄影)
2003年9月28日,为适应深港两地经济建设和深圳河防洪需要,百年老罗湖桥被拆迁沿轨道平移到旁边18米处的香港路段,作为文物永久安置,代之以“年轻力壮”的新桥。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