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近现代史事 近现代史事

扫码关注

1890—1940年,深圳,生活日常

作者:蒋荣耀、南兆旭 来源:《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1-05 人已围观



 
历史上,深圳和香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农业。这一地区曾经“因盐而兴”,东晋时曾设郡于此。自唐到元,这里还是重要的天然珍珠的采集基地,后因天然珍珠资源枯竭,商业也不十分发达。尽管从乾隆年间开始,岭南地区包括新安的乡村市场数量大幅增长,但普通人的生活仍然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
 
这就使得农业变得非常重要。不过即便到了19世纪末,农业生产水平仍然低下,加上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两百年间约增长了十倍,土地已经严重不足。
 
农业不发达,首先表现在农业工具落后上。翻地用的是传统木犁,由底部单横梁、撑杆和叉杆构成。农民拖着犁到田间,役畜在前面走。犁地的目的是挖开土地,之后再用耙把土地抚平。耙由两排铁齿(一排前一排后)和两个通过横木闩连接的直柱组成。
 
水稻是这里最重要的农作物。虽然雨水丰富,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人工灌溉,这里的农民会使用水车将地势低洼处的水引到旁边的田地。不过,有些年份从播种时就没有足够的雨水,水渠干涸,收成就非常差,饥荒年景,稻谷涨价,人们没有足够全家食用的粮食,偷窃和抢劫也会增多。
 
近代,这一地区农业一般会有三季收成,两季是水稻。第二季水稻10月收成后将种麦子,到来年春天收割。
 
除水稻和小麦,农民还种山药、大豆、甘蔗和土豆等。这一地区也是热带水果盛产地,著名的水果包括荔枝、龙眼、杧果等。
 

 
墟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同时发展市场也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明清时期,中国大约有3万多个墟市。岭南地区的墟市,在雍正、乾隆时期呈爆发式增长。“墟”与“市”的概念也不一样。墟的规模大,市的规模小;墟为四方行商提供服务,市为当地百姓供应日用百货;墟讲究规划,“有廊有区”,市不讲究,随地可设;墟定期开,市随时开。
 
深圳河谷地曾经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墟市,不过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只有深圳墟得到延续和发展。最繁华的时候,深圳墟有五六百家店。深圳墟周边有很多村落,它们都属于不同的宗族部落,都想夺得深圳墟的控制权,这些古老村落之间几乎常年都有冲突。
 
一个在19世纪中叶租住在沙头角墟的外国人曾经描述,沙头角墟有72家店铺:29家在上街,32家在下街,11家在旧街。在墟内有三块空地,一块是上街中段有三间铺大的地方,用来做猪市。墟的城墙先建好,同时设了四个城门:上东门、下东门、上西门、下西门。货物一般从上东门的位置进来,这个门外不远处有一座跨过沙头角河的桥。西门是货物的出口,从上西门可以去石涌凹,从下西门可以去轮渡码头。
 
东和墟市上交易的物产包括:大米、芋头、番薯、蔬菜等农产品;各种新鲜的海鱼和经过腌制的咸鱼;荔枝、龙眼、沙梨、甘蔗、西瓜等水果;野鸡、山猪、獐、麋等猎物。此外,药材和盐也是沙头角墟重要的交易商品。
 
店铺都是单层建筑,20米左右的进深,宽度只有4—5米。前面面街的是店铺,后面是住房、作坊或者储藏室。
 
店铺的门和店铺一样高和宽,门前有一排圆形木柱,上端伸进屋顶的横梁,下端插入石墩的槽口内。白天的时候,木柱会被移开以方便顾客进门;晚上安装上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伙计们会住在店铺后面,而店老板一般都住在村里。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