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小石头“变形记”
作者:杨济榕 来源:《班级科学管理案例精选》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1-12 人已围观
一、初识,你是一个暴脾气
一年级的石头哥,喜欢用拳头说话。
入学第一天,和他幼儿园同班的几个孩子,就跑来和我说:“老师,石头以前咬过我的耳朵!”“老师,石头以前打过我的肚子!”“老师,石头以前总是被我们曹老师批评!”
有自以为颇有正义感的家长,也来“告诫”我:“杨老师,这个孩子本性难改,家庭教育有问题,请一定不要安排他和我的孩子坐同桌!有这样的学生在班上,相信对您也是不小的挑战。”
这样一来,一年级的新生入学,我第一个认识并牢牢记住名字的孩子,就是石头。从旁人的描述中看,他会是一块“顽石”。
石头个头大,是个可爱的圆墩墩的小胖子,他很结实,非常爱笑但也非常容易生气。他的眼睛圆溜溜黑漆漆的,挨批评的时候喜欢皱着眉头,开心的时候,会笑成眯眯眼。
很快,开学第一个月,石头就发生几起“重大”事故。首先,强行把女生小王推到墙上,致使她头部磕碰,号啕大哭;其次,放学排队的时候,挥舞雨伞当“关公”,把小黄刚做过手术的胳膊打伤了;最后,把脏话带到了班上,影响一片同学,被家长投诉。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也还是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几次我都气炸了,不仅因为这样的孩子一直在破坏班级的秩序和安宁,也因为在几次学生矛盾中,还引发了家长之间的矛盾,对于班级的团结极其不利。这对费心经营班级氛围的我,实是不小打击。
“石头,你过来!你为什么……”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跑过来低着头,小嘴嘟嘟的,眼睛里还泛着泪光:“老师,我保证下次再也不会犯了。我知道错了。”一次、两次、三次……在无数次的保证后又有无数次再犯,简直令人伤透脑筋。
二、思索,我该如何帮助你
当一遍遍的口头教导、批评已经不再奏效的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当一个孩子已经对所有苦口婆心的“唠叨”麻木,那么这样一味地说教还有用吗?我相信无数次劝勉过后,石头的悔恨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的行为,也是真的。
在一个班级当中,“因材施教”是必需的,班级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则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组成。我需要重新认真观察石头,他是这个班级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需要我好好使把劲儿。
你别看石头在班里面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唯一能惹他号啕大哭的,是每次犯事之后,见到妈妈来校的那一刻。他不是害怕妈妈打骂,而是怕又让妈妈失望了。几次石头妈妈来学校,都带着一脸的歉意,每次事件的平息,少不了他妈妈的赔礼道歉。而他的号啕大哭,往往在妈妈进办公室的那一瞬间开始。还记得第一次搞得我方寸大乱,哭笑不得,连连摆手:“我可没有欺负你啊,别哭啦别哭啦。”当一个孩子还有共情能力,体谅到妈妈的难堪而难受的时候,他一定是还有改变的动力的,他需要帮助。
每个孩子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都是家庭,那么首先,第一个观察切入点就是石头的家。上小学以后,学校成为孩子每日逗留时间最长的地点,第二个观察切入点是学校班级。
三、观察,发现不同的你
1.家中的你。
经过和我科任老师数次的面访、家访,我得知石头的家境富裕。这样的家境少不了爸爸的辛苦打拼,所以爸爸缺席了他大多数的成长;3岁以前石头和爷爷奶奶生活,婴幼儿时期没有从父母方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弟弟比他小2岁,出生便养在父母身边,加上听话懂事,自然父母的感情有所偏向,挤走了石头在家里该有的位置。
你看,这样的经历相较那些从小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怜?令人叹服的却是我们的小石头,非但没有疏远父母,还是如此那般地深爱父母,对于弟弟,每每说起,语气中也是充满喜爱。
他的妈妈每次和我聊起,也是悔不当初,觉得不该把孩子交给老人。其实这个家长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她不同于以往那些只懂得抱怨和踢皮球的父母,从石头幼儿园开始频频惹事起,她就开始去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例如看《正面管教》和《儿童心理学》。但令她懊丧的是,收效甚微,感觉在儿子的身上,实在是有太漫长的路要走了。
可是,爸爸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奉行“威严”“棍棒”。
在石头的教育上,爸爸和妈妈谁也不听谁的,争执不断。对于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这样的方式是最为可怕的一种,而最后收获一系列恶果的,只能是孩子。他无法撕裂成两半,去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顿时明白了石头的种种行为!亟待改变的,何止孩子一人!
一年级的石头哥,喜欢用拳头说话。
入学第一天,和他幼儿园同班的几个孩子,就跑来和我说:“老师,石头以前咬过我的耳朵!”“老师,石头以前打过我的肚子!”“老师,石头以前总是被我们曹老师批评!”
有自以为颇有正义感的家长,也来“告诫”我:“杨老师,这个孩子本性难改,家庭教育有问题,请一定不要安排他和我的孩子坐同桌!有这样的学生在班上,相信对您也是不小的挑战。”
这样一来,一年级的新生入学,我第一个认识并牢牢记住名字的孩子,就是石头。从旁人的描述中看,他会是一块“顽石”。
石头个头大,是个可爱的圆墩墩的小胖子,他很结实,非常爱笑但也非常容易生气。他的眼睛圆溜溜黑漆漆的,挨批评的时候喜欢皱着眉头,开心的时候,会笑成眯眯眼。
很快,开学第一个月,石头就发生几起“重大”事故。首先,强行把女生小王推到墙上,致使她头部磕碰,号啕大哭;其次,放学排队的时候,挥舞雨伞当“关公”,把小黄刚做过手术的胳膊打伤了;最后,把脏话带到了班上,影响一片同学,被家长投诉。
即使有了心理准备,也还是受不了这样的折腾,几次我都气炸了,不仅因为这样的孩子一直在破坏班级的秩序和安宁,也因为在几次学生矛盾中,还引发了家长之间的矛盾,对于班级的团结极其不利。这对费心经营班级氛围的我,实是不小打击。
“石头,你过来!你为什么……”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跑过来低着头,小嘴嘟嘟的,眼睛里还泛着泪光:“老师,我保证下次再也不会犯了。我知道错了。”一次、两次、三次……在无数次的保证后又有无数次再犯,简直令人伤透脑筋。
二、思索,我该如何帮助你
当一遍遍的口头教导、批评已经不再奏效的时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当一个孩子已经对所有苦口婆心的“唠叨”麻木,那么这样一味地说教还有用吗?我相信无数次劝勉过后,石头的悔恨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的行为,也是真的。
在一个班级当中,“因材施教”是必需的,班级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则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组成。我需要重新认真观察石头,他是这个班级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需要我好好使把劲儿。
你别看石头在班里面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唯一能惹他号啕大哭的,是每次犯事之后,见到妈妈来校的那一刻。他不是害怕妈妈打骂,而是怕又让妈妈失望了。几次石头妈妈来学校,都带着一脸的歉意,每次事件的平息,少不了他妈妈的赔礼道歉。而他的号啕大哭,往往在妈妈进办公室的那一瞬间开始。还记得第一次搞得我方寸大乱,哭笑不得,连连摆手:“我可没有欺负你啊,别哭啦别哭啦。”当一个孩子还有共情能力,体谅到妈妈的难堪而难受的时候,他一定是还有改变的动力的,他需要帮助。
每个孩子最开始接受教育的地方,都是家庭,那么首先,第一个观察切入点就是石头的家。上小学以后,学校成为孩子每日逗留时间最长的地点,第二个观察切入点是学校班级。
三、观察,发现不同的你
1.家中的你。
经过和我科任老师数次的面访、家访,我得知石头的家境富裕。这样的家境少不了爸爸的辛苦打拼,所以爸爸缺席了他大多数的成长;3岁以前石头和爷爷奶奶生活,婴幼儿时期没有从父母方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弟弟比他小2岁,出生便养在父母身边,加上听话懂事,自然父母的感情有所偏向,挤走了石头在家里该有的位置。
你看,这样的经历相较那些从小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很可怜?令人叹服的却是我们的小石头,非但没有疏远父母,还是如此那般地深爱父母,对于弟弟,每每说起,语气中也是充满喜爱。
他的妈妈每次和我聊起,也是悔不当初,觉得不该把孩子交给老人。其实这个家长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她不同于以往那些只懂得抱怨和踢皮球的父母,从石头幼儿园开始频频惹事起,她就开始去学习相关的家庭教育,例如看《正面管教》和《儿童心理学》。但令她懊丧的是,收效甚微,感觉在儿子的身上,实在是有太漫长的路要走了。
可是,爸爸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奉行“威严”“棍棒”。
在石头的教育上,爸爸和妈妈谁也不听谁的,争执不断。对于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这样的方式是最为可怕的一种,而最后收获一系列恶果的,只能是孩子。他无法撕裂成两半,去适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顿时明白了石头的种种行为!亟待改变的,何止孩子一人!
很赞哦! ( )
上一篇:和你们一起,再长大一次
下一篇:春风化雨,润物有声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