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

扫码关注

大道之行,有器之用——关于自助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作者:吴晞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2-08 人已围观


思考之五:创造节约型的建馆模式
 
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问世后,就不断有人质疑其成本和价格,甚至有人断言深图此举是“钱多了烧的”。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因为我们研制目的之一就是创建一种节约型的图书馆建馆模式。
 
从实际效果看,至少在以下方面达到了节约型的效果:
 
(1)节约资金。目前估价每台服务机大约40万元(这是图书馆与合作开发者深圳市海恒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协议价格,亦即深图作为知识产权拥有者在购买其服务机时的成本价格。其他单位购置时,由于批量等因素价格会有浮动,也会因服务机的机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建设图书馆稍有常识的专业人士都会明白,这一价格远远低于建设一个任何类型基层图书馆的费用。
 
(2)节约土地。每台服务机大约占地6平方米,实际使用需占用的面积约为10平方米。所占用的土地资源也远远低于建设一个任何类型的基层图书馆。对于城市图书馆,尤其是类似深图这样位于寸土寸金大城市的图书馆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3)节约人员编制。服务机实现完全自助,无需专门人员值守。随着自助图书馆规模化布局,监控和物流的人员也会大大减少及更加高效。
 
(4)实现可持续发展。基层图书馆开办难,维持运作更难。由于分级财政体制的弊端,许多地方的基层图书馆难以为继,已成为普遍的老大难问题。自助图书馆则规避了这一难题,由市图书馆“一竿子到底”,保证了可持续的发展。
 
思考之六:突破图书馆建筑的窠臼
 
深圳图书馆新馆刚刚落成,面积不可谓不大,馆舍、设备条件不可谓不佳,但我们依然很快就面临读者人满为患、馆舍不敷使用、藏书无处存放、设备不堪重负的危机。我们研制开发自助图书馆的动力之一,就是要突破图书馆建筑的窠臼,让服务走出去,让资源流动起来,让读者阅读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
 
应该说公共图书馆的同仁们此前业已为此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各种类型的基层图书馆、书刊流通点、流动书车等方式早已有范例可循。仅以广东为例,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流动图书馆”,佛山市的“联合图书馆”,东莞市的“集群图书馆”,以及深圳市的“图书馆之城”建设[8],都是让馆藏和服务走出图书馆建筑卓有成效的重大成果,“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则是一种全新模式和重要补充。
 
我们曾多次强调,对于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来说,“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更不是否定既定的四级图书馆网络建设[9],原有的规划和模式均不应因此而改变。我们期冀,在诸多探索和实践中,这种新兴模式能够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