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报告
作者:嵇明霞 贾取 来源: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manman 2023-11-16 人已围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政策依据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背景
1. 各级政府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要求。
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教育场所,肩负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1999 年,教育部发布首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12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 22 个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 年)》,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粤教思〔2016〕2 号)等文件,都对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2.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主要是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心理问题;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因为素质教育需要而得到大力发展,心理健康受到了家庭、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从 21 世纪初至今,真正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和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开始了有规模、有计划的发展,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 ABC 证的培训,使得心理专业教育队伍不断壮大,心理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虽然发展极快,但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迫切发展的需要:第一是全区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基层落实情况参差不齐、差异很大;第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需要完善的问题;第四是有关政策配套的问题,例如教师的职称、活动经费、社会认同等。因此光明区心理健康教育从政策出台、模式完善和细节要求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兼容各地特色来取得长足发展。
3.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官方公布的数据很少,但仅有的官方数据已经足够令人焦虑。全球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 10 ~24 岁年龄组青少年的第 2 位死因。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自杀率虽然不比发达国家高,但上升的势头很快,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第 13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表示,在我国 17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这一问题呈上升趋势。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 21.6%~ 32%。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也是学校管理的着力点,若连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就没有意义,会成为空中楼阁。近年来,疫情肆虐,升学的压力、家庭及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因素,使得很多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变得个性较为偏执,抗压能力差,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今后的重要教育目标。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趋势
1.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各心理学派坚实的理论基础,兼容并蓄,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性较高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如宣泄法、不良习性矫治法、当事人咨询法、资料收集分析法、设计良好的标准化测验量表法、各种资料的电子数据处理法等。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类:在课业、社会生活等方面个人问题的咨询;就业指导及跟踪性服务;信息服务;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而系统的累积性档案,以记录其智力、兴趣、性向、人格特征和测量结果、学业成绩、嗜好、健康状况、家庭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打工经历等内容;磋商性服务,主要是辅导人员与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与合作;辅助学生治疗心理疾病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评估,对辅导方法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和鉴定,以便验证学生辅导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身不断完善。
2. 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澳大利亚、新西兰把“体育课”改为了“健康与体育课”,把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家政课程融合成一门综合课,这种学科性质的融合发生了质的变化,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课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 7 个关键学习领域:心理健康、性特征教育、食物和营养、身体养护和安全、身体活动、运动学习、户外教育。很显然,运动学习仅是 7 个关键领域的组成部分,其学科的综合性显而易见,但其中反映出了更为重要的特征,这就是 7 个关键学习领域,单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这些指导性意见不仅是针对正规课程教学,而且还针对着课外、校外,甚至对社会和家庭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3. 我国香港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香港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个人辅导、教育辅导、升学与就业辅导、小组专题辅导、联络校外团体等。同时,香港的大多数学校,设有学生奖励计划,以各种各样形式的奖励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抵御不良势力的侵蚀。20 世纪 90 年代起,香港的学校心理辅导方式从着重于个别学生问题的补救性辅导形式逐渐转向注重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性及预防性的学校本位辅导方式。1992年推行“校本辅导”(意即全校参与辅导)计划,它是在校长的带领下及学校辅导教师的策划与协助下,全校教职工积极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对学生的问题达成共识,并制定一套学校认可的行为标准,通过系列的奖励,鼓励学生沿着积极的方向改善自己的行为。如何在一所学校开展校本辅导活动,香港教育署在1993 年、1996 年印制《学校本位辅导方式工作指引》(一)、(二),分别为小学和中学列出了实施步骤。
4.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近年来,台湾地区投入近 86 亿新台币推行《辅导工作六年计划》,该计划的提出,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台湾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犯罪率不断升高,犯罪日趋低龄化,对社会安全已构成相当程度的威胁。希望通过推行《六年计划》,“建立全面辅导体制,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以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六年计划》包含 18 个子项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璞玉方案”“朝阳方案”。“璞玉方案”是针对初中三年级可能不升学的那部分学生而定的辅导方案,相信他们经过引导和挖掘,潜能一定能开发出来。“朝阳方案”是针对初、高中适应欠佳或已有犯罪记录学生的辅导方案,对这些学生实施辅导,相信他们有新的开始。
5. 内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内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步,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基本的研究集中在传授心理知识、学科渗透心育、创设教育情境、坚持行为训练、搞好课外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实施心理测量、开展心理咨询、改善家庭环境、争取社会力量等方面。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提出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模式是一个基本精神、两条基本途径、多种形式、多方面支持保障,即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的素质,促进其健全发展的自我教育为基本精神;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两条基本途径相结合;心理辅导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为保障。成都市将学习心理、健康情感、坚强意志、人际适应、反应适度、青春心理、升学与择业心理、健全人格等八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法指导课、中学生心身指导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杭州市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中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措施,提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包括:多方人员参与教育;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专设心理素质课,开展分组心理辅导,加强个别心理教育);现行课程的心理素质教育(文化学科协同教育,活动课程协同训练);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形成合理的竞争意识);家庭、社会协同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家长协同教育,组织社会协同教育)。深圳市王秋英老师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深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实践研究》中提出应构建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校园文化、教育制度、教学过程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开展的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等);选择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机制)。
目前,内地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做得好坏往往依赖于校长的重视程度,或心理教师的能力水平,差异很大,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参差不齐,工作指引模糊不清。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重要参与者。目前,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不仅没有相应的工作指引,也没有相应的岗位培训。
第三,朋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参差不齐。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同伴之间的互相教育也很重要。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建设研究很少,在实际操作中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规范的建设和培养机制。
第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借助的外界资源不足。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在学校开展,更应该渗透到家庭、社区、社会等各个层面。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资源的通道不畅,心理教育缺乏连贯性。
二、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光明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整体情况。
按照 1∶1000 师生比配齐专职心理教师,2021 年新增专职心理教师 27 人,全区专职心理教师达到 108 人(目前全区在校学生近九万人),进一步壮大了心理教师队伍(具体组成见下表)。按全区学生总数和教师人数比,目前达到 1∶1000的师生比指导要求,但是以学校为单位,尚有 8 所学校共计缺 10 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偏多,占比 81.5%;在编和非在编教师各占 50%;本科 58 人,占比 53.7%,硕士 50 人,略低于本科学历人数。但是心理学科教师的硕士占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占比偏高。
在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交流访谈中了解到,光明区中小学心理教师有情怀,富有干劲儿,满怀理想,饱含着在中小学心理健康领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同时他们也敢于迎接挑战,愿意与学生共成长彼此成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期待,同时也希望得到肯定,想要被看见,渴望展示的舞台。在谈及希望区级层面给到的支持时,有 80% 的心理老师提出希望能获得系统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危机干预培训、个案督导、心理教师个人职业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名师经验分享或朋辈交流、心理课集体备课磨课的平台、比赛、科研课题或其他交流展示的平台与机会。
2.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
(1)抓好培训,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2021 年依托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邀请省部属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深圳市康宁医院心理治疗师,深圳市市级、区级心理教研员和优秀心理教师等各类专家十余名,开展专题培训23 场,培训近 2000 人次。
(2)赛训结合,打造心理教师种子队伍。2021 年全区组织小学组、初高中组心理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初赛与决赛,共 28 名心理教师参加区赛,高中组胡子秀老师代表光明区参加市赛,经过激烈角逐后荣获市级二等奖。此外,为打造心理教师种子队伍,围绕此次大赛,全区先后组织“团队合作·青黄相接”集训活动 8 次,每次四小时,参与教师 39 人。
(3)“双减”落地,心育先行。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方案细则中,“心理健康”被提及了两次,全社会都更加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针对“双减”政策的提出,2021 年全区组织心理教师开展“‘双减’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该何去何从”的专题研讨论坛 3 期,全区 44 所学校的心理老师与来自省市的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交了包括“舒缓家长的焦虑情绪、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三大方面多项举措。
(4)构建校际学习共同体,开创集体视导新模式。经调查访谈发现,我区心理教师存在“配备率高,但没有心理科组归属感,孤军奋战,年轻教师多,缺乏工作经验”的现状特点,仅仅依靠传统的专家指导式和讲座式的培训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成长需求,对他们来说还需要一种既能提高职业认同感又能提升实践智慧的培训方式。2021 年心理学科尝试以集体视导为契机,将不同学校的心理老师聚集在一起,组成校际学习共同体,让原来“单打独斗”的心理老师们有机会基于共同的教育愿景,在互相听评课集体研讨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实践的对话,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二)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心理健康课应强调尊重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也要侧重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关注学生在校园与生活、课堂与课外中的积极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成长点,点触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积极向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老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的窗口,更是建立辅导关系的良好载体。很多一线教师反馈,在走进班级,走进学生群体开设心理课之后,即便没有深入了解而仅仅是师生彼此混了个脸熟,在心理辅导室中也更好打开话匣子,并且上过心理课的班级的学生来到心理辅导室主动求助的概率更高,对于心理老师的信任度也更高,心理辅导的效果也更好。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专业要求与工作职责指引》的文件精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要按照《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负责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小学每周 8~ 10 课时,中学每周 6~ 8 课时,在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查工作中发现,98% 的学校都已按照要求开足开全心理课,“心理课进课表”落实率达 98.7%。
但是心理健康课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它既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结构化的教学进度规定,这是因为心理健康课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动态,心理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其状况也受到个体自身、情境、气候、人文环境、家庭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的,因此应以发展性的视角来开设心理课。
除了专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课,由班主任、德育老师、其他科任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生命教育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也是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心理素养的重要举措。光明区全体中小学已 100% 落实“开足开齐主题班会课、心理健康课,定期开展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常态化班会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心理老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并上示范课,校长亲自督导落实,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增进生生互动,友善交往,防范校园欺凌及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除了专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课,由班主任、德育老师、其他科任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生命教育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课,也是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心理素养的重要举措。光明区全体中小学已 100% 落实“开足开齐主题班会课、心理健康课,定期开展家长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常态化班会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心理老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并上示范课,校长亲自督导落实,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引导学生增进生生互动,友善交往,防范校园欺凌及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光明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为了全面及时了解并掌握全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区组织进行了 2021 年秋季学期中小学生心理普查及后续危机个案排查工作,以期提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及时针对需要辅导学生提供专业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3 年级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这一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由家长填写。4~ 12 年级调查工具采用了由学生自填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PHQ-9 抑郁症筛查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光明区 1~ 12 年级 84985 名在校中小学生参加了此次心理普查,其中 1~ 3 年级 30412 份有效问卷由学生家长作答。在本次调查的 30412 名 1~ 3 年级的小学生中,总体来说,检出行为异常的学生共有 794 人,占调查人数的 2.61%,其中男生有 511 人,占男生人数的 3.04%,女生有 283 人,占女生人数的 2.08%,男生的检出率高于女生。
在本次调查的 4 ~ 12 年级 54573 名中小学生中,焦虑自评结果指出,有1301 名学生存在重度焦虑倾向(焦虑自评量表总分 15~ 21 分),占总调查人数的 2.38%,有 3162 名学生存在中度焦虑倾向(焦虑自评量表总分 10~ 14 分),占总人数的 5.79%。抑郁自评结果指出,有 639 名学生存在重度抑郁倾向(抑郁自评量表总分 20~ 27 分),占总人数的 1.17%;有 1405 名学生存在中重度抑郁倾向(抑郁自评量表总分 15-19 分),占总人数的 2.57%;有 7637 名学生存在中度抑郁倾向(抑郁自评量表总分 10~ 14 分),占总人数的 13.99%,具体风险等级检出百分比见图 3-34。
根据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不同抑郁风险倾向的相关分析发现(见表 3-37),对于有重度抑郁情绪的学生来说,通常他们也存在较高的焦虑风险倾向,相关指数约为 0.82,同时我们发现对重度抑郁的群体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集中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等两个因素,其次是健康适应和其他事件。
本轮心理普查的数据显示,低学段学生的行为问题方面,男生的检出率高于女生,行为问题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且三年级学生的行为问题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从各个因子来看,不同性别的学生中,因子检出率的高低顺序也不尽相同,在男生中,违纪、攻击性、分裂样这几个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而在女生中,抑郁、分裂样、违纪这几个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小学低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还未成熟,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规则意识,自我意识薄弱,自控能力不足,注意力分散,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会出现一些难以自控的行为问题。
在焦虑和抑郁指标上,高中学段的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比较高的,其次是初中和小学高学段,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本次调查进行的时间为开学的第 2~ 3 周,很多学生还处在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适应期,这可能会造成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波动,因此,本轮调查的结果仅作为初步心理筛查的参考,后续应该展开更加深入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调适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光明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现状分析
1. 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基本情况。
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是深圳市光明区文明办、光明区教育局面向全区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和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于 2019 年 8月 27 日揭牌,“让未成年人有一个诉说心声、疏导情绪、陪伴健康成长的爱心场所”。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辅导站高定位高颜值,功能设施日趋完善,自开展服务以来,做出了很多的服务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目前有驻站心理社工 2 人,兼职志愿者 75 人,共同为辖区未成年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服务。辅导站总面积 720 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配置大小功能室活动室及活动区域近 20 个,两条 24 小时电话热线,一个专用 QQ,一个室外预约信箱。在一楼设置了接待处、公共阅读区、表达性艺术辅导室、多功能团体辅导室、茶歇区等,二楼有 4 间个体辅导室、动感宣泄室、身心反馈放松室、专家辅导室、测评档案室、会议(督导)室、公共阅读区、茶歇室等。各个功能区域配置大小沙盘沙具、团体辅导器材和表达性艺术心理辅导器材、教学一体机等各类设备,保证了区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硬环境,实现了区域科学管理,大大覆盖面和提升了辅导效果。
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始终秉持“应需·公益·专业·高效”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辖区内未成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在学习困难、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困扰、情感问题、个人发展、亲子关系、适应、睡眠、焦虑、抑郁、强迫等方面提供个体、家庭、团体、讲座等方面的服务,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是光明区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深圳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示范点。在光明区特色党群服务项目路演中,被评为“光明区优秀党群服务项目”。
2. 光明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基本情况。
2021 年,全区中小学继续完善辅导室建设,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以及光明区春季秋季心理主题活动方案开展各项心理服务工作。44 所学校共有学生近 9万人,专职心理教师 108 人,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室 61 间,学生在校期间全天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及保证热线咨询电话畅通。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期间心理健康课每周一节、返校复学后两周一节,开展家长学生教职员工心理讲座 1651 场;亲子活动 58 场,线上家访 76096 人次,线下家访 20883 人次,微信推送 1019 条,电话咨询 1250 例,面询 3018 人次,QQ 咨询 146 例,危机干预 16 例。
3. 街道社区联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足见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2018 年 9 月,光明区率先试点打造深圳首家社区心理关爱空间“V 爱之家”,2019 年 4 月在全区推广。至今,光明区已构建了“1+6+31+N”的家校社联动性育人防护网(1 个成年人辅导中心 +6个街道的“V”爱之家即社区心理服务空间 +31 个社区的心理服务点),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4. 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呵护师生健康成长。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粤教思函 [2014]76 号),以及《光明区关于加快推进“学有优教”的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 年)》第 25 条区级心理特色校建设任务指引,2021 年全区遴选出光明区高级中学、光明区外国语学校、光明区凤凰学校、公明第二小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勤诚达学校、长圳学校作为光明区首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将持续打造特色心育校园文化,在区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学校办好办强心理健康教育。
三、光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拾级而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如果说光明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那么光明区的心理教师就是一支更年轻的“新心”队伍。心理教师的“新”不仅体现在年龄上,还体现在专业素养上。光明区在如何上好心理课,做好校园心理咨询、校园心育文化打造、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危机干预及个案分级跟进、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心理教师进行分项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实干的心理教师团队。
光明区现有近九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心理教师只有 108 人(截至 2021 年年底)。因此,在心理专业师资稀缺的现实困境中,全员培训,让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具备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预警的意识,势在必行。具体说来,首先区域层面、学校层面都可以将心理健康培训列入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开学初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其次,还可以安排暑假集中培训,聘请心理专家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这些通识性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二)多措并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
1. 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升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分为专门途径、渗透途径与支持途径三种。专门途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渗透途径为学科渗透、学生管理渗透、学生课外活动渗透、学校环境优化渗透和学校互联网渗透;支持途径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取体验式教学,以各种丰富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各年级依据学生特点,分年级、分层次、分主题,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应立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秉持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性视角,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理论支撑,以“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机制为管理机制,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教育内容,并形成符合学校实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 家长课堂,提高家长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防范学生心理危机,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也相当重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增进家长对孩子成长各个年龄特点的了解,提升家长对于心理危机的认识,从而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形式,开展“朋辈家长委员培育”“心灵关爱社区行”“家庭教育大讲坛”等系列活动,向广大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时,在考试、假期等关键时间节点,我们会指导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如何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家庭支持。建议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少点压力多点鼓励,理性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父母的温暖和理解最能抚慰孩子挫败的情绪。如果孩子已经确诊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应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总之,父母要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稳定,要及时与社区工作站或者学校心理老师取得联系,获得必要的支持。
3. 建立学生朋辈互助团体。
相比于父母和老师,青少年更加信任同伴的力量。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发现,校园心理危机的苗头通常最有可能被同学和当事人知道。因此,全区各学校组建各种各样的心理朋辈社团,每班设立一男一女两个心理委员,寄宿制的学校每一间宿舍都有一个“心理天使”,并对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建立心理工作制度,指导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开展工作,也是学校防范心理危机的重要内容。我们开发了系列课程,面向学校的心理教师开设朋辈辅导课程,协助一线教师建设心理社团,将心理社团打造为学校心理危机防范机制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心理委员,提升他们的成长辅导技能:关注周围同学的心理动态;有效地进行危机识别并及时上报;提升沟通能力,发挥朋辈互助的力量,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朋辈支持。通过朋辈互助,把他们培养成最温暖的心灵卫士。同时,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保密例外教育,帮助学生澄清什么样的秘密可以为同伴保密,什么样的秘密不能保密。这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发挥朋辈的心育力量。
4. 资源整合,建立联防联控的多向互动工作机制。
(1)依托区辅导站,提供公益的个辅团辅服务。
深圳市、区、校建立了三级心理辅导中心,光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功能设备、服务机制等都位居全市前列,不仅两条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常年开通,而且每天 9:00~12:00,14:00~18:00 都可为学生提供公益的一对一的心理面询服务,为家长提供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便家长和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寻求帮助。同时,各街道 V 爱之家、社区心理关爱空间也都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并通过学校广泛宣传,为有需要的学生家庭提供配套支持。
(2)与公安系统联动,及时高效处理心理危机。
加强教育系统与公安系统的双向联动,双方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设立双向预警处置流程:一方面,公安系统监测研判学生的网络信息,一旦发现危机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启动心理危机应对流程,开展疑似高危学生跟进干预工作。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将工作中发现的学生在网络上发布疑似自杀言论的信息,报送公安系统。教育部门收到推送的心理高危学生信息后,第一时间将疑似高危学生信息推送学校,要求学校召开校长牵头的联席工作会议,进行职责分工,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心理老师联合跟进、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情绪行为状况,认真填写学生个案信息登记表,进行心理危机等级评估;对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必要时可以进行深度家访,直至安全转介。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医校合作服务体系。
为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尽快就医,区域层面可以推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医校合作服务体系。第一,为解决挂号难,一号难求的问题,教育系统可以联合卫健系统,为中小学生心理诊治开通绿色通道,满足中小学生的快速就医需求;二是为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骨干,教育系统可以联合政法委、卫健系统等部门合作举办“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训班”,让心理教师参与学习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与策略、危机干预热线、哀伤辅导等专题内容;三是区域层面可以自上而下地促进心理教师和精神科医生开展深度合作,请医疗部门的精神科医生对确诊精神疾病学生的返校生活进行指导和建议,学校心理教师持续地跟进、辅导。
参考文献 :
[1]Seligman,M. E. P. 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Sydney,Australia:Random House,2002.58.
[2] 黄信权 , 徐奕欣 .“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J]. 江西教育,20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J].人民教育,2012.综合学科发展报告377
[4] 苏念 . 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融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J]. 当代教研论丛 8.7(2022):6.
[5] 郭菊,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内江市为例 [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6] 张倩,王力勇 . “三全一融合”,打造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4).
[7] 张小梨,范朝华,张小团 . 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J]. 教育界,2022(7):19-21.
[8] 茅玲燕 . 后疫情时代:从心“危”中找先“机”——信息化背景下的儿童心理关爱的实施路径 [J].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1(12):2.
[9] 何妍,俞国良 . 积极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体系建设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4).
[10]Chi, X., Liu, X., Huang, Q.,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YouthDevelopmen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A ThreeYear Cross-Lagged Analysis[J]. Inter J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17), 6404.
[11]Dan I. Lubman, Ali Cheetham, Murat Yücel. Cannabis and adolescent braindevelopment[J].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2015, 148:1-16.
很赞哦! ( )
上一篇:光明区家庭教育发展报告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