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医疗卫生 > 医卫综合 医卫综合
舍弃“洋代理”变身研发“狂人”
作者:王小广主编 杨柳著 来源:基因与潜能 :创新驱动发展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3-02-10 人已围观
1996 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王双卫来到深圳,第一 份工作是在深圳蓝港数网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客服和技术支持工程师,因为 业绩突出,1998 年被聘为公司总经理。
王双卫脑子活络,腿脚勤快,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他渐渐不满足于打工的生存状态,于 2000 年毅然辞职。为了近 距离观察和了解最高端、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产业状况和发展前景,他单枪 匹马一人前往美国考察长达半年之久,遍访美国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大开 眼界,随后于 2001 年年末,在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创办了安保科技,前 期主要业务是代理欧美知名品牌的救护车和相关医疗设备。
“当 时 经 过 中 美 比 较, 我发现中国急救应急产业还 不为大家所认知,发展极其滞后, 这 也 许 就 是 人 生 中 的一次机会。‘安保’就是 “AMBULANCE” 英 文 救 护车的前四个字母的译音, 寓意‘安全保障’,而不是 安防监控设备。”王双卫憨 憨地笑道。“我当时选取代理了这个领域的主流产品,比如,美国通用和 福特公司的高端监护型救护车,也配套代理美国通用、飞利浦、丹能、菲 康、索诺声、美敦力,丹麦安步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端医疗设备。2003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发,救护车和相关急救医疗器械的生意随之火爆,轻易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衣食无忧之后,不甘寂寞的我又开 始思考是就此收山还是进入自主研发。如果投入研发,就意味着面临二次创业的巨大风险,失败也意味着已经到手的所有积蓄就要打水漂了。”王 双卫坦言自己当时对前途看得并不清楚,也非常犹豫,于是,又用两年多 的时间再次考察了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
王双卫的足迹踏遍了京津冀、长三角洲、珠三角洲等地区,包括北京 航天长峰、美高仪、谊安、江苏凯泰、上海医用电子厂等上百家医疗设备 企业,并深入临床一线仔细聆听医生对相关产品的建议、需求,甚至抱 怨。他反复思考: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相比,国产设备的水平差距太大,设计理念陈旧,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安保科技自己研发产品也舍 不得投入,仅仅停留在简单仿制、小打小闹的水平,那就是重走“低质低价”的老路,并没有太大的产业前途和竞争优势。因此,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就必须对标欧美高端医疗设备产品,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路 子,从基础临床做起,全新设计,打造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
习惯代理销售模式的王双卫对自主研发并不擅长,刚开发自己的产 品就呛了一大口水。“技术开发怎么搞?临床测试怎么做?产品设计怎么 做?一股脑全是问题。”王双卫知道不能贪多求全,必须集中精力研发一 个主打产品。2008 年,他痛下决心,将技术非常成熟的病人监护仪、B 超 机、心电图机等项目统统砍掉,只保留了一个研发项目:救命神器——呼吸机。
呼吸机体积虽然不大,技术含量却不低,尤其是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精密气路阀块、电磁阀门等核心元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如果要自主研发呼吸机,就必须从硬件接口、核心物料开发、临床应用、外 形设计到功能实现都做到精通。“当时,公司某国外供应商笑话我们这帮 ‘菜鸟’,连流量曲线还没搞懂,就想做呼吸机。”为此,一边恶补空气力学和精密阀门控制技术,一边深入临床一线做调研,安保科技足足花了 5 年时间,投入几亿元的研发经费。直到 2013 年,自主研发的首款转运呼 吸机取得了国家医疗器械 Ⅲ类产品注册证,当年就 安装到国内 100 多家高端 医院,自此打开了自有品 牌的市场销售局面。
今天,安保科技相关 产品已经进入国内超过 12500 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 1000 多家三甲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安 保科技的产品也出口到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双卫脑子活络,腿脚勤快,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他渐渐不满足于打工的生存状态,于 2000 年毅然辞职。为了近 距离观察和了解最高端、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产业状况和发展前景,他单枪 匹马一人前往美国考察长达半年之久,遍访美国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大开 眼界,随后于 2001 年年末,在深圳南山区蛇口街道创办了安保科技,前 期主要业务是代理欧美知名品牌的救护车和相关医疗设备。
▲2018 年10 月 王双卫在美国哈佛商学院进修
“当 时 经 过 中 美 比 较, 我发现中国急救应急产业还 不为大家所认知,发展极其滞后, 这 也 许 就 是 人 生 中 的一次机会。‘安保’就是 “AMBULANCE” 英 文 救 护车的前四个字母的译音, 寓意‘安全保障’,而不是 安防监控设备。”王双卫憨 憨地笑道。“我当时选取代理了这个领域的主流产品,比如,美国通用和 福特公司的高端监护型救护车,也配套代理美国通用、飞利浦、丹能、菲 康、索诺声、美敦力,丹麦安步等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端医疗设备。2003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发,救护车和相关急救医疗器械的生意随之火爆,轻易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衣食无忧之后,不甘寂寞的我又开 始思考是就此收山还是进入自主研发。如果投入研发,就意味着面临二次创业的巨大风险,失败也意味着已经到手的所有积蓄就要打水漂了。”王 双卫坦言自己当时对前途看得并不清楚,也非常犹豫,于是,又用两年多 的时间再次考察了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
王双卫的足迹踏遍了京津冀、长三角洲、珠三角洲等地区,包括北京 航天长峰、美高仪、谊安、江苏凯泰、上海医用电子厂等上百家医疗设备 企业,并深入临床一线仔细聆听医生对相关产品的建议、需求,甚至抱 怨。他反复思考: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相比,国产设备的水平差距太大,设计理念陈旧,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安保科技自己研发产品也舍 不得投入,仅仅停留在简单仿制、小打小闹的水平,那就是重走“低质低价”的老路,并没有太大的产业前途和竞争优势。因此,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就必须对标欧美高端医疗设备产品,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路 子,从基础临床做起,全新设计,打造中国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
习惯代理销售模式的王双卫对自主研发并不擅长,刚开发自己的产 品就呛了一大口水。“技术开发怎么搞?临床测试怎么做?产品设计怎么 做?一股脑全是问题。”王双卫知道不能贪多求全,必须集中精力研发一 个主打产品。2008 年,他痛下决心,将技术非常成熟的病人监护仪、B 超 机、心电图机等项目统统砍掉,只保留了一个研发项目:救命神器——呼吸机。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员在实验室工作
呼吸机体积虽然不大,技术含量却不低,尤其是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高精密气路阀块、电磁阀门等核心元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如果要自主研发呼吸机,就必须从硬件接口、核心物料开发、临床应用、外 形设计到功能实现都做到精通。“当时,公司某国外供应商笑话我们这帮 ‘菜鸟’,连流量曲线还没搞懂,就想做呼吸机。”为此,一边恶补空气力学和精密阀门控制技术,一边深入临床一线做调研,安保科技足足花了 5 年时间,投入几亿元的研发经费。直到 2013 年,自主研发的首款转运呼 吸机取得了国家医疗器械 Ⅲ类产品注册证,当年就 安装到国内 100 多家高端 医院,自此打开了自有品 牌的市场销售局面。
今天,安保科技相关 产品已经进入国内超过 12500 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 1000 多家三甲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安 保科技的产品也出口到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很赞哦! ( )
下一篇:从破旧厂房起步到填补国家空白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