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张佩珂:电路板梦想家的“文攻武略”
作者: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来源:约见资本人Ⅱ:从企业家精神到中国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05 人已围观
“我开个五十铃的货车,一边给人送货,一边要账。我扛着大箱子,爬好几层楼送货,跟‘老赖’斗智斗勇甚至斗狠,什么都得会,简直是‘全武行’。”
电影《无问西东》里张果果说:“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如果用这句话问 26 年前的张佩珂,即使他知道来深圳后自己会变成“三无”人员,沦落到寄宿同学家,还要与“老赖”斗智斗勇,甚至公司将在转型时亏损……他的回答也一定是肯定的—是的,他还是会做出与当年一样的选择。
▲张佩珂接受全景网专访
也正如四胞胎一家没有辜负张果果的善良一样,时代也没有辜负张佩珂的勇气:虽然失去了高校教师的“金饭碗”,但获得了为之奋斗半生的事业;虽然公司在转型时亏损,但最终净利润过亿元并登陆资本市场……
从手捧“金饭碗”到“三无”人员
张佩珂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20 世纪 90 年代初,硕士毕业的他留校任教,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金饭碗”。但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张佩珂有自己的思考,他不甘于过着数十年如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渴望另外一种自由的人生。
“我是学理工的,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生产、做制造来报效党和国家,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做一名教师。”张佩珂回忆,“1992 年,恰逢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又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深圳成为当时中国有思想、有追求的人的一个圣地。我也受到影响,带着 350 块钱‘巨款’心潮澎湃地来到了深圳。”
现在看来似乎很寻常,但在分配工作的 20 世纪 90 年代,脱离单位完全跳出体制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张佩珂大学时期
张佩珂在西安交大的工资每个月只有 119 块,350 块钱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没想到来到深圳后没几天这“一大笔钱”就花完了,吃饭都成了问题。“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没钱、没工作、没户口,我从一名国家干部变成了一个‘三无’人员。我到这个同学家住两天,到那个同学家蹭一蹭,度过了最初来深圳的日子。”
一天,同学拿了一份报纸给张佩珂,说有一家叫至卓飞高的外资企业招人,这家公司在 PCB 行业还挺知名。迫于生计和对外资企业的好奇,张佩珂去了这家公司面试,成功应聘上品质工程师的职位。
“很多人问我,你是学机械的,为什么会从事 PCB 行业?我只能说,这非常随机,是历史的大潮将我推向了 PCB 行业。”
张佩珂最初在深圳的落脚地是蛇口,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回忆起那时的生活,他仍然感慨自己“来晚了”。
“那时,蛇口刚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区,思想很活跃。布局像大学城一样,分为办公楼和宿舍区,名字也很好听,有槟榔园、紫竹园、爱榕园等等,我就住在紫竹园。一上班,大家都从宿舍出来;下班的时候,大批的人从工厂出来,有一种打工大军的感觉。”张佩珂回忆,“那时订单多得不得了,我们都是 7 天 24 小时倒班,每天研究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整个园区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激动。”
跟“老赖”斗智斗勇斗狠
在至卓飞高担任品质工程师的两年里,张佩珂对工厂包括硬件、软件在内的整个工艺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对整个 PCB 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当时,张佩珂有一个美国上司叫大卫·罗金斯基(David Rodzinski)。罗金斯基后来离开至卓飞高,1994 年开始和一家 PCB企业—健鑫电子合作。罗金斯基拉着几个英语比较好的同事一起做,张佩珂就是其中之一。在健鑫电子,张佩珂担任了厂长。
“那个年代,美国人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这样认为。但罗金斯基不是这样,他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看工人宿舍没有热水供应,就给我们改善住宿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佩珂说,“如果没有罗金斯基把我推向商业管理的道路,我可能现在仍然只是一名工程师。虽然目前跟罗金斯基失去了联系,但我仍然非常感激他。”
一年之后,罗金斯基离开了中国,张佩珂成为健鑫电子实际上的管理者,需要处理公司方方面面的事情:接订单、接待客户、打理各方关系……最令他头痛的当属收款。那时虽然公司订单很多,但很多款项收不回来,三角债很严重。后来应收账款越积越多,股东很着急,张佩珂就跟股东商量:“我来承包工厂,工厂出多少货,我就给你交多少钱,款收不收得回来跟你没关系,收回来就算我的,收不回来我承担。”
“我开货车一边给人送货,一边要账。我扛着大箱子,爬好几层楼送货,跟‘老赖’斗智斗勇甚至斗狠,什么都得会,简直是‘全武行’。当时,PCB 行业学历高的并不多,要账对我们这种文人来说真的挺难,但也是必须要补的一课。”
在健鑫电子的 7 年,张佩珂懂得了如何经营一个企业。他坦言,如果没有当厂长这 7 年,自己是没有能力一上来就做好明阳电路的,还要懵懵懂懂往前走一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业预备阶段。”他说。
——明阳电路董事长 张佩珂
电影《无问西东》里张果果说:“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如果用这句话问 26 年前的张佩珂,即使他知道来深圳后自己会变成“三无”人员,沦落到寄宿同学家,还要与“老赖”斗智斗勇,甚至公司将在转型时亏损……他的回答也一定是肯定的—是的,他还是会做出与当年一样的选择。
▲张佩珂接受全景网专访
也正如四胞胎一家没有辜负张果果的善良一样,时代也没有辜负张佩珂的勇气:虽然失去了高校教师的“金饭碗”,但获得了为之奋斗半生的事业;虽然公司在转型时亏损,但最终净利润过亿元并登陆资本市场……
从手捧“金饭碗”到“三无”人员
张佩珂本科、硕士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20 世纪 90 年代初,硕士毕业的他留校任教,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金饭碗”。但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张佩珂有自己的思考,他不甘于过着数十年如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渴望另外一种自由的人生。
“我是学理工的,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生产、做制造来报效党和国家,而不是躲在象牙塔里做一名教师。”张佩珂回忆,“1992 年,恰逢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又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深圳成为当时中国有思想、有追求的人的一个圣地。我也受到影响,带着 350 块钱‘巨款’心潮澎湃地来到了深圳。”
现在看来似乎很寻常,但在分配工作的 20 世纪 90 年代,脱离单位完全跳出体制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张佩珂大学时期
张佩珂在西安交大的工资每个月只有 119 块,350 块钱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没想到来到深圳后没几天这“一大笔钱”就花完了,吃饭都成了问题。“生活远比想象中艰难,没钱、没工作、没户口,我从一名国家干部变成了一个‘三无’人员。我到这个同学家住两天,到那个同学家蹭一蹭,度过了最初来深圳的日子。”
一天,同学拿了一份报纸给张佩珂,说有一家叫至卓飞高的外资企业招人,这家公司在 PCB 行业还挺知名。迫于生计和对外资企业的好奇,张佩珂去了这家公司面试,成功应聘上品质工程师的职位。
“很多人问我,你是学机械的,为什么会从事 PCB 行业?我只能说,这非常随机,是历史的大潮将我推向了 PCB 行业。”
张佩珂最初在深圳的落脚地是蛇口,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回忆起那时的生活,他仍然感慨自己“来晚了”。
“那时,蛇口刚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区,思想很活跃。布局像大学城一样,分为办公楼和宿舍区,名字也很好听,有槟榔园、紫竹园、爱榕园等等,我就住在紫竹园。一上班,大家都从宿舍出来;下班的时候,大批的人从工厂出来,有一种打工大军的感觉。”张佩珂回忆,“那时订单多得不得了,我们都是 7 天 24 小时倒班,每天研究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整个园区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我现在想起来都非常激动。”
跟“老赖”斗智斗勇斗狠
在至卓飞高担任品质工程师的两年里,张佩珂对工厂包括硬件、软件在内的整个工艺流程有了全面了解,对整个 PCB 行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当时,张佩珂有一个美国上司叫大卫·罗金斯基(David Rodzinski)。罗金斯基后来离开至卓飞高,1994 年开始和一家 PCB企业—健鑫电子合作。罗金斯基拉着几个英语比较好的同事一起做,张佩珂就是其中之一。在健鑫电子,张佩珂担任了厂长。
“那个年代,美国人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这样认为。但罗金斯基不是这样,他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看工人宿舍没有热水供应,就给我们改善住宿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佩珂说,“如果没有罗金斯基把我推向商业管理的道路,我可能现在仍然只是一名工程师。虽然目前跟罗金斯基失去了联系,但我仍然非常感激他。”
一年之后,罗金斯基离开了中国,张佩珂成为健鑫电子实际上的管理者,需要处理公司方方面面的事情:接订单、接待客户、打理各方关系……最令他头痛的当属收款。那时虽然公司订单很多,但很多款项收不回来,三角债很严重。后来应收账款越积越多,股东很着急,张佩珂就跟股东商量:“我来承包工厂,工厂出多少货,我就给你交多少钱,款收不收得回来跟你没关系,收回来就算我的,收不回来我承担。”
“我开货车一边给人送货,一边要账。我扛着大箱子,爬好几层楼送货,跟‘老赖’斗智斗勇甚至斗狠,什么都得会,简直是‘全武行’。当时,PCB 行业学历高的并不多,要账对我们这种文人来说真的挺难,但也是必须要补的一课。”
在健鑫电子的 7 年,张佩珂懂得了如何经营一个企业。他坦言,如果没有当厂长这 7 年,自己是没有能力一上来就做好明阳电路的,还要懵懵懂懂往前走一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业预备阶段。”他说。
很赞哦! ( )
上一篇:月落星稀 手记传情(五)
下一篇:海闻:在北大的讲台上站到八十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