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医疗卫生 > 医卫综合 医卫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市率先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

作者:侯力群 来源:《敢闯敢试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的全国“率先”》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4-20 人已围观

2012年7月1日,深圳市67家公立医院、569家社康中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费用,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的大城市。从此,深圳打断了公立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与用药数量、药品价格直接挂钩的利益链条,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以药补医”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此之前的6月20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听到深圳即将实施该政策的消息后,欣然填词“水调歌头”,以示祝贺。陈竺在词中特别提到了为深圳在民生领域的这一重大善举而感动,并对深圳医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政策实施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报业集团各报和广电集团多个频道等媒体均进行了密集报道。据百度搜索统计,2012年7月有关深圳公立医院改革新闻报道达6440篇,这充分体现了这项改革在全国的影响力。
 
我是这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历史性举措的直接推动者、实施者和见证者。这要从2011年年底说起,记得当时我担任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规财处副处长。12月21日,陈竺到我市调研,他希望我市能下定决心,一步到位解决大医院“以药补医”的弊端,做全国医药分开改革的先锋。当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指定了由市卫人委牵头制定改革方案。接到任务后,我们举全委之力,排除临近年关的松懈,加班加点,历时1个月,拿出了《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研究讨论后,于2012年3月22日通过了市委常委会议的审议。
 
这项改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讨论的焦点是: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加成费用全面取消是否必要。当时是2012年1月,刚过完元旦,虽然适逢新年,但全委上下均围绕现行药品加成制度的弊端展开讨论。我们很清楚国家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的现行标准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医疗服务成本。比如诊金:主任医师为8元/诊疗人次、副主任医师为6元/诊疗人次、普通医生为3元/诊疗人次,一级护理费收费标准为9元/天等。因此,为弥补医院医疗服务成本,国家允许公立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广东省物价部门就规定:公立医院可以向就医者收取西药不高于15%、中药不高于25%的加成费用。比如,某一牌子的阿莫西林胶囊,医院入库价是20元,医院就可以23元的价格向就医者销售。
 
这种制度造成了几种弊端,如过度用药。医院销售的药品用量越大、销售的药品价格越高,医院获得的收入就越多。这也是造成医疗机构愿意多开药、开高价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由于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与药品销售商利益一致,都愿意抬高流通环节的药品价格,这助长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价格虚高。这也是造成经典廉价药难以流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药房垄断。医院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限制患者凭医生处方到社会零售药店去购药,比如本来是同一种成分、同样功效的药品,处方上的药名与药店所销售药品的药名不一致,令人难以分辨。在医院内部,对某种药物的名称会使用某一种特定的代码,如果不是该医院的医生,根本无法知道具体指的是哪一种药。因此,很多医院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药房。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弊端还会让医院背负黑锅。根据当时我市卫生行政部门测算,允许公立医院收取药品加成费用,名义上是“以药补医”,实际上医院药品利润的76.8%为药品运营成本,是“养药”成本,主要用于医院水电、物业管理、维修维护、专用材料及药剂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支出;仅23.2%是所谓的“补医”费用。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就是切断医院——医生开方——药品销售这一链条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到公益性,让医生回归到诊治患者的角色,让药品回归到防治疾病的地位。
 
可以说,全面取消我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费用的改革是非常不容易的改革。它要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直面现有利益集团的压力。整个改革,以“破冰”“攻坚”来形容,都不为过。我们很清楚,改革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对于每个医院、每个病人来说情况可能并不相同。对于医院来说,原来“药占比”较高的在这次改革中收入减少。对于病人来说,用药量小、检查项目多的病人,单次看病费用会有所增加;用药量大、检查项目少的病人,单次看病费用会有所减少,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但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看病会有很多次,总体上来讲是平衡的。我们始终秉承着这样一个信念,实施医药分开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打断过度医疗的利益链条,促进因病施治,让医院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发展,消除背负的“以药补医”黑锅,让群众消除对医院的误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市医药卫生行业健康发展。
 
改革实施至今,刚好满两年。根据取消药品加成数据监测评估报告,取消药品加成后,住院和社康中心的次均药费都呈负增长,这是以前从未出现的新现象。在取消药品加成前,次均药费都呈正增长趋势。门诊次均药费虽然稍有增长,但明显低于之前的涨幅水平。例如,医院本部门诊次均药费在取消药品加成前,年均增长10.9%,而取消药品加成后,年均增长仅4.0%,增幅下降63.3%。总体来看,实施药品零加成后,次均药费的增长得到了强有力的控制,增长幅度受到极大的抑制,说明了药品零加成政策是一项切实惠及群众的医疗改革措施。
 
改革的顺利实施让人喜悦。这有赖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部门的鼎力配合。市委原书记王荣亲自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市委分管改革工作的领导先后5次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改革思路,市政府分管医改工作的领导专门向国务院医改办汇报改革思路,市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主持征求意见会,听取各区政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以及群众的意见。市领导在历次讨论方案的时候强调:“改革必须确保不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通过改革让市民得到实惠。公共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以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集聚一批人才,争取5-10年后深圳成为医疗卫生资源非常优质的城市;进一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减轻医院创收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陈竺部长审阅初步方案后,直接批示:“方案甚好,这将是公立医院改革迈出的历史性步伐!”此外,卫生部原主管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马晓伟还在2012年1月18日专门到深圳听取我市改革方案汇报,并充分认可这一方案,要求转发其他试点城市学习借鉴。
 
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费用,不是简单的降价行动,是为老百姓谋求长远利益的改革。继深圳尝试该项改革后,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纷纷以符合各地实际的形式推出了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我市医药分开改革的先行先试,为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深远。
 
作者:侯力群,现任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财处处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