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医疗卫生 > 医卫综合 医卫综合

扫码关注

面向医院信息系统韧性的对比调查研究(上)

作者:张冬云,姚克勤,谭政,赵新蓉,胡明伟,杨文杰,陈永生,吴旭生 来源:《卫生健康发展研究》(第二期)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26 人已围观

张冬云1,姚克勤1,谭政1,赵新蓉1,胡明伟2,杨文杰2,陈永生2,吴旭生1
1. 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和数据管理中心,广东 深圳 518028;
2.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

第一作者: 张冬云(1971— ),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健康信息管理。E-mail:zhangdy2018@126.com。
通讯作者: 吴旭生(1976— ),男,高级工程师,博士(后)联合培养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健康大数据分析、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E-mail:1257451869@qq.com。

1 引言

1.1韧性城市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目前,全球居住在城市区域的50%的人口创造了80%的总产值。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发〔2014〕51号),中国城市规模划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1]

超、特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的虹吸效应和辐射作用,一方面使其具有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导致一系列“大城市病”,如道路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特别是同等强度的灾害影响下,尽管其快速响应灾害并迅速处理的能力强,但由于城市的规模与系统复杂性,其遭受的破坏程度与范围远大于中小城市。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能力极强的传染病,密集的人流也更易造成大规模暴发,造成医疗资源不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是具有容纳、维持现今城市属性运作以及应对未来城市属性变化能力的城市,城市属性有社会、经济、环境、政府管理等,韧性城市均要求有与之对应的韧性,即社会韧性、经济韧性、生态韧性、组织韧性。韧性(resilience)的语源为拉丁文中的“resillo”。有国内学者将其定义为当个体或系统遭受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或压力时,其本身可以自发地进行有序的适应、学习、调整,恢复到原本状态或达到新平衡的能力。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中国韧性城市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

早在2020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3]。2021年4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构建智能精细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着力补齐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短板,提升社区防灾自救能力”[4]

市级层面,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也提出了相关概念的城市建设规划。《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提高城市运行韧性,韧性城市取得重大进展[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也提出了“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能力,提高城市韧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6]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运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城市等理念和现代技术,建设高品质现代化新城。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共建安全韧性城市。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的功能韧性、过程韧性、系统韧性,构筑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保障体系,使上海始终位于全球最安全城市之列[7]。《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2035年)》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8]

2020年12月,《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更安全、更具韧性。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9]。2021年5月,《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能,努力成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典范”[10]。2021年6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十八章提出“建设更具韧性的安全城市”,包括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夯实城市安全基础、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力保障食品药品生物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经济安全[11]

1.2韧性医疗系统、韧性医院、韧性医院信息系统  

韧性医疗系统是韧性城市的重要成分,而韧性医院是韧性医疗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韧性医院信息系统是韧性医院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关系见图1。

1.2.1 韧性医疗系统  

韧性医疗系统(resilient health system)能够对影响公共卫生的灾难性后果进行有效准备、承受并做出反应,能够在灾难前后和过程中降低灾难的影响和保护公众健康。提升医疗卫生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是建设韧性医疗系统的关键。按照M.E.Kruk等研究者提出的,医疗系统韧性定义为医疗人员、组织对危机做出有效准备和反应的能力,在危机降临时维持核心功能的能力,当需要时汲取经验教训进行重组的能力[12]

韧性医疗系统的五大特征为自主意识(aware)、多元(diverse)、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集成(integrated)和自适应(adaptive)[13]。具有韧性的医疗系统应包括完备的政府与市场综合导向的医疗资源储备体系,充足的生产、供应以及从生产到供应全流程的强大的物流系统,医疗资源的大范围整合与调度能力,清晰透明的责任与法规体系,以及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智能化技术。

1.2.2 韧性医院  

在城市功能系统中,医院作为最为关键的部门之一,不仅具有满足城市居民日常医疗保健需求的功能,而且具有救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功能,是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承担者。医院的韧性是指医院在遭受突然的外部作用(如地震、极端天气事件、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时,医院的应对能力以及遭受损害后恢复医疗功能的能力。例如,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交叉感染导致的疫情暴发是一类典型的复杂程度极高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疫情快速演化和提高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要求提高医院韧性,以此作为基础性保障。

建设韧性医院,不仅在医院基础设施设计时要考虑未来的弹性需求,还要具有改造和拓展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此外服务系统韧性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价,即所谓的4R原则:鲁棒性(robustness)、冗余度(redundancy)、资源性(resourcefulness)和快速性(rapidity)。

1.2.3 韧性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与支持平台。2002年4月,中国卫生信息标准网发布《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其中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14]

虽然目前没有韧性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式定义,但韧性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固有属性:信息系统本身即要求系统要有一定的安全性与鲁棒性。因此,韧性医院系统的概念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一脉相承,在系统安全性和鲁棒性方面更加重视,建设韧性医疗信息系统是实现韧性医院、韧性医疗系统乃至韧性城市目标的关键所在。

1.3 研究框架  

目前,国内外对于韧性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大多是研究抽象系统的韧性。

本报告基于韧性城市背景,提出韧性医疗相关概念的结构关系,主要展示2020年全国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数据与实际调查的深圳市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数据,为构建医院信息系统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支撑。

2 医院信息系统调查数据概况  

2.1 调查数据来源  

考虑到开展全国调查工作的困难程度,因此使用文献研究法,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于2021年3月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15]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于2021年6月出版的《全民健康信息化调查报告—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院信息化(2021)》[16]。在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医院共有1017家,其中三级医院642家,占样本总量的63.1%,三级以下医院(仅含二级医院)有375家,占样本总量36.9%。在全民健康信息化调查报告中,医院信息化调查收到全国1962家三级医院、4760家二级医院和727家其他医疗机构在线提交的问卷,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6.3%、63.9%、9.8%。

深圳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根据对深圳市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分析获得。2021年11月至12月,本课题组通过向医院信息系统主管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深圳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覆盖了有关医院信息系统韧性的调查内容。调查中,参与调查的医院共有25家,其中三级医院15家,占样本总量的60.0%,三级以下医院有10家,占样本总量的40.0%。

全国与深圳市调研对象详细数据见表1。

     

2.2 调查内容  

本次深圳市医院信息系统韧性建设情况调查内容基于已有的全国医院信息化相关数据,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将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为五个大类,共32项,见表2。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