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熊建明:从“制造业”到“智造业”,创新推动传统行业发展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3 人已围观



 
深圳在这方面的思想解放,造就了今天各种类型企业的百花齐放盛况。
 
深圳市政府是方大的“伯乐”
 
20世纪90年代,企业要上市是需要指标的。在深圳,指标分配是以“公开赛马”的方式,从企业发展各方面去衡量。当时还有深圳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竞争,论名气、论规模,刚成立3年的民企方大都无法与之相比。但是,当时的深圳市政府却把宝贵的指标给了方大。
 
获得了上市指标并不一定能上市成功。方大是国内同行业第一家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内国外双重认证的企业。事实上,这一荣誉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我们早在1994年就曾考虑通过发行B股为方大融资,当时请的香港知名证券中介机构作为保荐人。但对方在方大看了半小时,什么都没说就准备回香港。我鼓足勇气问了声,对方很不客气地回答说方大不可能上市,产品没有质量保险,生产和管理也没有进行标准认证。
 
我也是“哑巴吃黄连”,当时国内都没有人做这些,民营企业也是刚起步,完全不懂这些管理模式。但我明白,证券中介机构指出的都是痛点。于是,我们斥资60万元请一家德国公司做ISO9001认证。同时,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给产品新设置第三者责任险,方大因此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给自己产品买保险的公司。
 
1995年11月,方大B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次年4月,A股又率先在业内登陆深交所,方大集团由此成为第一家同时登陆A股、B股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资本市场对方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特别感谢深圳市政府这位“伯乐”,不分国企与民企,选择了方大。深圳在这方面的思想解放,造就了今天各种类型企业的百花齐放盛况。方大这样的民营企业只有在深圳,才能够在短短4年里实现上市,这就是深圳与国内其他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
 
创新求发展,开发新产业
 
早年我去法国出差,看到他们的地铁有屏蔽门装置,我就觉得这不和玻璃幕墙差不多吗?两块玻璃,两个门,没什么难。回来一研究,哪有那么简单,里面还有信号、软件、通信、DCU(驱动控制单元)、滑道、门体等七大系统,方大当时就只能做最外面那个看得见的门。所以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研究,从1999年开始,一步一步走,到2002年拿到屏蔽门的第一张单—上海地铁1号线马戏团站屏蔽门系统。目前,方大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已在全球41个城市的75条轨道交通线路中应用,市场占有率近5年连续居全球第一。
 
除此之外,方大同时还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等产业的企业,建成了我国第一栋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工程—深圳方大科技大厦,研制出国内第一颗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打破了国外对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核心技术的垄断。
 
作为大型高新科技企业,我们没有退路,像彩板幕墙、PVDF(聚偏氟乙烯)铝单板、地铁屏蔽门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国创造的新兴产业,国内没有先例可学,必须通过创新求发展。企业不创新就走不远,做不大,创新永远在路上。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