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谭嗣英:一生华年献文艺,满腔热血注鹏城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4 人已围观
贰
跟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深圳大剧院从设计到建设到运营,都在不断践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精神。
结缘深圳大剧院
1982年,深圳开始筹备全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工程规划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深圳特区报》、电视台、体育馆、艺术演出剧院(后改名为深圳大剧院)、科技馆和新闻文化中心在内,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深圳八大文化设施。其中,深圳艺术演出剧院于1982年立项,1983年通过设计方案,1984年开始平地施工,坐落在寸土寸金的罗湖区和福田区相邻的中心地段。而我与深圳结缘正是因为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建成之初,在创建文化工程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深圳市政府向文化部提出了派专家协助的请求。
1985年6月,受文化部的派遣,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国家舞台演出总监的我第一次来到深圳,对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进行考察调研。经过考察,我对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提出了53条修改意见,包括艺术标准、设计规范、专业常规等。回到北京后,时任深圳市领导提出要请提意见的人一起完成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建设。那时我已年过半百,但心里还是想南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为特区建设服务,融入这个热火朝天的奋斗氛围中。
当时,深圳艺术演出剧院引进了20世纪70年代最先进的“升、降、推、拉、转”五大机械舞台功能,以及由四个舞台组成的“品”字形舞台结构,这样的设计让深圳艺术演出剧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被誉为“中国剧院建筑史发展的里程碑”。后来,我提议深圳艺术演出剧院的起名参考当时世界最佳艺术演出剧院—莫斯科大剧院,这个建议也被采纳了。不久后,深圳艺术演出剧院正式更名为深圳大剧院。
1988年初,我被正式派到深圳任深圳大剧院副总经理。当时“中国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即将举行,深圳大剧院将作为主会场投入使用,但大剧院的舞台专业技术设施尚未完工调试,并不具备承办国际性演出的条件,而13个外国的大型艺术团却安排在此演出。大剧院舞台业务和剧场服务工作是由我分管负责,那段时间,我每天有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都在工程现场,一发现问题就马上处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我还对刚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制定演出的规章制度等。
大剧院不负众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深圳大剧院正式投入运营,并如期举办“中国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惊险插曲。在艺术节开幕的前两天,被邀请前来参加艺术节的美国艺术团,看到大剧院的门口不够通畅,舞台的专业技术设备也没有全部调试完成,对于演出场所的要求非常高的团长找到组委会领导说:“如果两天后剧院还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就回国。”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和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赶工,对剧院的演出专业技术设备进行调试。艺术节开幕当天,焕然一新的剧院舞台设备展现在所有人眼前,专业技术设备全面供应使用并达到国际化标准。在美国艺术团排练后,那位团长紧紧拥抱了作为舞台总监的我,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OK!中国人OK!”当时那种自豪感是难以抑制的。
深圳大剧院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便打破了国内剧院“一年试用期、两年模演期、三年投运转”的常规。跟深圳这座城市一样,深圳大剧院从设计到建设到运营,都在不断践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精神。从1992年起,20多年来,以大剧院命名的“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早已成为深圳乃至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特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源源不断地为深圳人输入文化艺术的源泉。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