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张耀华:亲历深圳制造业的精彩蝶变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内忧外患让我从百万富翁变成百万“负翁”,被晾在商海的“沙滩”上。但凭着一股永不放弃的劲头,我们不仅成功摆脱危机,还拉开了亿和产业布局、转型升级的序幕。
 
企业再次遇到重大危机
 
找准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后,亿和像“滚雪球”一样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1996年,亿和模具厂的员工发展到400多人,年产值将近1000万。
 
然而,商海浪潮,往往风高浪急。
 
在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我和合作伙伴在经营理念上发生分歧,没办法再继续合作。为了保住公司,我四处找亲戚朋友借债,最终全数买下另外50%的股份。
 
在动荡的过程中,亿和很多市场与研发骨干开始流失,员工从400多人到剩下不足100人。更惨的是,我们还欠了供应商几百万元的货款。内忧外患让我一下从百万富翁变成百万“负翁”,被晾在商海的“沙滩”上。
 
度过危机后拥有更大梦想
 
虽然情况很危急,但绝对不能轻易放弃!全盘接手亿和后,我们认真分析并决定立即着手解决三大问题。首先要处理欠供应商的几百万元外债,我亲自上门跟供应商解释,请求他们宽限时间。因为在之前的合作中,亿和一直很讲诚信,很多供应商答应可以分期付款。我也遵守承诺,在两年内还清了所有欠款。
 
然后,我们又大刀阔斧地砍掉多余的业务,只专注办公自动化设备零配件的生产,通过纵向深耕细作,让亿和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我们开始专注高端精密模具技术、激光焊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步明确为世界500强办公设备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发展方向。
 
解决债务危机、明确转型方向后,还要想办法稳定人心。我们把留下来的近百名员工集中在一起,把企业遇到的难处如实地告诉大家。我坦诚地跟他们讲,愿意留下来就是对企业和我个人的认可,但要跟公司一起共渡难关。如果考虑过后选择离开我们也表示理解,该发的工资分文不会少。
 
在公司举债的情况下,任何的承诺都是空白的。只有绝对的信任,这些员工才肯跟着我这个几近破产的老板。直到现在,当初近百名员工中还有20%左右留在亿和,其中7人在集团中担任了经理以上的高管职位,成为企业的骨干。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亿和再次成功渡过危机。在那之后不久,我的亲兄弟也加入亿和跟我一起创业,在三兄弟的共同掌舵下,亿和逐渐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盈利逐渐增多、资本不断积累、市场需求演变,亿和拥有了更大的使命和梦想,希望提高核心竞争力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从此,亿和拉开了产业布局、转型升级的序幕。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