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史守旭:半世燕园情

作者:杨洋、燕山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2-12-19 人已围观



拓荒南燕:“要往北大的金字招牌上贴金,而非蹭金”
 
随着北大与深圳合作的深入,培养高层次人才、搭建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和高智力的研发平台,在 2000 年底就提到了议事日程。2001年 1 月 10 日,深圳市政府又与北京大学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协议。然而,异地办学与建立异地的研发机构相比难度更大了。首先舆论就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有人认为,国外没有一流大学异地办学的先例,北大这样做过于冒险;也有人认为,“离开未名湖,哪里有北大”,北大应全力发展本部,不应在异地浪费时间和精力。虽然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党委书记王德炳认为,北大来深办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创新,他们力排众议,促成北大南下。
 
 
▲2002 年,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林建华与史守旭视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设工地
 

▲史守旭参加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2 学年开学典礼
 
史守旭毫无疑问成为挑起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建大梁的最佳人选。一边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经济奇迹的城市,一边是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智力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大学。史守旭认为,北大与深圳的合作是相见恨晚。“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思想和机制体制上具有灵活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北大是中国高校的头牌,我们不去,谁去?”
 
本着北大人的使命和责任感,史守旭反复告诉自己,一定要认真对待北大深研院成立和发展的问题,她和时任北大校长许智宏曾多次讨论深研院的定位问题。事实上,深研院的差异化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与国际接轨等原则性方针,也是那时候就定下的。回看深研院的学科设计——信息工程、城市规划、生物制药、环境能源、金融、法律等专业的设立,与特区发展需求结合之紧密,都得益于史守旭和早期团队对于深圳、北大和国家发展需求及国际趋势的细致调研和精准把握。深研院的人才培养方向,对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自明。
 
签协议、定学科、招学生,北大深研院的建设在各种不确定性中艰难摸索起步。第一届共招收了 200 名学生,环境能源、微电子等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在本部培养,而 80 名法律硕士学生直接到深圳报到。那时大学城的建设刚刚开始,所以这 80 名学生只能暂时在高新区深港产学研基地大楼上课。为了这 80 名学生的吃住和活动,史守旭和她的同事们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从图书采购到宿舍家私采购,一切都要自己完成。刚把 2002 级学生安顿好,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史守旭想的又是 2003级 500 名学生怎么办?“当时最紧张的是,我们定下 2003 年开学,但校区建设尚未竣工,我最担心的就是届时不能如期开学怎么办?”盖楼以及装修、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都要在短短的工期内完成,考虑到工程质量,又不能催得太紧,只能努力和政府协调工期。史守旭一遍遍去交涉,当时主管建设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副署长也被她的坚持打动,向她保证一定准时开学。9 月 10 日同学们按期住进了学校,困难又接踵而至:食堂因用餐人数少无法达到规模效益,菜品众口难调,校区交通不便,银行、邮政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史守旭就去和邮局交涉、和银行沟通、和公交公司联系,这才有了如今大学城的邮局、银行和 43 路公交车。
 
 
▲史守旭和 2002 级法硕学生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植树
 
史守旭回忆,2002 年招了第一批学生,只有两个专业:一是信息工程,二是法律。彼时深圳研究生院校区尚未竣工,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第一年在北京本部培养,法硕的学生则在深港产学研基地上课,住在基地附近的高新公寓。
 
 “第一届学生招进来之后,信息工程学院的 30 个学生,说实话我不太担心,因为前期都在本部培养。法硕的 80 个学生,我真的是很担心,怕万一水平不如本部。”史守旭承认自己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北大把北京大学这一块金字招牌交给你,你在这招的学生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我第一要对得起北大;第二要对得起学生,学生是奔着北大来的,如果教学质量太差,人家会说被北大骗了;第三,还要对得起深圳的纳税人,人家把钱给我们了,我们不能乱花一分钱。”在第一届学生学习的三年中,史守旭一直是如履薄冰。直到毕业那年,法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史守旭老师,说自己看了八份法硕学生的毕业论文,三份是北大深研院的,五份是本部的。一开始没看学生名字,也没看是本部的学生还是深研院的学生,就按着优良排了个序。最后发现,排在第一的竟然是深研院的学生,另两份也不是最差的。“我当时真的特别激动,我跟那位老师说,你这消息比给我发 100 万奖金还让我开心呐!”史守旭回忆:“起初那几年,我的心一直悬着、提着,我不知道我们最后的‘产品’会怎么样。听了这个消息,我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终于踏实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办学之初的承诺——深研院的学生与校本部学生达到了同一水平!”
 
十几年的南燕办学历程中不乏曲折,但史守旭始终坚守着一个理念,就是一定要往北大的金字招牌上贴金,而非蹭金。13 年的常务副院长之职,史守旭与陈章良、林建华、林钧敬、海闻等数任院长密切配合。回首这 13 年,看着一届一届的学生学成毕业,史守旭自认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首先,我们的学生水平基本跟北大本部保持相当,我们没有拖北大的后腿,这一点我心里非常踏实;其次,深圳市政府这几年给我们的经费支持,我们全都用在刀刃上了。有人说我抠门,我确实很抠门,我觉得在没有必要花钱的地方要抠门,该花钱的地方,该支持的重点学科,像化学基因组学这一交叉学科,倾全院之力支持。它们处于起步阶段,目标是奔着第一个真正的中国的新药。我觉得这个雄心的实现确实很困难,我们必须支持他们。”史守旭坚持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我们没有给北大丢脸。特别是像汇丰商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是独树一帜的,给北大争光了。”
 
提及北京大学在深圳异地办学的经验,史守旭说道:“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为北大深研院提供了很多办学空间和办学支持。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起竞争合作的人事机制,10 多年来,不断探索,向全球招聘教师,引入一流的师资队伍,这对于提高办学质量是极大的支撑因素。”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继承北京大学百年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日渐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办学模式。“之于北大,我们教学的标准是与北大同一水平、同一品牌。同时,培养应用型、交叉型、国际化的人才。之于深圳,一为其建立高层次人才库,为其科技、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为其提供接触世界一流科技、一流科学家的环境,共同合作发展。”
 
目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已形成了与产业和市场高度融合的学科体系,汇聚了数百人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了近万名高层次全日制研究生,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与成果。曾经西丽湖畔荒芜的芦苇地,如今已是一片郁郁葱葱。
 
昨日如歌,北国燕园四十年;风雨兼程,南下创业十余载。从北国飘雪到南国花开,是未名湖畔的书声琅琅,更是南海之滨筚路蓝缕、兢兢业业的每一寸耕耘。深港产学研基地、北大深圳医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都从一个个构想变成现实,扎根深圳创新发展。相隔两千多公里,史守旭跨越了半个中国,将中国最具历史的大学和中国最前沿的城市联结在了一起。从医疗到教育,再到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史守旭笑言:“深圳人可以在北大系统里走完一生。”
 
【祝福北大 120 周年】
 
北大人的情怀永远是要有的,要保持一个非常清醒的头脑,在物欲的浊流里头,显示出北大人的与众不同。北大的光辉历史,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不应是躺在历史上,觉得北大就应该享受什么,而是保持“北大是常为新的”“敢为天下先”的思想,想想我们怎样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怎么为北大增光添彩,怎么为北大的金字招牌增加厚度,添砖加瓦,这是我们每一个北大的人应该要做的事情。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希望北大的明天更好。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