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陈汶祥:将满腔热情献给港口维修事业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20 人已围观

 

 
老话说,一切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这种坚持探索的精神,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探索新设备
 
2003年,招商港务采购了一批新的岸桥设备(在码头前沿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设备)。由于这批设备相对我们港口来说比较先进,因此没有任何维修经验可以借鉴。为了后期可以正常开展维修与养护工作,公司专门组建了岸桥设备维修队,我有幸被选为其中一员,与其他两位同事一起被派往上海,参与设备从零到整机的制造过程,以便更好地熟悉设备。
 
去上海之前,我就听同事说这批新的岸桥设备涉及自动化控制、通信光缆传输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而这些恰恰是我之前不曾接触但又十分向往的领域!
 
因此,到了上海之后,我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了组装车间。当时,厂家只是给我们介绍了基本的操作原理,其他的都要靠我们自己从头摸索。
 
那时,虽然有休息日,但我根本舍不得花时间游览上海,在车间的学习探索反而更有乐趣。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八九点,除了吃饭休息,我们几乎全身心都扑在了设备上,通过不断对照图纸与机器,了解机器的每个模块和线路图,牢记各项参数和工况细节。
 
经过两个月的苦战,当这组岸桥设备运到码头作业后,不需要厂家技术人员指导,我们自己就能熟练地进行维护和维修。
 
老话说,一切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这种坚持探索的精神,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设备难题迎刃而解
 
这批先进的岸桥设备在码头运行一段时间后,其中2号岸桥的小车(在岸桥设备上安装司机室和跟随集装箱装卸运行轨迹的机构)却频繁发生故障。当时,小车在运行途中会毫无征兆地紧急停车,闪断后又正常,显示屏也没有故障显示,测量各点的数据也正常。
 
但这种故障却极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岸桥小车机构在离地三四十米的高空上,正常工作时速度最大在每分钟140米以上,小车下方是用钢丝绳悬挂着的吊具,车内还有驾驶员,突然刹车会出现“打保龄”的情况:吊具剧烈摇晃,撞击前后的设备,司机即使绑着安全带也会受到很大冲击。
 
鉴于这种情况,制造商先后派了10多个技术人员过来,前后跟踪1个多月,做了很多故障排查工作,但依然没有找到“病因”。这样一来,那台设备就相当于“带病”作业,给公司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
 
我当时心想,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于是就和几个同事一起,开始调查故障的原因。
 
我们先是用厂方提供的方法,设置监控点进行排查,但一无所获。在排除了外围的故障后,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故障点应该在小车内部。于是,我们对小车驾驶室做了一个整体的线路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个电路模块中的一根线在前期布线时没有绑牢,被一个突出的螺丝钉磨破了,导致小车运行时,那根线偶尔出现数据信号丢失的现象,而这样的随机性和短暂性是用常规仪器无法检测出来的。
 
处理了那根破损的线路后,困扰了我们几个月的故障就这样解除了。这件事不仅为公司消除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成功挽救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也给生产厂家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总结“望闻问切”维修法
 
经过岸桥小车一事,我意识到,在工作中,只有把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其实,给机器设备维修就像医生治病一般,只不过我们面对的是“不会说话、冷冰冰”的机器“病人”,但治病都需要对症下药。我常常与同事们打趣道:“机器也像人,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更好的回报。”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我借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式,琢磨出了一套机器“望闻问切”诊断法。
 
“望”就是看机器运行,如行走、旋转是否按预置程序运动,运行时产生的晃动是否正常等;“闻”则是听机器设备的声音,嗅是否有异常的味道等;“问”就是问实际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切”相对比较难,需要实际测量各项参数。而有些关键参数作为厂家的商业秘密,我们无从得知,只能在机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测量好这些参数,一旦发生故障,就重新测量,然后根据参数差异判断是哪个元器件发生了故障。
 
而“望闻问切”最关键的是整机工况的综合逻辑分析,准确判断事故部位,分析故障原因,从而开出“治病处方”。在我和同事们的精心维护下,多年来,我们所负责维保的设备故障率一直保持最低水平。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