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章必功:书生校长

作者:陈风雅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2-12-21 人已围观

人物简介:
章必功,教授,全国优秀教师。1981 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主攻中国先秦两汉文学,获文学硕士。1984 年赴深圳大学任教,历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任、深圳大学副校长兼师范学院院长,于 2005 年担任深圳大学校长、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 年 7 月离任。2015 年担任深圳红岭教育集团理事会理事长、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院长。著有《古典作业》《天问讲稿》《中国旅游通史》等。
 
章必功教授的家中,最多的还是书。书房里自不用说,饭桌上、茶几上、沙发上随手翻阅的大部头,还有书橱里摆不下、整整齐齐沿着墙堆着的好几摞。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本厚厚的《古典作业》。这本书是章必功教授卸任深圳大学校长的那一年——2012 年出版的,里面收录了他在北京大学读中文系研究生时的课程作业、师友约稿和学位论文,在深圳大学任教以来的授课讲义和讲稿等。从北大到深大,三十余年,半部人生,都浓缩在这本书中。
 
恰同学少年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正从“文革”万马齐喑的年代里苏醒过来,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学术研究热情。尽管从北大毕业已经30 多年了,但章必功仍对当时读书时的生活记忆犹新。那时候他的生活里似乎只有四件事:上课,看书,下棋,打球。没课的日子,与室友两人吃过馒头和米糊,便在寝室一边读书,一边等着棋友来找他下棋。偶尔,他会与好朋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前院长)一起去打乒乓球。每到放假,太太就会带着女儿来北京玩。潜心治学之余,生活也充满乐趣。
 
1977 年恢复高考,28 岁的章必功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安庆教学点中文系。那时他已经是铜陵市科委秘书,算二级工,带薪读书,每月 37元。安庆教学点条件艰苦,因此入学伊始,章必功就定下了考研究生的目标。中文的专业书,他在“文革”时期就已经看得滚瓜烂熟。更多的时候,他不去上课,而是在宿舍里学习中文系不教的外语。到了快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记了将近 6000 个单词。
 
章必功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北大在安徽只有一个名额,因此在填写志愿时,他一直在北大和南大之间犹豫不决,直到上报前一天才又托人将志愿改为北大。考试的时候,他又差点因为一个单词不认识而放弃他最拿手的外语科目,所幸后来顺利写完,还取得了那届北大古典文学录取生中最高的外语成绩。
 
考上北京大学那一年,他已经 32 岁了。导师褚斌杰招收的五名学生中,除他之外都是北京大学的应届本科生。有一天,他去导师家中拜访,正好碰到导师原本想招的一位本校女学生,导师半开玩笑地对那位女学生说:“你看,就是这个人把你的位置挤掉了。”回忆此景,章必功教授狡黠地说:“因此,要感谢北京大学的‘分数至上’,给了我一个机会。”
 
那一年,他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唯一一个从外省考进来的学生。刚入学那会儿,他时常会因为之前读的书不够多而“灰头土脸”的。同学问他是否知道弗洛伊德,他没听过;老师问他是否读过《朱子文集》,他没读过。但每次受了奚落,他都会不甘心地跑到图书馆仔细查阅,一来二去也就渐渐跟上了。
 
真正令他在学术上树立信心的,是他认真完成的老师布置的作业。章必功第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就是金开诚教授的楚辞课的作业。他在作业中提出了与老师不同的观点,但金开诚教授看到作业后,非常高兴,并写了一段批语,让葛兆光把作业带给章必功。批语写道:“章必功同学,我很赞成你文章的观点,但是你也有一个缺点,你不要为尊者讳,批评还可以尖锐一些。如果你愿意今晚来舍下一谈,我打算把你这篇文章推荐给《文史知识》的编委。”最后,这篇文章果然发表在中华书局编辑的一本有影响的月刊《文史知识》上。
 

▲1984 年 7 月在北京大学未名湖边


▲1984 年 7 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前


▲1974 年 7 月研究生同学毕业留影,中间为章必功;右为吕艺,现为北大教授;左为陈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章必功最为得意的一篇作业,是他交给费振刚教授的《六诗探故》。在这篇文章中,章必功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但费教授十分赞赏,把文章拿给章的导师褚斌杰看。他对章必功说,今后讲课,我就按你这个说法来讲。后来,费振刚教授和褚斌杰教授还联手将这篇文章推荐给了中华书局总编辑兼《文史》杂志总编辑傅璇琮。1984 年,《文史》第 22 辑刊登了他的这篇《六诗探故》。《文史》是中国文学极具学术影响的一个刊物,一年只出一辑,当时只有老学者、名家才能在上面发表作品,而章必功那年还只有 35 岁。那年,章必功从北大毕业,到深大报到,而刊登其文章的《文史》杂志刚好寄到,这无疑是对他北大研究生阶段的最好注脚。
 

▲1984 年 6 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八一级研究生毕业照
 
这种认真、严谨的完成作业的态度在章必功之后的授课治学上也一以贯之。成为深大中文系的老师之后,为了给学生讲《红楼梦》,他晚上在家写讲稿,第二天开讲,一学期下来写了 23 讲,学期结束整理成书,就有了他的《〈红楼〉讲稿》。“学生要把作业当论文做,老师要把课堂当论坛讲。”章必功说,出版《古典作业》,也是希望借此提醒深圳大学的学生们要认真对待每一篇作业,“学问的殿堂其实并没有多高深,努力努力就能够入其门庭。”
 
在北大求学期间,章必功与教授们亦师亦友,这种师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对他日后的教育观念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当他谈起那时在老师家中,三人对饮、谈天说地的时光时,脸上仍是止不住的笑意,仿佛就在昨日。北大的自由而严谨的氛围,教授的高风亮节、不拘小节的风骨,都成为他在担任深圳大学校长治校期间“一个挥之不去的样本”。与此同时,他也始终用同样宽厚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深大的莘莘学子,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