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李黔:永远不待在舒适区

作者: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来源:约见资本人Ⅱ:从企业家精神到中国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10 人已围观

纵深拓展电池 布局原材料
 
比亚迪以电池起家,电池业务是一块重要基石。并且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两条腿走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都在发展。但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过去一直只供应给自己。2017 年 5 月,比亚迪宣布将具有核心技术的动力电池业务开放,向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供货。
 
李黔表示,公司电池产能扩张,有了富余产能,此时把供应链打开,有利于带来收入、利润。
 
比亚迪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其他新能源车企会愿意采购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吗?“一些国内、国际的领导汽车厂商,他们对于比亚迪电池是非常渴求的。” 李黔认为,“目前电池,从整个供应链体系来看,还是属于一个有瓶颈的环节,我们来把这个链条环节打开,对整个行业的推动还是非常大的。”
 
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一方面是要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控制电池成本。2017 年 8 月份,比亚迪牵手国轩高科共同成立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这被外界解读为,比亚迪加强在三元电池领域布局。由于三元电池的循环充放次数和稳定性快速提升,需求量大幅上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纷纷布局三元锂电池。
 
原材料方面,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16 年,比亚迪在青海投资建设年产 10GWh 动力锂电池项目、年产 2 万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及回收项目。青海的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
 
布局云轨轨道交通 再造比亚迪
 
2016 年底,比亚迪正式宣告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列入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1000 多人的研发团队,历时 5 年,累计投入 50 亿元,比亚迪成功打造的“云轨”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比亚迪云轨效果图
 
截至 2017 年底,比亚迪已经与 10 多个城市签约。比亚迪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云轨—银川云轨已于 2017 年 9 月 1 日通车。
 
王传福曾表示,比亚迪开发云轨,开发立体化交通,用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未来比亚迪从电动车到云轨,希望通过技术把一些社会问题解决。
 
云轨属于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可以运用到三、四线城市的主干线,一、二线城市的机场线和旅游线。云轨除了电网供电,自身也带有储能系统,车列全部是阻燃设计。据介绍,相比地铁,云轨造价更低,云轨在上下坡、急转弯的地方非常适用,适应性强,运行的噪音相比地铁钢轮要小。云轨可以 2 到 8 节灵活编组,每节运量可达 160 到 200人。中运量的云轨单向一小时运输量为 1 万到 3 万人,符合三、四线城市运量需求。
 
做电池和汽车,再去做轨道交通,比亚迪的跨界是否太大了?市场前景如何?李黔表示,云轨本质上也是一个电动汽车,“它也是靠电机驱动,云轨从技术上与公司其他业务还是有非常强的协同性。”
 
“假如一个三、四线城市交通里程有 200 公里,一公里平均 2 个亿元,一个城市的规模就是 400 亿元,中国地级城市大概有 273 个,这就是万亿元的市场,而这万亿元的市场才刚刚起步,所以说我们比亚迪也对云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非常有信心。这在未来 10 年属于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希望云轨能够再造一个,甚至再造两个比亚迪。”
 
一直坚持创新,从电池到汽车,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新能源汽车到云轨,比亚迪一直带着技术创新的基因和理念前行,多年来围绕着新能源领域,如今迈入跨行业全产业链时代。李黔认为,“多年来,比亚迪主要走的是内生性增长的道路,企业靠自身的研发、拼搏,再创新、再拼搏,来推动公司整个成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